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2.1-荒漠化的防治ppt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区土地退化人类过度经济活动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1.荒漠化的概念(本质、分布、成因、表现)一、荒漠化植被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的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般的景观2.形成过程荒漠化荒漠≠西北地区的沙漠化、江南丘陵红漠化、云贵高原石漠化、华北平原盐碱化华北平原云贵高原西北地区3.表现形式及分布土地沙漠化土地沙漠化是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另外在藏北高原、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华北地区的北部也有较大面积分布石质荒漠化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物被破坏,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最终成为岩石裸露的地表,形成类似荒漠的景观。石质荒漠化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贵州、云南、广西)表现尤为明显。次生盐渍化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多发生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在我国多发生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因受人为不合理灌溉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当地表水土流失后,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丧失了生产力,所以被称为红漠化。红漠化全球沙漠化的分布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二、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1.位置与范围自然界线: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古长城一线以北读图2.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西北地区的地理范围,地形特征气候区: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干旱半干旱地区。行政范围:西北内陆,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分地区。1)地形特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东部为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为高大的山系与巨大的内陆盆地相间分布2.自然特征西部贺兰山东部地形特征地形区西北地区地形高大的山系和巨大内陆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被描述为“三山夹两盆”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高原辽阔坦荡内蒙古高原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山地、高原阻隔位置地形干旱2)自然特征——干旱为主气候河流地貌植被生产大陆性强、干燥少雨、日照强烈、风力强盛多内流河、河流稀少、欠发育风蚀地貌、风积地貌、广布草原、荒漠为主,东西差异明显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干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强盛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基本条件物质基础动力因素包含着漠荒化的潜在威胁3)干旱的特征与荒漠化①干旱是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因素有关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温度的显著升高。据研究,1951-1999年中国北方地区最低气温显著升高,暖冬年份连续出现,近50~100年有明显的干旱化趋势;20世纪70年代开始干旱化趋势加快。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加剧了西北地区气候和土壤的干旱化。这使得该区的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壤结构变的更加松散,加速了土地的荒漠化。另外气候增暖,大范围气候持续干旱,给各种水资源(冰川、湖泊、河流等)带来严重的影响,使冰川退缩、河流水量减少或断流、湖泊萎缩或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的植被因缺水而死亡,失去了保护地表土壤功能,加速了河道及其两侧沙化土地的扩展及沙漠边缘沙丘的活动,使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少多降水的变率大温带大陆性气候出现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荒漠化加剧抑制②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P17活动三、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2.人为因素⑴过度樵采为了增加收入人口激增燃料需求多无节制采挖药、菜过度樵采樵采天然植物严重破坏草场加速荒漠化破坏固沙植物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0.7%水资源利用不当9.6%过度农垦26.9%过度樵采32.7%过度放牧30.1%——决定性因素1.人为原因为了增加收入无节制采掘药材发菜严重破坏草场人口激增过度樵采加速荒漠化燃料需求多樵采天然植被破坏固沙植物过度樵采(2)过度放牧超载放牧牧草生长能力、土壤结构被破坏草场载畜量降低土地沙化短期的经济利益加速草原退化、沙化进程a.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区b.绿洲地区沙漠边缘本身存在荒漠化威胁从事农业活动缺少防护林保护沙质土壤易遭受风蚀,土壤肥力下降经济效益差弃耕荒漠化(3)过度开垦次生盐渍化灌溉不当蒸发旺盛地下水位上升盐分地表聚集(4)用水不当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业规模。荒漠地区小结: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三个过度、一个不当、一个不注意P20活动1、资料表明,萨赫勒地区正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摹的过渡地带,津德尔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居民点,其月均温都在22度以上,甚至达到33度,可想而知其蒸发量是巨大的。在降水方面,这时的年降水量不足500MM,且基本集中在夏季,特别是7、8两个月。以其有限的而且特别集中的降水量与其全年的高温、高蒸发量相比,确实是个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的敏感区,客观上,这时就潜在着荒漠化的自然因素。这是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水热条件所决定的。P20活动2、将传统的游牧经济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进行对比,比较它们对草场的影响。从表中可知,传统的自给性的游牧经济,因其牲畜品种多样、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季节游牧,有利于牧草的恢复生长,是一种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经济模式,而商业性的定居牧业从牲畜品种的单一性、大规模的集中经营、采取掘井定居的经营模式,势必增加草场的压力,结果必然导致草场的退化,甚至导致整个草场的毁灭。