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应用文的发展概况与历史沿革
第一章应用文概说•第一节应用文的发展概况与历史沿革•第二节应用文的概念与特点•第三节应用文的分类与作用•第四节应用文写作的意义与方法返回第一节应用文的发展概况与历史沿革•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实用性文体,其源远流长,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一、应用文在古代的发展•我国应用文的历史由来已久,随着文字的产生就有了应用文的写作,且应用文的发展和社会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相辅相成.应用文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孕育期(原始社会)、萌芽期(奴隶社会)、形成期(秦、汉)、发展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成熟期(唐、宋)、稳定期(元、明、清).•1.孕育期———原始社会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应用文的发展概况与历史沿革•原始社会时期,文字还没有出现,为了传递信息、统一号令,应用文以口头形式出现在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质、剂等合同形式,其成为应用文的雏形.据考古学家考证,在距今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有了文字的萌芽,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刻契记录,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备忘、信守、凭证的作用.•2.萌芽期———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时期,也就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产生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是商王朝时代人们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凶吉时,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应用文的发展概况与历史沿革•这种具有记录、凭证作用的文字,可以说是我国最古老的以甲骨为材料载体的文书(西方最早的文字是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留下的楔形文字,用楔形文字将公文写在软砖头上,然后烤干,就成了砖制文书).西周时期,青铜器上不仅有公牍文件,还出现了记载物资交换的契约.买卖双方将议定的条文记载在木简上,用刀一劈为二,双方各执一片,一旦发生纠纷,官府以合券判案,后世称为“合同”.在奴隶社会时期应用文虽已出现,但不成熟,还处在萌芽状态,却成为当时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经济生活手段,推动了当时的经济发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应用文的发展概况与历史沿革•由孔子编纂的“六经”之一的«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以应用文为主的文章总集,它收录了虞、夏、商、周四个朝代的28篇文献,并把这些文体划分为典(刑法)、谟(策略、计划)、诰(帝王对臣子的命令)、誓(纪要)、命(指派、指示)等六种.这些文种都相当于现代的应用文.«尚书»的篇章结构已相当完整,其有条理,有层次,有一定章法,是我国古代应用文大集,对后世影响很大.•3.形成期———秦、汉•秦朝统一中国后,规定了国家机关的文书制度,公文文体分类和公文格式已初步确立,有了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区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应用文的发展概况与历史沿革•秦朝早期著名的法令“书同文”,为公务应用文的统一创造了条件,李斯等人制定了公文格式,对公文写作制定了一系列规定,不仅要求书写相同的文字,还对格式与名称方面提出了要求,由此产生了“避讳”制度、“抬头”制度、“用印”制度等,这标志着公务应用文的成熟.人们从近代考古中发现,秦国法律条理清楚、内容简约,由此可看出当时司法文书已相当完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应用文的发展概况与历史沿革•汉承秦制,公务文书又产生了书(申请)、议(意见、主张)、策(考试文件)、论(分析道理、判断)、疏(注释)等公文体式,并明确了下行文种(皇帝对臣下的文书),其有“诏”(皇帝的命令)、“令”(指示、指令)、“诰”(古代的一种告诫性文章)、“制”(郡县制度)、“策”(考试文件)、“敕”(诏书)等;上行文种(臣对君的文书)有“章”(奏本)、“表”(报告)、“议”(建议)、“奏”(上书皇上)、“疏”(注释)等,统称“奏议”.从汉朝到南北朝,应用文得到很大的发展,同时人们归纳了应用文写作理论,如东汉王充的«论衡———自纪»中强调文章的实用性,要求写文章要为世所用,口说务在明言,笔落应可达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应用文的发展概况与历史沿革•这对以后应用文的实践和理论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名篇有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4.发展期———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应用文继续发展的时期,应用文在写作实践等方面均得以稳定发展.曹丕的«典论论文»、刘勰的«文心雕龙»等对应用文写作都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精辟的论述.这一时期的名篇有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它们都是传世名篇.•5.成熟期———唐、宋•唐宋时期,文学创作日益发展,不少文人致力于诗、词、曲、小说的创作,但应用文写作仍然处于“政事之先务”的主导地位,应用文的内容、形式、文字技巧等都较前有所发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应用文的发展概况与历史沿革•6.稳定期———元、明、清•元、明、清时期是应用文自唐、宋成熟后的稳定发展时期.总体来说,其文体类别与体式沿用唐、宋时期的做法,略有变化.元代应用文兼有汉、蒙两族文化色彩;明代应用文有所提高,强调规范和务实,并改革文风,不用骈文写作公文;清承明制,应用文发展迟缓,但使用各类公文的要求更加严格.明清时期,除了官府公文外,其他类型的应用文也广泛应用.•二、应用文在现代的发展•辛亥革命标志着应用文改革时代的到来,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应用文的创新提供了条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应用文的发展概况与历史沿革•1911年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公文形式条例,废除了几千年封建王朝沿用的公文体式,第一次要求公文写作用白话,使用新式标点符号.1921年,国民党政府颁布了«公文程式»,规定了“令”“咨”“呈”“示”“状”五种体式.1931年,陈子展的«应用文作法讲话»是应用文著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他从社会上经常使用的文体中,选出公牍文、电报文、书启文、庆吊文、联语文、契据文、广告文、规章文、题署文九种.陈子展的«应用文作法讲话»对后来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和研究有较大的影响.