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内支撑技术交底记录表B2编号:工程名称:十堰万达广场施工总承包工程交底时间:2014年10月10日交底内容1、交底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内支撑工程2、交底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3、交底内容摘要:1、施工准备1.1主要材料、机械:主要材料:钢筋、混凝土、油毡、15厚木胶合板主要机械:切断机、套丝机、成型机、汽车吊、地泵、振动棒1.2技术准备:1.2.1熟悉审查图纸、学习有关规范、规程、图集;1.2.2钢筋的进场验收、锚固、接头位置及长度、抗震规定、钢筋根数及间距、保护层、加工单审核。1.2.3提前确定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并做好外加剂的复试检验工作。1.2.4提前落实各种材料、施工机械设备及器具的准备工作。1.2.5针对浇筑部位结合现场场地特点,确定罐车的进出路线及泵车的布置。2操作工艺2.1工艺流程2.1.1第一道内支撑工艺流程将土层标高挖至内支撑梁下→混凝土垫层施工→凿护壁结构锚固筋(格构柱顶清理)→定位、测量弹线→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及固定→监测沉降钉、轴力监测仪的埋设,以及爆破用的预留孔的埋设→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养护→拆侧模、清理→下层土方开挖。2.1.2第二道内支撑工艺流程支撑区挖土至支撑杆件底标高→混凝土垫层施工→测量、弹线→腰梁吊筋焊设→立柱桩清凿→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及固定→轴力监测仪埋设、爆破用的预留孔的埋设→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养护→拆侧模、清理→下层土方开挖。2.2施工要点2.2.1腰梁与围护桩连接施工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露出桩体后,剔出需要焊接腰梁吊筋的围护桩钢筋。与腰梁接触的钻孔灌注桩部位,一定要凿毛清理,以保证腰梁与护壁的紧密衔接。2.2.2支撑梁的施工(1)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底模均采用100mm厚C15混凝土垫层上铺隔离油毡的方法。(2)钢筋混凝土支撑梁和冠梁的侧模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利用对拉螺杆固定。(3)支撑混凝土浇捣完成后,按常规进行养护,其强度等级必须达到设计值的70%(按同条件自然养护混凝土试块强度为准),才能进行下层土的开挖。(4)钢筋混凝土支撑梁和冠梁混凝土浇筑:为了节约工期,第一道支撑,采取先施工角撑及环撑,再施工中部支撑,第二道采取基本对称的方式,按先施工环撑和角部支撑,然后再施工中部支撑的原则,保证支撑体系的整体性。(5)为了方便拆除钢筋混凝土支撑梁及冠梁,在浇筑混凝土时应考虑预留爆破孔。2.2.3钢筋、模板施工(1)底模设置100mm厚C15混凝土垫层,上铺一层油毡;梁侧模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为面板,50×100mm木方4道为背楞,支撑梁和冠梁的侧模利用对拉螺栓固定,φ48钢管立杆纵向间距为600mm,埋入地下300mm,外侧设φ48水平钢管4道,并设置φ48钢管间距600mm斜撑,并设置φ48钢管地锚,同时设置φ48钢管间距为1200mm横撑加固。对拉螺栓外套塑料管,以便周转使用。第二道撑腰梁侧模为单面支模,利用腰梁与支撑杆件之间的水平对撑钢管和斜撑进行加固。(2)测量定位后,先绑扎钢筋,然后安设和固定模板。(3)钢筋绑扎宜先绑扎环撑和腰梁的钢筋,然后绑扎主杆和八字杆的钢筋。主杆和八字杆主筋按设计要求长度伸进环撑和腰梁内,多主杆和八字杆节点处钢筋的伸入和绑扎应合理交叉,以免影响梁的有效高度。(4)环撑、腰梁、主杆和八字杆支撑分段施工时,施工缝留设在跨度1/3处,不得随意留设。2.2.4混凝土施工(1)混凝土配合比按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预先提出级配单。采用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在12±2cm为宜,并在浇捣过程中经常抽测混凝土的坍落度。(2)混凝土浇筑连续浇筑施工,防止产生施工缝。分段施工时,支撑断面施工缝按常规留设垂直缝,在继续施工前,应预先清除施工缝处的疏松混凝土,用清水湿润,并进行接浆(1∶2水泥砂浆)处理。2.2.5内支撑拆除总体上拆除顺序是由下至上,遵循“先换撑、后拆除”的原则。2.3钢筋工程2.3.1钢筋加工表面生有老锈的钢筋禁止使用,钢筋表面生有水锈的在下料前先除锈,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渍及浮皮、铁锈等清除干净,以免影响其与混凝土的粘结效果。螺纹钢筋除锈使用电动除锈机,并装设排尘罩及排尘管道,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钢筋切断时根据其直径、钢筋级别及钢筋端头加工形式等因素确定分别使用砂轮切割机和钢筋切断机下料,切断时要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下长料,后下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HRB335级钢筋末端需作135°弯折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2.3.2钢筋绑扎滚压直螺纹连接时,钢筋的规格和套筒的规格必须一致,钢筋和套筒的丝扣数量符合要求,外观要干净、完好无损;明确现场具体要求:弹线、钢筋控制线(板第一根钢筋距梁边50mm等)、钢筋撑铁形式间距、钢筋绑扎方法、钢筋绑扎顺序、不同部位垫块厚度、经自检后的机械连接接头须作出标记,并保证无完整丝扣外露等。梁主筋伸入支座长度要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次梁箍筋从主梁边50mm处开始绑扎,次梁与次梁相交处箍筋绑扎按短向梁方向贯通绑扎箍筋。梁箍筋角部绑扎环形扣。绑梁筋时,主次梁应同时配合进行,先穿主筋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再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扎架立筋,再绑主筋。2.4模板施工2.4.1模板制作梁底模采用混凝土底模的施工方法。梁侧模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为面板,50×100mm木枋4道背楞φ48钢管立杆纵向间距为600mm,外侧为φ48水平钢管3道加固。腰梁侧模为单面支模,利用腰梁与支撑杆件之间的水平对撑钢管和斜撑进行加固。详见下图:Φ48钢管地锚,间距600mm。Φ48水平钢管四道梁高Φ14穿墙螺栓,外套塑料管,间距600mm。