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化第四章种群和群落山东省华侨中学1、“J”型增长曲线(1)适用范围实验室条件下种群刚刚迁入一个适宜生存新环境时(2)产生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不存在环境阻力)(3)数学公式Nt=N0λt种群起始数量t年后种群数量种群数量是前1年的倍数时间(年)思考?种群的增长率随时间如何变化?种群增长率=λ-1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①产生条件:自然条件(现实状态)——食物等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不断加剧,天敌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该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②增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存在环境阻力种群密度越大环境阻力越大种群增长速率不断降低种群数量K/2→K值时,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但种群数量达到最大,且种内斗争最剧烈。种群数量在K/2值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由0→K/2值时,种群增长速率增大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2K值:环境容纳量6③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与种群增长速率曲线的关系⑴图乙fg段相当于图甲ac段⑵图乙g点相当于图甲c点⑶图乙gh段相当于图甲cd段⑷图乙h点相当于图甲de段K/2abcdghfe甲乙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为什么?鱼群数量超过K/2后才能捕捞,但要保证被捕后数量保持在K/2水平以上,因为在这个水平上种群增长率最大。保护大熊猫的措施?•提高繁殖率•建立自然保护区,给大熊猫更宽广的生活空间,保护环境,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帮助减少其环境阻力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家鼠繁殖力极强,善于打洞,偷吃粮食,传播疾病危害极大,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控制家鼠数量?有害生物的控制老鼠机械捕杀施用激素药物捕杀施用避孕药养殖或释放天敌将食物储存在安全处降低繁殖率减少数量增大环境阻力降低环境容纳量打扫卫生硬化地面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④在生产中的应用K/2种群增长曲线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①有害动物的防治,应通过降低其环境容纳量②受保护动物的拯救和恢复,应通过改善其栖息环境,提高K值。③在种群数量超过K/2后捕获,应留下超过的K/2个体数;而杀虫效果最好的时期在种群数量K/2以下。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比较食物不足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天敌捕食气候不适寄生虫传染病等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J”、“S”曲线时间种群数量J型曲线S型曲线K值1、“J”型曲线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表明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特性。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指: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也即代表自然选择的作用。“J”型曲线表明生物具有什么特性?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什么?在现实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除增长外,还有没有其他变化?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探究实验•单细胞真核生物•生长周期短,增殖速度快•还可以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研究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酵母菌酵母菌生长周期短,增殖速度快,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可以观察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种群的数量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呈“J”型增长,在有限的环境下,种群呈“S”型增长。知识回顾:一、提出问题: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二、作出假设:酵母菌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时,由于食物,空间资源等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呈现“S”型曲线;后期因环境急剧恶化,种群逐渐消亡。————————————————————————————————————————————————————————————三、讨论探究思路血细胞计数板(血球计数板)方法名称:使用范围:抽样检测法①调查细胞数量时;②肉眼看不见的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问题一: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1、血球计数板的结构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仪器,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供微生物计数用。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即1mm×1mm×0.1mm,其容积为0.1mm3;大方格中方格小方格16(中格)×25(小格)25(中格)×16(小格)3、血球计数板的分区与分格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其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2、计数16×25型:一般取四角的四个中方格(100个小方格)计数25×16型:一般计数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80个小方格)的细胞数。3、计算b表示培养液稀释倍数;用所数小方格中细胞总数/所数小方格数是为求得每个小方格中的细胞总数。以1mm×1mm×0.1mm型为例计数室容积为0.1mm3,则每个小方格的容积为1/4000mm3酵母细胞个数/1mL=100个小方格酵母菌细胞总数/100×400×1000×稀释倍数例1通常用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若计数室为1mm×1mm×0.1mm方格,由400个小方格组成。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个。2×108例2检测员将1mL水样稀释1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蓝藻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5个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蓝藻n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蓝藻个/mL。5n×1054、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步骤③计数:稍待片刻(约5min),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室所在位置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计数并记录。①镜检计数室: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吹干后才能进行计数。②加样品: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盖玻片,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缓缓渗入,一次性充满计数室,防止产生气泡,充入细胞悬液的量以不超过计数室台面与盖玻片之间的矩形边缘为宜。多余培养液可用滤纸吸去。——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下,这样使酵母菌分布均匀,防止酵母凝聚沉淀,提高计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求得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误差小。问题二: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该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为什么?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对培养液进行稀释以便于酵母菌的计数。具体方法是:摇匀试管,取1mL酵母菌培养液,加入成倍的无菌水稀释,稀释n倍后,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所得数值乘以稀释倍数。以每小方格内含有4~5个酵母细胞为宜。特别是在培养后期的样液需要稀释后计数。问题三: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对于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计数同侧相邻两边上的菌体数,一般可采取“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处理,另两边不计数。问题四:对于压在小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1、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先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是什么原因?让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保证估算的准确性,减少实验误差2、本探究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吗?如果需要,怎样设计和操作,不需要请说明理由。不需要,因为探究的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3、需要做重复实验吗?不需要,但是在每次测量酵母菌数量时,要多次取样然后求平均值4、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不能数清,采取什么措施?可以用稀释的方法,将培养液稀释n倍,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注意:实际值=结果值×稀释倍数5、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只计数相邻的两边及其夹角,避免重复计数使结果偏大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数可能是什么?思考培养液成分、空间、PH、温度、细胞代谢物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标题:血细胞计数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58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