•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从组建自己的工作机关起,就有了自己的公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应用文的发展概况与历史沿革•第一批公文就是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产生的决议、纲领和宣言.1931年,瞿秋白代表中央起草了«文件处理办法»;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对公文写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三、应用文在当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应用文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人们对其含义也逐渐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195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政务院秘书厅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秘书长会议,讨论、通过并颁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把国家机关的公文定为7类12种.这个文件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公文法规,为新中国公文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应用文的发展概况与历史沿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把国家机关的公文定为15种.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经过6年的实践,1993年又对«国务院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进行修订,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把国家机关的公文定为13种,对党政公文的文种、格式、处理等诸方面的事项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些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应用文从内容到形式不断趋于统一和完善,也为应用文书的写作发展指明了方向.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应用文的发展概况与历史沿革•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把国家机关的公文定为15种.该条例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同时,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纵观应用文的发展历史,这一文体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并成为体现社会成熟的标志,实用性不断增强.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规范和行政工作的日益严谨,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能否正确书写应用文关系到信息沟通的成败与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与新时期科学管理效能息息相关.上一页返回第二节应用文的概念与特点•一、应用文的概念•应用文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处理公务和私务、传递某种指令和信息而常用的具有某种特定格式或惯用格式的文体.换句话说,应用文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如«劳动合同书»«聘任书»等).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应用文的概念与特点•关于应用文的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用文的主体包括单位和个人,即个人与个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往来的文字;二是应用文既可以用于处理公务活动中的事务,也可以用于人们的生活、交际等,而且对公私事务的作用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三是应用文有特定形式或惯用格式,这些格式为社会所遵循、使用;四是应用文包括文章,也包括零星的文字材料等,形式多样.•消息、通讯等新闻文体,传记等史传文体,广告文案不属于应用文,应视为实用文体.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应用文的概念与特点•二、应用文的特点•就全部应用文而言,其特点一是实用性,二是惯用格式.为了更具体地说明应用文的这两个特点,将其具体化为以下几点予以介绍.•1.文体的实用性•实用性是指应用文体无论是在处理公共事务还是私人事务中,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应用文体实用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应用文的概念与特点•在内容上,应用文应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能反映社会生活实际,切实解决公私事务;在形式上,应用文的结构、格式、语言等要为直接实用性服务,语言要简洁、易懂、规范,讲求准确无误、直观明了;在时效上,应用文要讲求内容的单一性和强烈的时效性,一切从提高工作效率出发,要迅速及时,以免延误时机,影响工作,造成损失.•2.内容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指内容真实确凿,实事求是.应用文书是管理工作和传达交流信息的工具,要为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实际工作服务,因而它完全排斥虚构和杜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应用文的概念与特点•应用文写作以“应”付生活,“用”于事务为目的,它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允许虚构、虚拟、合理想象、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这一特点与文学作品不同,文学作品也讲求真实,但文学作品的真实更强调艺术的真实,允许艺术的虚构,其“真实”是文学的真实,是相对的,它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应用文内容的真实,是一种完全的真实.要做到完全的真实,至少要做到“三真”.一是选用的材料本身必须是真实的,是符合客观实际和社会生活现实的.二是写作时动用材料的方式是得当的,反映给阅读者即受众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应用文的概念与特点•三是材料的选用与事实核心或实质是一致的,即材料的取舍与应用文主旨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材料必须充分地支撑观点.•3.体式的规范性•应用文书体式的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种的规范,即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采用什么文种,文种有一定的规范,不能乱用;二是格式的规范,即每一种文种有大体的格式规范,不能用甲文种的格式规范代替乙文种的格式规范.•写作格式的固定是应用文的显著特点.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约定俗成,是历史留传,人们习以为常、共同遵守的,任何人不可随意违反它的固定的格式,否则会不伦不类,达不到应用文的写作目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二节应用文的概念与特点•另一方面是法规使成,即国家相关法规对文件的格式进行规范,公文的格式就是法定使成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规定:“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4.行文目的的特定性•文学作品的对象模糊不清,作者在写作时确立的读者对象是泛泛的,并没特定的读者.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
本文标题:应用文的发展概况与历史沿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56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