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汽车安全气囊电子控制模块ecu设计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汽车安全气囊电子控制模块ECU设计研究姓名:杨林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指导教师:张重雄;施允琨20070325汽车安全气囊电子控制模块ECU设计研究作者:杨林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钟志华.杨济匡.ZHONGZhihua.YANGJikuang汽车安全气囊技术及其应用-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讨论了汽车安全气囊的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以及安全气囊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特别指出了汽车整车碰撞性能对安全气囊设计及其工作性能的影响.论述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安全气囊研究与设计中的应用,并指出了技术关键,展望了汽车安全气囊技术的发展趋势.2.期刊论文谭迎新.谭立新.尉存娟.胡双启.曹雄.TANYing-xin.TANLi-xin.YUCun-juan.HUShuang-qi.CAOXiong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产气性能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2)建立了模拟汽车碰撞过程的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模拟汽车碰撞时产生的撞击信号触发气体发生器开始工作,对模拟安全气囊的密闭、定容积的充气筒内产生的p-t曲线、气体发生器内部的p-t曲线、撞击时产生的a-t曲线进行测试并得到相关测试参数值;从而对气体发生器的产气性能进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温度对安全气囊的工作有一定影响.利用该测试系统测试得到的数据与美国BREED公司对同类产品的测试结果比较,有很好的相比性,测得的数据可作为气体发生器生产质量的检验依据.3.期刊论文胡冬青.HUDong-qing汽车安全气囊安全问题的探讨-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5)汽车安全气囊作为一种设想提出来后到今天成为必需的安全装备在汽车上广泛应用已经过了整整半个世纪.安全气囊有效地减小了在汽车碰撞事故中乘员的伤亡,它的保护效果在汽车安全研究领域得到广泛的认识和高度重视.随着汽车安全气囊的普遍推广应用,安全气囊的安全问题成为汽车安全研究领域的重点.4.学位论文李靖汽车安全气囊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2006几十年来,寻求减少乘员在汽车碰撞中的损伤技术,一直是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的重要课题。安全气囊作为一种有效的乘员碰撞损伤防护装置已广泛地应用在现代汽车中。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安全气囊的误引爆等故障而导致的乘员损伤或死亡的事故也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气囊的防护效能,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安全气囊技术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实现手段,总结了安全气囊技术领域所取得的经验、成果和不足。通过研究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乘员损伤原因和安全气囊技术在汽车碰撞中对乘员的防护效能,对目前安全气囊系统技术探讨一些改进设计研究。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算法是安全气囊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对目前已有的安全气囊的各种控制算法进行了分析,感到存在引爆判断不够准确和引爆判据不全面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采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多判据融合的智能安全气囊引爆控制策略。在判据方面主要增加了不同乘员对象体重以及是否发生碰撞事故等。针对所改进的控制策略特点,设计了安全气囊智能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硬件系统,设计了系统的应用软件。对安全气囊的中央控制器(ECU)各个组成原理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根据功能模块需要和引爆判据需要,设计完成了各个功能模块和系统的总体电路,并在PROTEL环境作以仿真验证,达到了预期的设计功能。对本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可靠性。5.期刊论文王进.朱西产.廖连莹汽车碰撞中数据采集与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26(5)介绍了汽车碰撞试验中电测量系统的要求与构成,通过VB和Matlab混合编写的数据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对汽车正面碰撞乘员的各个伤害指标进行计算,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性能客观的评价方法,同时也为汽车安全气囊的开发与系统匹配提供了重要的试验依据.6.学位论文肖伟权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安全气囊控制系统2007汽车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它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着整个社会所拥有汽车总数的快速增长,公共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甚至丧生,人们也开始更多地关注汽车碰撞安全问题。安全气囊系统是在实践中被证明是保护效果突出的被动防护系统,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各国政府对汽车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强制碰撞安全标准和法规的出台和实施,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在汽车上将会变得普及并最终成为必备的电子系统组件。汽车碰撞被动防护系统是由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共同组成,安全气囊系统是一复杂的系统,它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气囊系统ECU的开发也是一复杂的设计过程。我们在此之前已经成功开发单气囊ECU,在此基础上结合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理论进行双气囊系统的开发。本论文就是在此过程中完成的,全文包括以下内容:一对汽车安全的相关问题、碰撞事故对人体产生损伤的机理以及我们所能采取的安全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二结合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理论的研究现状,对数据融合的定义、系统结构以及数据融合的基本理论做了相关研究。三着重分析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系统设计的原则以及安全带的作用。四以各功能模块为单位具体阐述了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被动防护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流程。五分析了系统抗干扰特性以及系统采用的点火算法及其运行判定过程。六总结设计过程,并指出系统有待深入后续工作。7.期刊论文韩顺武.何首贤.HANShun-wu.HEShou-xian基于汽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的研究-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0(1)对汽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安全气囊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了传感器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技术和单片机控制技术,实现安全气囊及时准确触发,提高了安全气囊系统的可靠性,保证汽车在发生正向、侧面的剧烈碰撞时乘员不受到伤害,将来更完美的汽车碰撞安全系统应具有更好的交通事故识别能力,安全气囊系统应在各种品牌、型号的汽车中广泛应用.8.会议论文王建群.张金换汽车安全气囊点火控制算法的研究1995汽车安全气囊在国外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在国内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安全气囊的点火控制是保证安全气囊系统可靠性的关键,该文在简述了安全气囊的基本原理后,提出了一种点火控制算法,这种算法将移动窗内的信号进行积分,得到一个指标,然后根据台车碰撞试验的图像测量结果和电测量结果,确定了点火阀值。并经过多次台车碰撞试验,证明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9.学位论文陈霞基于模糊决策与神经网络的汽车安全气囊多级触发控制算法2004汽车安全气囊在碰撞事故中对乘员起到巨大的保护作用,其研究与开发正向多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控制算法是安全气囊技术的关键.本文提出汽车安全气囊多级触发控制算法.近年来在控制算法上趋向于人工神经网络及模糊逻辑算法的应用研究.目前判定算法对一系列加速度采样值进行运算从而做出判断.本文将模糊逻辑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引入触发控制算法,据加速度信号变化量及其变化持续时间长短将实际碰撞强度分级.触发方式(双气体发生器同时触发、双气体发生器先后触发、单气体发生器触发、均不触发)对应不同的碰撞强度,实现汽车安全气囊的智能触发,从而在汽车碰撞事故中对乘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首先将模糊规则和隶属函数用神经网络表示出来,生成的神经网络用于实现模糊推理,然后利用反传算法训练神经网络,从而提高系统的精度、修改隶属函数、求精模糊规则.算法用VC++编程实现,训练和测试过程验证了网络和算法的准确性.算法特点是计算量小,可操作性强,可靠性高.10.期刊论文惠有利.HuiYouli汽车安全气囊控制算法的基础研究-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1)本文在现有安全气囊引爆时刻确定准则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一些能够决定汽车碰撞程度的基本参数与其他常用参数,最后总结了现有基于这些基本参数与常用参数的安全气囊控制算法.本文链接::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22da880c-0856-496a-b4e3-9dd6014d7ea3下载时间:2010年8月18日
本文标题:汽车安全气囊电子控制模块ecu设计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4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