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氓》与《美狄亚》弃妇文化内涵
男权意识笼罩下的女性价值观——《氓》与《美狄亚》弃妇文化内涵陈昱洁摘要古今中外,多少女性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可最终还是逃脱不了被弃的悲惨命运。本文通过分析《氓》与《美狄亚》中的弃妇形象,从无处不在的男权中心意识:男性在生活中拥有主导和统治权、男性在失败的婚恋中既是法官又是肇事者;根深蒂固的女性价值观:女性对爱情天生痴迷易迷失、把婚姻当作生命的依托与归宿,这两大方面为切入点,从而深层探究中西弃妇所折射出的不同文化内涵:“温柔敦厚”、“静穆哀伤”的文化艺术,以及其所表现出的弱者意识和强者精神。关键字男权意识;女性价值观;弃妇;文化内涵《氓》和《美狄亚》都是中西方较早描写弃妇形象的作品,两位女子都是怀揣着对爱情的坚定信仰,奋不顾身的愿意为所爱的人付出一切,可当她们拥有爱情并细心经营这来之不易的婚姻时,曾经信誓旦旦说要照顾自己一生的那个人,却都始乱终弃。我将以这两部作品为契机,从无处不在的男权中心意识和根深蒂固的女性价值观两方面,对长期以来困扰女性的婚恋悲剧进行解析,从而根据中西弃妇的不同表现,探讨其所折射出的不同文化内涵。一、无处不在的男权中心意识数千年的男权文化意识形态,对女性的压迫、虐待,如不见血的刀子,又如绳索捆绑着女性,而女性往往并不自知。男权体制的结构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一系列的规范,秩序无不是为男性群体服务的,这样就对女性形成了一种复杂而又严密的“结构性包围”。在这样的压力面前,女性长期以来无力反抗,只有寻求庇护,并代代相传,深深积淀在女性的精神底部,以致成为一种女性的“集体无意识”。[1]1、男性在家庭中拥有主导和统治权,女性沦为“第二性”。自从母系氏族向男权社会转变,女性的地位就日趋下降了,由最初女神般的至上转至女奴般的卑微,成了生育儿女的工具,甚至是男性的财产、附庸。男子开始在家庭、村舍、氏族、国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逐渐拥有主导和统治权,而女性则沦为“第二性”,女子没有独立的人格,永远是被压迫被损害的,永远是被选择被抛弃的。男女之间这种不平等关系必然导致爱情的悲剧,而女性永远只能在其中被动地诠释悲剧。当人类进入父系社会以后,“父”的权力,也就是男子在社会中的地位是勿庸置疑的,他们是社会与家庭的主导,其权威高高在上,不可动摇。源远流长的古希腊社会从一开始便是从属于父权社会的,而《氓》中女子所处的时期,妇女更是在父权的重压下生活着。处在“菲特勒中心”①的她们注定要失败,这并不是说她们自身软弱自卑,而是她们接受了父权社会中的女性角色,那就是找一个理想的丈夫,正如美狄亚所说:“在一切有理智、有灵性的生物当中,我们女人算是最不幸的。首先,我们得用重金争购一个丈夫,他反会变成我们的主人;但是,如果不去购买丈夫,那又是更可悲的事。”[2]美狄亚是不幸的:她背叛自己的父亲,谋杀自己的兄长,远离自己的国家,千里迢迢跟随伊阿宋流亡到科任托斯,只为能够和心爱的人白头到老,可是她用重金争购的丈夫——伊阿宋却视婚姻如草芥,痴迷地追求权力、财富,无耻的出卖自己的婚姻,竟然狠心抛弃妻子和孩子。本是科尔喀斯国公主的美狄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充当着伊阿宋附庸的角色,成为了男权文化的无奈认同者。“在封建婚姻和性爱中,女性或者被男人‘托’——成为男人的宠物,或者被男人‘损’——成为被遗弃的残物,而无法也不可能具有真正的人的价值和地位。”[3]《氓》中女子在劳动产品的交换中,结识了“抱布贸丝”的“蚩蚩”的氓,倾听着氓的“信誓旦旦”,她义无反顾的奔向自己的爱情。面对婚后清贫的生活,尽管自己“夙兴夜寐”,可还是无法阻挡氓的“二三其德”,无法避免自己因年老色衰而被抛弃。在男权文化的笼罩下,生活在婚姻高墙之内的女性注定是一场悲剧,因为在家庭中“男人是主体,是绝对;而女人只是‘他人’。妇女即便不说是男人的奴隶,至少也仍是他的臣仆。”[4]2、男性在失败的婚恋中既是法官又是肇事者。人类进人文明社会以来,男权文化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肖伯纳有句俏皮话:“美洲白人把黑人发配去擦皮鞋,然后他便由此得出结论说黑人只会擦皮鞋。”在现实生活中,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强制压迫几乎无处不在,面对女性问题的讨论,男性发言者常常不自觉地显示出“救赎者”的姿态,西蒙﹒波娃也曾指责:“人们把她的翅膀剪短,然后叹息她不能振翅而飞。”