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类的动物园一教学要求1.品味文章中生动幽默的语言。2.。理解文章的寓意,体会作者的褒贬感情。3.。熟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二.教学时间4课时三.教学过程《人类的动物园》是一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优秀散文。文章说明了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并以此来象征不同人的生命状态,发人深省。课文节选其中的一个片段,以狮子和蚂蚁为例,用写动物的表现,来分析人类社会几种不同类型的人的特质,含蓄地将自己的褒贬感情寓于其间。文章第1自然段开宗明义,亮出自己的观点——生命的高级与否往往取决于一点:有无孤寂感。然后紧扣“孤寂”,对高级动物展开了生动的描写:写它们“懒散、冷漠、孤傲的步行动态”,写它们“厌世不群的冰冷目光”,写它们“无视世界的接受与理解,只在懒洋洋的徜徉中再懒洋洋地回回头,看过自己留给苍茫大地的踪迹”后的沉默。高级动物为什么会这样孤寂呢?“巨大的空间感是易于造就巨大孤寂感的”一句道出了其中的原委。接下来,作者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为例,进一步证明了高级动物的“大孤独”是与“大自在”和“大逍遥”为伴的,正是有了“大自在”和“大逍遥”,有了对生活、对世界的彻悟,才能如此耐得住孤寂。随后笔锋一转,将当今社会“浮躁得了得”的现象与高级动物的孤寂进行对比,一声“逍遥是多么困难”的慨叹,个中忧患,溢于言表。这也正是作者为什么每每读《庄子》,心头会充满“苍凉与酸楚”的原因。第2自然段照应文章的开头,“越低级的动物则越喧闹”一句引出下文对蚂蚁的描写。一句“蚂蚁就是能闹”领起全段,嘲讽之意,何等强烈!接下来,作者连用“热情澎湃,万众欢呼,群情振奋,汹涌而上,汹涌而退”五个四字短语铺陈开去,将蚂蚁们为了“一粒米,一块肉屑,一只苍蝇的尸”蜂拥而上的“闹”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一段,入木三分地讽刺了蚂蚁“忙碌而委琐”的品格,影射了人类社会中同样“忙碌而委琐”的人们。文章1、2自然段是并列的关系。最后一段,作者以熊为例,再次强调动物的高级与否是由它们的自身气质和习惯决定的,与它们的体积大小无关,辛辣地讽刺了人类的“熊”们“行为怪异,心气飘浮”,及其为长不尊的嘴脸。这一段的内容与第1、2自然段的内容形成层进关系,既是对上面内容的补充,又是对中心观点的强化。文章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它们之间的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第1自然段以狮子为例,重点介绍高级动物“孤寂”的特性和表现,以及造成孤寂的原因。第2自然段以蚂蚁为例,重点介绍低级动物“浮躁”的特性和表现。前两段是并列关系,通过对比表达作者的褒贬倾向。第3自然段是在前两段的基础上的补充说明,重在强调动物高级与否的判断标准:动物的高级与否是由它们的自身气质、习惯决定的,与它们的体积大小无关。这一段的内容与上面两段的内容形成层进关系,既是对上面内容的补充,又是对中心观点的强化。从表面上看,这篇散文是在介绍两类动物的不同表现,实际上则是在影射两类不同类型的人。阅读课文后,说说高级动物和低级动物有哪些不同表现,何以见得本文是在影射人?高级动物往往孤寂,低级动物则很喧闹。一是从文章标题中的“人类”二字可以看出是在影射人类;二是从每段穿插的语句中可以看出文章名为写动物,实则写人类,比如:“世界是那样的不可企及,可见逍遥是多么困难。而今大街上满是‘何不潇洒走一回’,真是浮躁得了得”,“由于积了一身好力气,便有些像做打手而暴发的那一类,手持大哥大,腆了大肚皮,整天喷了酒气,横行霸道、凶残无礼”等。作者通过对狮子和蚂蚁的比较,想表达一个什么观点?怎样理解作者所称赞的孤寂感?作者的观点是“生命的高级与否往往取决于一点:有无孤寂感”。越高级的动物往往越孤寂,同样,越低级的动物则越喧闹。