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单元试卷
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每组图中的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的是()ABCD2、下列各组线段中,能成比例的是()A.1㎝,3㎝,4㎝,6㎝B.30㎝,12㎝,0.8㎝,0.2㎝C.0.1㎝,0.2㎝,0.3㎝,0.4㎝D.12㎝,16㎝,45㎝,60㎝3、下列命题:①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②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③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④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其中,正确的是()A.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②④4、如图,点P是△ABC的边AB上的一点,过点P作直线(不与直线AB重合)截△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最多有()A.2条B.3条C.4条D.5条5、如图所示,课堂上小亮站在座位上回答数学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么数学老师观察小亮身后,盲区是()A.△DCEB.四边形ABCDC.△ABFD.△ABE6、如图,△ABC∽△AED,且∠AED=∠B,则△ABC与△AED的相似比等于()A.ABADB.ACABC.ACAED.AEAB7、如图,已知AB∥DE,∠AFC=∠E,则图中相似的三角形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8、在梯形ABCD中,AB∥CD,AB=a,CD=b,两腰延长线交于点M,过M作DC的平行线,分别交AC、BD延长线于E,F,则EF等于()P.ABC第4题图第5题图EABCD第6题图第7题图ABCDEFDIJHACBEFG第18题图A.baabB.baab2C.baaD.baab29、在△ABC中,D、E分别是AB和AC的中点,F是BC延长线上一点,DF平分CE于点G,CF=1,△CFG与△BFD的面积之比为()A.21B.13C.14D.16第10题10、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6个斜三角形:①ΔABC,②ΔBCD,③ΔBDE,④ΔBFG,⑤ΔFGH,⑥ΔEFK.其中②~⑥中,与三角形①相似的是()A、②③④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③⑥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已知:若23xy,则2xyxy12、在比例尺1:1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8cm,那么甲、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应为km13、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则它的斜边上的高把原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14、如图,A、B两间有一湖泊无法直接测距,已知AC=30m,CD=24m,DE∥AB,DE=16,则AB=m.1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在AD上,EF∥AB交对角线BD与点F,且DE:EA=2:3,则CD的长为16、如图,在边长为5的正方形ABCD中,CE:DE=2:3,BF=DE,若在BC上存在一点P,使△BPF和△ECP,则满足条件的BP的长为________ADBCFGE第9题图ABCDEMF第8题第14题图ABCDE··EF·BCADP16题图17、△ABC∽△A1B1C1,相似比为2:3,△A1B1C1∽△A2B2C2,相似比为5:4,则△ABC与△A2B2C2的相似比为18、如图,如果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再以对角线AE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如此下去,…,已知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S1为1,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面积依次为S2,S3,…,Sn(n为正整数),那么第8个正方形的面积S8=三、解答题(共66分)19、(6分)如图,方格纸中有一条美丽可爱的小金鱼.(1)在同一方格纸中,画出将小金鱼图案绕原点O旋转180°后得到的图案;(2)在同一方格纸中,并在y轴的右侧,将原小金鱼图案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放大,使它们的位似比为2︰1,画出放大后小金鱼的图案20、(6分)已知:如图,RtABC∽RtACD,26ADAC,,求AB及BC的长。(第20题图)CABDx(第19题图)21、(6分)小强用这样的方法来测量学校教学楼的高度:如图,在地面上放一面镜子(镜子高度忽略不计),他刚好能从镜子中看到教学楼的顶端B,他请同学协助量得镜子与教学楼的距离EA=21米,以及他与镜子的距离CE=2.5米,已知他的眼睛距离地面的高度DC=1.6米,请你帮助小强计算出教学楼的高度。(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第21题图)22、(8分)如图,4531BCDEABDB,,,(1)ABC∽ADE吗?