2005年5月18日,邓晓芒在武汉大学与全校本科生一起探源西方伦理精神时指出:古希腊家庭中“男性家长是一家之主,妻子和孩子都是他的奴隶,是他的财产,所以真正的作为个体的人格就体现在一家之主身上。”[5]正是由于伊阿宋处于这种主体地位,所以他才毫不顾及美狄亚的感受,打算另娶科任托斯国王克瑞翁的女儿一一年轻貌美的格劳刻公主为妻,尽管美狄亚婚后“事事顺从她的丈夫”,可还是无法阻止伊阿宋的变心,原本美满辛福的家庭,因为他的始乱终弃,最终使得妻子儿女面临放逐。面对眼前的一切,他非但没有半点愧疚,反而大言不惭的说:“我正好利用那些未来的儿子,来帮助我们这两个已经养活了的孩儿。”多么虚伪拙劣的借口,愤怒的美狄亚爱之深、恨之切,她用计谋害死了公主及其父王,并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自以为“至善至美”的计划破灭后,伊阿宋愤恨交加,大骂美狄亚“我所娶的不是一个女人,乃是一只牝狮,天性比堤耳塞尼亚的斯库拉更残忍!可是这许多辱骂并不能伤害你,因为你生来就是这样无耻。”的确,手刃孩子的是美狄亚,可是她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呢?伊阿宋只是一味指责自己的结发之妻,而从根本上忽略了自己的狂妄和新婚才是杀害自己孩子的直接原因。《氓》中女子的婚后生活是清贫的,可是她并没有因为氓的家境不好而有半点后悔之意,面对“淇水汤汤,渐车帷裳”[6]的现状,她“夙兴夜寐”的努力,只为能和氓的日子越过越好。可是氓却一改往日的憨厚,在骗得爱情和嫁妆之后,逐渐暴露出他那冷酷的“二三其德”的本性,女子成了过河的桥梁被无情地抛弃了,女主人公的追求也就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可是中国封建制度压迫下的女性是悲惨的,她无法主动解除自己的悲剧婚姻,只能形影相吊、自我安慰,继续忍受丈夫的暴怒虐待。氓的“始乱终弃”是他们婚姻失败的根源,他这种不负责任的想爱就爱,不爱就不爱的举动是他们婚姻破灭的催化剂,可惜啊,女主人公却只能像一个“零余者”一样,等待氓的一纸休书决定自己的悲剧命运,可见女人在这场被动的婚姻中真的只是一个牺牲品而已!二、根深蒂固的传统女性价值观传统的女性性别角色特征,一方面来自现实生活中男权中心社会对女人的期望和控制,是传统男权的女性价值尺度在文学中的折射;另一方面它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长存于人类的历史之中,使之成为人类的常规文化心理。[7]在传统文化世俗伦理主导的生活中,女性无疑充当着男性附庸的角色,只能作为男权文化的无奈认同者生存,这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深深制约着个人行为。1、女性对爱情天生痴迷,在寻找爱情中容易迷失自己。从女性的角度来说,由于她们不受社会选择而只受异性选择,因此她们只能将自己的愿望、理想付诸于男性,因此爱情确实是一种激发人奋进的力量,而对男权社会中的女人来说,激发的则是牺牲自我多于确立和肯定自我,女人在爱情中发现的是作为妻子、情人的我,而非真正自立的我。爱情对于女性来说就像是罂粟,使之为其狂热,使之为其安眠。女人爱男人,并不一定是为了男人本身的价值,而往往是为了自己的爱情理想,正是对这种理想的追求使她们奋不顾身,不惜牺牲。面对伊阿宋的盟誓,美狄亚的爱情战胜了理智,为了自己的爱情理想,她义无反顾的帮助伊阿宋耕种危险的田地、刺杀蟒蛇夺取金羊毛、杀害珀利阿斯,放弃豪华的宫殿、放弃安逸的生活,背弃父亲、流亡他国,可是这样的付出仍然无法满足伊阿宋的需求,他还是执迷不悟的选择抛弃美狄亚,睡在别人的床榻。美狄亚是一个痴迷于爱情的女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她迷失了自己,宁愿放弃身边拥有的一切,只为追随自己认为“可靠的、值得称赞的丈夫”——伊阿宋。可是命运就是这么不公平,当她不顾一切的倾尽所能的爱着眼前这个男人时,他却变心了,不要她了。被抛弃的美狄亚,陷入无奈的“绣枕意识”②中,她失去的不仅是伊阿宋这份爱情,还有自己苦心经营的家庭,失去这个家、失去这份爱情,她就真的失无所失了……谁让每一个陷入爱情的女人都这么痴迷呢?“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氓》中女子与前来“贸丝”的氓一见钟情,两情相悦,于是陶醉在爱情中的她失去了判断能力,草率的相约“秋以为期”。