Φ48钢管横撑,间距600mm。梁宽50×100木方背楞4道Φ48钢管斜撑,间距600mm。Φ48钢管立杆,间距600mm,埋入地下300mm。35035015mm木胶合板土胎膜1122Φ48水平钢管在支撑杆件间对撑,间距600mm。450450500支撑杆件模板及加固立面Φ48钢管立杆,间距600mm,埋入地下300mm。Φ48水平钢管四道Φ48钢管横撑,间距600mm。土胎膜Φ14穿墙螺栓,间距600mm。1-1剖面图Φ48钢管地锚,间距600mm。Φ48钢管斜撑,间距600mm。Φ48钢管横撑,间距600mm(上下两道)。Φ48钢管立杆,间距600。Φ14穿墙螺栓,外套塑料管,间距600mm。Φ48水平钢管4道15mm木胶合板50×100木方背楞4道2-2剖面图600Φ48钢管斜撑,间距600mm。500Φ48钢管立杆,间距600mm。350土胎膜900围檩宽Φ48钢管斜撑,间距600mm。50×100木方背楞4道15mm木胶合板围护灌注桩Φ48钢管地锚,间距600mm。Φ48水平钢管3道Φ48水平钢管在支撑杆件间对撑,间距600mm。焊接杆Φ14间距600mm。腰梁单面支模及加固图2.4.2模板的安装(1)模板及支撑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2)梁模板的轴线位置、截面尺寸、平整度、垂直度通过自检、互检、交接检严格检查,确认无误后,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3)抄好标高后,根据梁厚度调整好标高,然后浇筑混凝土垫层。2.4.3模板拆除(1)模板拆除原则: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2)拆模时模板和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以备再次使用。(3)模板拆除后,立即清理残留混凝土、密封条等杂物,木模板上的钉子起干净,模板上的孔眼修补好,边角损坏的要进行整修和改制,刷上脱模剂后分类堆放。2.5混凝土施工2.5.1混凝土浇筑(1)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受料斗高的2/3),以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且受料斗安置网筛并设专人监视,以防粒径过大骨料或异物入泵造成堵塞。(2)混凝土自泵管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3)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且振捣必须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接缝。(4)振动棒振捣时,应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或出现空洞,每一点的振捣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可通过对浇筑混凝土表面变化的观察进行控制,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泌出灰浆为准,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一般为20~30秒。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楼板混凝土时,每一位置上连续振动一定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移动时要成排一次进行,前后位置和排与排之间应有1/3平板宽度的搭接,以防漏振。(5)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约为450mm左右),使用表面振动器浇筑层厚度控制在200mm。(6)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好。(7)混凝土泵送过程中,不得把拆下的输送管内的混凝土撒落在未浇筑的地方。排除堵塞,重新泵送或清洗混凝土泵时,布料设备的出口应朝向安全方向,以防堵塞物或废浆高速飞出伤人。2.5.2混凝土养护(1)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用麻袋覆盖、洒水保湿养护。(2)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4)梁水平结构混凝土采用覆盖塑料布和洒水养护,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5)混凝土强度在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3.质量保证措施3.1绑扎钢筋时,必须保持钢筋表面清洁,按照设计或施工方案要求作好预埋工作。3.2混凝土试块按规定制作,并增加2~3组(与构件同等条件养护)以不同龄期试块的试压强度值为准,为继续施工提供依据;3.3混凝土浇捣前必须对监测点的埋设进行复验;3.4测量必须准确,保证支撑梁的设置位置准确;3.5由于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跨度大,在制作时按设计要求预起拱。3.6板模与梁模连接处,采用顶板模板压梁侧模板的方式,以便拆除。3.7主次梁模板安装时,同一根梁的侧模应保证在同一直线上,防止模板产生倾斜。4.安全技术要求4.1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码放钢筋,应随使用随运送。4.2切长料时应设置送料工作台,并设专人扶稳钢筋,操作时动作应一致。手握端的钢筋长度不得短于40cm,手与切口间距不得小于15cm。切断小于40cm长的钢筋时,应用钢导管或钳子加牢钢筋。严禁直接用手送料。4.3钢筋吊运应选好吊点,捆绑结实,防止坠落。小件钢筋必须用吊箱,长短不齐禁止混吊。4.4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和指挥必须站在安全可靠的地方,防止意外伤人。严禁人员随模板起吊。模板拆除后,应立即清理干净刷上脱模剂,钢模刷油性脱模剂;木模周转时用棉纱蘸水性脱模剂进行清理,新木模板进场可直接使用,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4.5模板吊装前要检查吊装用绳索、卡具及模板上的吊环是否完整有效。严禁大幅度摆动。4.6施工机械注意对内支撑的保护,从已施工完毕的内支撑上部通过时应当用土将该内支撑覆盖夯实,开挖机械施工时应准确判断内支撑的位置和高度,谨防碰撞或破坏内支撑,对于机械无法细致处理部位则人工开挖。4.7基坑施工人员,应谨防土体滑坡,如有情况,立即停止施工,撤离到安全地带,并向管理人员及时汇报。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存一份。
本文标题:内支撑技术交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417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