说明理由。(第22题图)(2)求AD的长。23、(10分)如图,□ABCD中,E是CD的延长线上一点,BE与AD交于点F,CDDE21。⑴求证:△ABF∽△CEB;(第23题图)⑵若△DEF的面积为2,求□ABCD的面积。24、(8分)如图,AD是圆O的直径,BC切圆O于点D,AB、AC与圆O相交于点E、F。求证:ACAFABAEFADEBCA啊E啊D啊C啊B啊GF图(2)25、(8分)在四边形ABCD中,∠A=∠BCD=90°。(1)如图①过C作对角线BD的垂线分别交BD、AD于点E、F,求证:DADFCD2;(2)如图②:若过BD上另一点E作BD的垂线分别交BA、BC延长线于F、G,又有什么结论呢?你会证明吗FA啊E啊D啊C啊B啊图①26(14分)、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4,M、N分别是BC、CD上的两个动点,当M点在BC上运动时,保持AM和MN垂直.(1)求证:Rt△ABM∽Rt△MCN;(2)若MN的延长线交正方形外角平分线CP于点P,当点M在BC边上如图位置时,请你在AB边上找到一点H,使得AH=MC,连接HM,进而判断AM与PM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BM=1,则梯形ABCN的面积为__________;设BM=x,梯形ABCN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M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CN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4)当M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Rt△ABM∽Rt△AMN,求此时BM的值(第26题图)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DACDDCBDB二、填空题11、-812、80013、9:16或16:914、2015、1016、2或9/217、5:618、128三、解答题19、略20、AB=3,BC=21、13.44米22、(1)相似,证明略(2)323、(1)略(2)2424、方法1:连接ED,DF,证⊿ADE∽⊿ABD,得ABAEAD2同理可证⊿ADF∽⊿ACD,得ACAFAF2故,AE·AB=AF·AC方法2:连接EF,ED,证⊿AEF∽⊿ACB25、(1)证△CDE∽△BDC,得DBDECD2,证△DEF∽△DAB,得DE·DB=DF·DA∴DADFCD2(2)结论是:DG·DC=DF·DA.提示:证明△DEG∽△DCB,得DG·DC=DE·DB,再证△DEF∽△DAB,得DE·DB=DF·DA,∴DG·DC=DF·DA26、(1)证明:∵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C=90°,∴∠AMB+∠BAM=90°,又∵AM⊥MN,∴∠AMN=90°,∴∠AMB+∠NMC=90°,∴∠BAM=∠NMC,∴Rt△ABM∽Rt△MCN;(2)AM=PM.证明:∵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BC,∠B=∠BCD=90°,∵AH=MC,∴BH=BM,∴∠BMH=∠BHM=45°,∴∠AHM=135°,∵AM⊥MN,∴∠2+∠3+∠BMH=90°,∴∠2+∠3=45°,∵∠1+∠2=∠BHM=45°,∴∠1=∠3,∵CP是正方形外角平分线,∴∠PCN=45°,∴∠PCM=90°+45°=135°,∴∠AHM=∠MCP,在△AHM和△MCP中,MCPAHMMCAH31∴△AHM≌△MCP(ASA),∴AM=PM;(1)解:∵正方形ABCD边长为4,BM=1,∴CM=4-1=3,∵Rt△ABM∽Rt△MCN,∴CNBMMCAB,即43134CNCN,∴219)(21BCCNABSABCN。∵正方形ABCD边长为4,BM=x,∴CM=4-x,∵Rt△ABM∽Rt△MCN,∴CNBMMCAM,即CNxx44,∴4)4(xxCN∴10)2(21]4)4([(21)(212xxxBCCNABSABCN∴当x=2时,四边形ABCN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10;(4)解:∵∠B=∠AMN=90°,∴要使Rt△ABM∽Rt△AMN,必须有MNBMAMAB,即MNAMBMAB∵Rt△ABM∽Rt△MCN,∴MCABMNAM,∴BM=MC,∴当点M运动到BC的中点时,Rt△ABM∽Rt△AMN,此时BM=2.第26题设计说明相似三角形内容学习完后,学生的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也基本快学习完,而且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具备了一些,很有必要在此章学习完后设计一道综合性较强的练习题。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此题虽然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但梯度较平,由学生刚掌握的三角形相似证明方法出发,联系到全等,引申到二次函数,而且二次函数是由特殊到一般逐步加深,让学生易慢慢解决,也使学生易得其中很大一部分分值。当然充分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
本文标题: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单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410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