卷入爱情漩涡的她,就如同一个溺水的人,漫长的等待让她坐立不安:“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沉浸在热恋中的她,享受着这份独特的喜怒哀乐,可是当她把自己所有的生存希望都寄托在眼前这个男人身上时,她已经丧失了作为个体的自我,她的价值在氓的眼中已经大打折扣,她命运的悲剧性也便因此注定。在男性中心的文化领域,身体对女性来说意义可谓非同寻常,它往往无形中成为女性赖以确认自己生命存在,衡量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尺度。[8]“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婚后的她晚睡早起、辛勤劳作,可是氓却从婚前的憨厚朴实变成了婚后冷酷无情的小人,面对“二三其德”的氓,她依旧努力维持这份勇敢追求的爱情,可是一味的忍让和坚持,非但没有让氓有所悔改,反而让他更加肆无忌惮。沉重的生活打击,淡薄的世态人情,使她在痛苦无告的情况下,只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黑孩叹道:当女人如痴如醉地欢乐在她唯一因爱而投于其身的男人的怀抱时,男人的情感却生锈了。”[9]2、女性将自己的生存理想建立在婚姻憧憬的基座上,把婚姻当作自己生命的依托与归宿。对于女性来说,婚姻是安乐温馨的小巢也好,是劳神烦心的重担也罢,无论如何,拥有一个身心能够安憩的港湾,可以说是众多女性共同的生活理想。传统宗法社会中,家国同构的模式使“家”不仅作为个体的人外在的生活环境,而且构成人的精神空间。对于女性来说,“家”更是意味着一切。“嫁人之后的个人精神缺乏独立性,女性意识完全以男性为中心,更多体现出对男性的依附性和服从性。”[10]如果抛开两性之间的生理差异,单从传统文化对女性潜移默化的影响来说,女性对男性的期望值过高,或许是她们躲进家庭或情感失落的重要原因,“在家靠父母,出嫁靠丈夫”的传统伦理观念形成女性意识中的依赖思想。女性甚至把婚姻当做自己生命的依托和归宿,所以她们很容易把在自己的情感、幸福包括事业,全部寄托在丈夫身上。被爱神射中的美狄亚,在她眼中伊阿宋是一位完美的英雄,可以为她排遣一切烦恼与痛苦,有着为她遮挡一切风雨的魄力和能力。于是为了这份爱,她背叛了祖国与家庭,叛离了社会准则,割断了血缘联系,不顾一切地跟随伊阿宋来到科任托斯,她放弃一切只为能够得到身边男人更多的爱,只为拥有一个充满爱意的温馨的家。她原本认为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失去了原来那个大家,她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可是她错了,就像她自己说的“我已经完了,我宁愿死掉,这生命已没有一点乐趣。我那丈夫,我一生的幸福所依靠的丈夫,已变成这人间最恶的人!”是啊,女人往往“以男人作为寻求的最终目标,而男人却以她们为生命中的一个驿站,为了下一个目标就轻易越过她们,抛弃她们。”[11]《氓》中女子又何尝没有这样的悔恨呢?她与氓相恋之后,便把自己所有心思都放在这个貌似“蚩蚩”的让他心动的男人身上,迫不及待的离开“父之门”,本以为在新的家庭中能够一如既往的享受热恋带来的欢乐,可是婚后氓的表现却与之前判若两人。幸福的初婚感觉还未尝够,却被氓天壤之别的变卦所取代。在那个时代,男人理所当然是社会的主宰者,也是家庭的支撑者,而女人只是家中的附属品,永远都无法跟男人平起平坐。当男人一变心,女人便成了爱情和婚姻的牺牲品。一旦惨遭遗弃,女子的那份执着与痴情也便深深地埋进婚姻和爱情的坟墓。三、大相径庭的弃妇文化内涵《美狄亚》和《氓》都生动地叙述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直到被遗弃的完整过程,抒发了她们的悲愤与怨恨,客观上揭露了当时的阶级压迫,实质上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和损害。她们都是由对爱情的憧憬转入对自陷情网的追悔,同样面对被抛弃的命运,不同的文化背景除了使人的性格、观念、思维、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有所不同之外,也使中西
本文标题:《氓》与《美狄亚》弃妇文化内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501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