P21活动3、由于人口激增,对粮食的需求猛增,迫使人们不断扩大耕作面积以至向牧业地区推进,结果是:草地变旱地旱地缩小牧场超载转牧脆弱地区弃耕后劳动力需求荒漠化加剧人口增加P21活动4、明显地描绘了由于人口过快增长,造成贫困饥荒与荒漠化的恶性循环过程。问题的源头就在人口的过快增长,如果控制人口增长与环境整治双管齐下,这个恶性循环就可以得到解决。荒漠化带来哪些危害?掩埋在风沙下的古城敦煌月牙泉日渐“消瘦”华北风沙肆虐四.荒漠化的危害•对本地: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消失,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对其他地区:严重威胁其他地区的生存环境总体思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防治的核心工作内容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生产力整治模式确立明确的整治目标采取因地制宜的防治措施健全和完善治理实施系统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措施: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治理。具体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恢复自然植被防治荒漠化梭梭、柠条、沙拐枣、胡杨、红柳治理措施和经验成功技术和经验生物固沙、沙地飞播、小流域综合治理、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造林等沙坡头的草方格沙障固沙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人们将水分条件较好,并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沙漠圈围起来,实行封沙育草促使植物天然更新;或者选育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进行人工补种。实践证明,这是改造利用沙漠行之有效的方法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县境内。人们为了保护包兰铁路不受腾格里沙漠的侵袭,在沿线的流动沙丘上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沙障。有何意义?这种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经过多年的人工种草、造林等综合措施治理,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不仅控制了腾格里沙漠流沙侵袭,保证了包兰铁路的畅通,也改善了生态环境。如今的沙坡头已是林草茂密、果树成行之地。穿越沙区40多千米的铁路两侧,被层层绿树护卫着;2.13平方千米林间沙地上已形成厚厚的结皮,长起了苔藓层,标志着沙漠已逆转为土壤;被流沙掩埋的29平方千米农田已改造成硕果累累的田园,新开发的13平方千米沙漠地已得到综合利用。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来治理荒漠化。半固定沙包沙丘上生长着荒漠植物。这些植物基本上是旱生的、叶退化的小乔木、灌木或半灌木。它们以各种不同的生理、生态机制适应干荒漠严酷的生境条件。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根系和地下茎特别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间吸收水分;有的茎叶具毛或刺,或退化无叶,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耐盐特性。荒漠植物的生态适应在干旱地区局部水土条件较好的地方,西北各族人民通过农田水利、林网建设和其他农牧措施,将荒漠变为农田和牧场,发展了绿洲这一独特的地理景观,古代丝绸之路就是由片片绿洲串连而成的。经过几千年的辛苦经营,西北地区已形成一条断续状分布的绿洲带。达标练习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C、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D、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2、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地区,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D、华北平原——石漠化3、在荒漠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气候异常B、人类活动C、雨量的变化D、干旱环境4、2000年春天以来,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接二连三出现沙尘天气,时间之长、频度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历史同时期所罕见,给华北地区的交通、环境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1)我国_______、__________和华北一带冬春季常遭受风沙灾害,________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地区,形成沙尘天气。(2)造成北方沙尘现象加剧的原因,除了________等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主要是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行为,造成_____________的恶果。CCB西北东北西北季气候异常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草场退化过度樵采沙尘暴活动路径强沙尘暴多发区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6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回答下列问题(2006年高考文综第36题)(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盆地、盆地。(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高原和平原。(3)说明图5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黄土华北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广布,植被稀疏(4)指出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2、3、4、5月)。(地表)增温快、(地表)表土疏松(和植被稀疏),降水少,大风天气较多练习:1、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C2、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是()A全球变暖B森林破坏C土地生产能力日益丧失D臭氧层破坏3、改善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D改善荒漠化局部小气候4、位于我国最东部的沙地是()A浑善达克沙地B科尔沁沙地C呼伦贝尔沙地D毛乌素沙地CCB5、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B、大风日数多,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C、河流水量大,流水作用显著D、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C6、2001年3月,我国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认为因素造成的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C7、下列荒漠中,比较容易治理和利用的是()A由
本文标题:2.1-荒漠化的防治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46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