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与教育活动
社会认知与教育活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内容一、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含义二、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教育的内容三、各年龄段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典型表现四、案例分析1、认知与社会认知–认知也可以称为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平时所说的认知都是指物理认知或非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成为认知领域的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一、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含义感知记忆语言思维一、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含义•社会认知是指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联系,如对人(他人和自我)、人际关系、社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一、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的含义•社会认知是指对社会性客体(爸爸、妈妈、老师等)及其之间关系(如父子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的认知,以及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理解和推断(幼儿生病了,父母会很着急,因为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即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高兴、害怕、伤心等)、行为动机和意向(如希望得到表扬、避免受到批评等)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3、社会认知能力与认知能力的关系–受认知能力的影响•社会认知能力并不是一般认知能力的反应或表现;•二者发展也不是平行的:并不是智力越高,社会认知能力就越强。–儿童社会互动经验二、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教育的内容1、对自己的认知•即自我意识。主要包括对自己表面特征的认识、对自己优缺点的认识,对自己情绪反应的认识,以及逐步学会比较客观地自我评价和形成对自己负责的意识。2、对周围人的认知(1)了解父母和亲人的职业和工作场所,感受生活中父母和亲人对自己的爱;懂得爱父母和亲人,并懂得用一般的表达方法表达对亲人的感谢和爱;知道不打扰他们的工作或休息。(2)关心、理解幼儿园的同伴和老师,愿意和他们共同友好地进行各种活动;了解幼儿园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知道他们的工作是为幼儿服务,懂得感谢和尊重他们的服务。(3)了解其他公共服务场所人们的劳动,如社区、街道、公园里的清洁工人,知道他们的劳动给大家带来的方便和愉悦,懂得尊重这些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成果。3、对周围环境的认知(1)了解并能说出自己家所居住的社区;认识社区附近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机构;认识公共场所和公共服务常见的标志,如交通标志、安全标志、设施标志、消防器具标志等;知道通用的紧急呼救电话。(2)初步了解自己的家乡,产生爱家乡的情感。(3)引导幼儿认识祖国的标志,了解祖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祖国有辽阔的疆土,喜爱祖国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4、对同伴关系的认知(1)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有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2)儿童能够从同伴关系中学习社会认可的、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模式,在儿童社会角色学习和确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儿童与同伴的主要交往形式是游戏。5、对社会规则的认知•人类社会发展需要规则,规则是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必要条件。规则的遵守主要依靠社会成员内心对规则的尊重。尊重和遵守规则是一种教养、风度、文化,也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品格。6、对社会环境和文化生活的认知7、道德认知•儿童道德认知主要指儿童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前道德阶段(0~3):考虑问题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对行为作出道德判断。–他律道德阶段(3~7):儿童的道德判断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结果,不考虑行为动机。–自律道德阶段(7岁后):不再盲目服从权威,开始意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除了看行为结果我,还要看行为动机。•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采用道德两难故事,让儿童在两难推理中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根据横断研究中不同年龄儿童所作出的不同反应,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一、前习俗水平(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9岁以前)•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定向–儿童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受到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第二阶段: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这一阶段儿童对偷药故事可能的反应•赞成:他可以偷药,因为他先提出请求,又不偷大的东西,不该受罚。•反对:偷药会受到惩罚。•赞成:如果妻子一向对他好,汉斯就应关心妻子,为救她的命去偷药•反对:如果妻子一直对他不好,汉斯就没有必要自寻烦恼,冒险偷药二、习俗水平(依据行为是否有利于维持习俗秩序,是否符合他人愿望进行道德判断)(10—15岁)•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凡是取悦于别人,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都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第四阶段: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正确的行为就是尽到个人责任,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否则就是错误的。这一阶段儿童对偷药故事可能的反应•赞成:为救妻子去偷药,只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反对:做贼会使自己的家庭名声扫地,给自己的家人(包括妻子)带来麻烦和耻辱。