作者称赞高级动物的孤寂感,实际上是在赞赏人类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的品格。示例1:“生命的高级与否往往取决于一点:有无孤寂感。”——删去“往往”,可以吗?为什么?不能删。“往往”说明大多数时候可以用有无孤寂感作为判断是否是高级动物的标准,但这不是唯一标准,特殊情况下,还可能需要综合别的标准作判断。如果删去“往往”,这就变成唯一标准了,这是不正确的。示例2:“高级动物们都有一种懒散、冷漠、孤傲的步行动态,都有一双厌世不群的冰冷目光。”——“懒散”、“冷漠”、“孤傲”三个修饰词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将“冰冷”改为“冷漠”好不好?不能。“懒散”指行动,“冷漠”指神态,“孤傲”指精神,三者之间有一个逐层递进的关系。“冰冷”比“冷漠”的语意更重,更能表现高级动物的孤寂感;用“冷漠”与前一句话重复,所以还是不改为好。寻找品味点的规律:①看用词是否准确,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有恰切感、分寸感、生动感、情味感;②看用了什么句式,品味它们的作用;③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品味其作用;④看表达是否简明、连贯、得体;⑤看语句在文章结构、表意上有什么作用等。品味语言的方法:比较法。具体地说是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改一改等。“他们无视世界的接受与理解,只在懒洋洋的徜徉中再懒洋洋地回回头,看过自己留给苍茫大地的踪迹,他们便安静地沉默了。”——连用两个“懒洋洋”,不显啰嗦吗?删去后一个“懒洋洋”如何?“沉默”本就是“安静”,两词是否可以连用?可以删除一个“懒洋洋”,但效果不如原句好,原句连用两个“懒洋洋”更加突出高级动物的懒散、冷漠和孤傲。“安静地沉默”,一般确实不这样用,但这里是为了强调“沉默”的程度,是作者语言表达灵活的一个表现。“我时常在观察蚂蚁时失却了世界。蚂蚁辛勤的一生让人肃然起敬,又让人可悲可叹。我时常出于同情……”——“失却了世界”是什么意思?“肃然起敬”和“可叹可悲”的情感不矛盾吗?为什么?“失却了世界”指忘记现实存在而陷入深深的思考和探索之中。“肃然起敬”和“可叹可悲”的情感不矛盾:作者是为蚂蚁们的不辞辛劳而“肃然起敬”,而为蚂蚁一样的人的追名逐利的浮躁而可叹可悲。“但是不行。蚂蚁就是那种忙碌委琐的品格,这种品格决定了他们的生存。没有了那种让人难忍的品格,蚂蚁就不存在了。”——“让人难忍的品格”指什么品格?删去“让人难忍”好不好?“让人难忍的品格”指忙碌委琐的品格。删去“让人难忍”不好,因为删去后表达不出作者的否定态度。“其实未必,与动物自身的气质习惯相较,体积实在是次要的,虽然体积提供了更多的能量。”——将这句话改为:“其实未必,虽然体积提供了更多的能量,但与动物自身的气质习惯相较,体积实在是次要的。”意思并没有改变,能改吗?虽然能改,但效果不好。原句将“虽然……”后置,目的是为了强调转折句“与动物自身的气质习惯相较,体积实在是次要的”。改后为一般语序,强调的意味不如原句强。比较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句子,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A.而今大街上满是“何不潇洒走一回”,真是浮躁得了得。而今大街上满是“何不潇洒走一回”,真是浮躁。B.我们又何必硬要同情幸福者什么呢?我们又何必硬要同情幸福者呢?C.我敢打赌,说这话的蚂蚁是最智慧的一只蚂蚁。我敢肯定,说这话的蚂蚁是最智慧的一只蚂蚁。作者说,生命的高级与否往往取决于有无孤寂感。越高级的动物往往越孤寂,同样,越低级的动物则越喧闹。有人认为这种说法太偏激。你的看法呢?你能举出相反的例子吗?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六.板书设计。
本文标题:人类的动物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441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