•赞成:偷东西是不对,可不这样做的话,汉斯就没有尽到丈夫的义务。•反对:采取非常措施救妻子的命合情合理,但偷别人的东西犯法。三、后习俗水平(能摆脱外在因素,着重根据个人自愿选择的标准进行道德判断)(16岁以后)•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道德法则只是一种社会契约,可以改变,不能以不变的规则去衡量人。•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定向–儿童已具有抽象的以尊重个人和个人良心为基础的道德概念,认为个人一贯依据自己选定的道德原则去做就是正确的。这一阶段对偷药故事可能的反应•赞成:法律禁止人偷药,却没有考虑到为救人性命而偷东西这种情况。汉斯不得不偷药救命,如果有什么不对的话,需要改正的是现行的法律,稀有药品应该按照公平原则加以调控。•反对:丈夫没有偷药救妻子的义务,这不是正常的夫妻关系契约的组成部分。汉斯已经为救妻子命尽了全力,无论如何都不该采取偷的办法解决问题,但他还是去偷药了,这是一种超出职责之外的好行为。•赞成:为救人性命去偷是值得的。对于任何一个有道德理性的人来说,人的生命最可贵,生命的价值提供了唯一可能的无条件的道德义务的源泉。•反对:汉斯设法救妻子的性命无可非议,但他没有考虑所有人的生命的价值,别人也可能急需这种药。他这么做,对别人是不公正的。8、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的反应。–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1)移情训练•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为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起自己的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具有良好移情能力的儿童能更好、更经常地作出亲社会行为。•听故事、引导理解、续编故事、扮演角色等。读本:故事里来的木偶布奇有一个树房子,很漂亮。布奇看到莫莫坐在不远处的花园里,乐呵呵地读着一本书。布奇热情地邀请莫莫来树房里一起看书,书中讲的是小木偶历险的故事。一只小花猫从树下经过,听到布奇与莫莫开心的笑声,好奇地爬上树。“嗖——”的一声,小花猫向莫莫手中的书扑来,《小木偶历险记》重重地摔到了地上。布奇与莫莫急忙下树捡起书,发觉书上的小木偶不见了。正在两人着急的时候,从草丛里传来阵阵“哎哟”声。原来是故事里的小木偶跑出来了,但是他的一条腿被摔掉,找不见了。故事解读:到这里,这个故事的铺垫部分已经叙述完毕:小木偶的腿不见了一条,非常伤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布奇轻轻地抱起小木偶:“别担心,我们一定会帮你找回另一条腿。”莫莫找到了一根粗粗的木棒,高兴地举起来:“小木偶的腿找到啦!”故事解读:是的,布奇和莫莫的做法已经表现出他们对小木偶的遭遇表现出了同情,不论是布奇对小木偶的安慰还是莫莫帮小木偶找腿。而这种同情他人的行为的出现,正是孩子的移情能力的发展结果。通俗地讲,移情能力就是指个人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思想及活动的能力,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就像是布奇与莫莫,他们能够理解到小木偶失去腿后的痛苦和找回腿的期望。布奇和莫莫帮小木偶把“腿”安上去,但是不行,太粗了,不是小木偶的腿。于是他们又开始寻找,这次,布奇发现了一根细细的枝条。故事解读:移情能力作为一种心理品质,对一个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品质、保持心理健康乃至走向成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今有不少家长因为溺爱孩子,使孩子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任性而霸道、自我控制能力差和出现攻击性行为……这些其实都是忽略了对孩子移情能力的培养。他们帮小木偶把“腿”安上去,但这次依然不对,太细了。布奇和莫莫感觉失望,但他们没有放弃,继续寻找。这次,他们发现了两只小白兔正在玩骑马游戏。布奇和莫莫发现小白兔正在骑的“马”正是小木偶的腿,于是希望小白兔把腿还给它。但是小白兔不愿意,因为他们喜欢这个“玩具”。布奇出了一个主意,说“要是小木偶的腿找回来了,就能讲好多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故事解读:两只小白兔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对需要帮助的人视而不见……,这明显是没有对小木偶的情感产生理解与共鸣,也就是缺乏“移情能力”。这两只小白兔,可能代表了两种情况的孩子:一种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此时他们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还不太会理解别人的想法,也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出生,更不要谈体会别人的感受。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如果这个小木棍被拿走了,那我没有了玩具可玩,我会不舒服”;另一种情况就是,发展移情能力的时期已经到了(一般来说是3-4岁),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培养,而导致移情能力的缺乏。小白兔把木棍还给了小木偶,小木偶走起路来又神气了。莫莫打开书,小木偶飞了回去。故事解读:如果小白兔是处于自我意识发展期的“小孩子”的代表,就算年纪小,也会对别人的行为产生相应感受,这是他与生俱来的能力。比如当他们看到小木偶在找回了另一条腿后,神气在走来走去的样子,露出了高兴的表情,他们通过小木偶的表情与行为,感受到了他的高兴,自己也觉得高兴起来,可见,移情能力是孩子天生的潜在能力。就算孩子没有达到培养移情能力的年纪,家长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给予相应的引导。如果小白兔是属于缺乏移情能力的孩子的代表,那么,布奇与莫莫的做法无疑于给了一些家长有益的启发: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平时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孩子伤心难过时家长有没有去安慰他,看见有需要帮助的人时你有没有及时伸出援手等,都对宝宝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尽管说孩子小的时候是最佳的引导期,但是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害怕的时候、跌倒的时候,父母对他友善和关爱的行为方式,是让他明白移情能力的主要途径。小伙伴们一起高高兴兴地看起《木偶历险记》的故事……故事解读: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欣赏爱,理解爱。布奇与莫莫用爱心与智慧帮助了小木偶,小白兔在榜样的带动下也体会到了同情他人、帮助他人所带来的欢乐,就连小鸟也被他们的情绪所感染,飞到大家身边,一起看书,一起分享着这种快乐。(2)榜样示范•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形成亲社会行为。•周围人、电影、电视、小说等•研究表明:成人的榜样行为对儿童的影响大于言语指导。•父母、教师是儿童直接模仿学习的榜样,只有言行一致才能培养儿童良好的亲社会行为。(3)利用归因原理•儿童对行为原因的归结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研究表明,被说成慷慨的儿童比受表扬的儿童给出更多的东西,而那些未加归因和强化的儿童给出的最少。(4)表扬奖励•孩子的亲社会行为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可。•恰当的运用表扬、奖
本文标题:学前儿童社会认知与教育活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422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