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儒墨法道的比较内容提要:一:背景二:法家三:儒家四:墨家五:道家六:总结七:感想一: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奴隶制度崩溃和封建制度建立的过程当中,社会动荡不安各国争霸和兼并战争不断礼坏乐崩面对这种社会现实,人们对于这个社会将何去何从,对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纷纷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墨法道各自开出的药方儒家:仁爱墨家:兼爱道家:无为法家:“法”治二:法家的主张第一:尊崇君主。(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也——《韩非子·和氏篇》)第二:消灭五蠹。(儒生,侠士,食客,纵横家,工商业者)第三:防范臣下。法家:君主集权君主集权:核心是“两面三刀”两面“杀戮之谓刑,赏庆之谓德”势:权势(地位最高)三刀“法”:一,固,显术:权谋法家的人性依据:“性恶论”法家认为:人性本恶,所以要加以防范,方法是刑罚,结果是大家都不去做坏事。法家的观点对吗?三:儒家的主张仁爱仁者,爱人礼坏乐崩的根源是:人心出了问题,是人性出了问题,是人们开始没有爱心了,是人们不懂得爱的回报了儒家的人性依据:人心向善人心向善,所以人有教化拯救的可能儒家认为:人心向善,所以要加以引导,方法是教化,结是人人都去做好事(但是太过于理想)(商鞅见秦孝公的故事)儒法(墨)共同点:都主张积极入世,干预社会政治四:墨家兼爱问题:“国相攻,家相篡,人相贼”“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兼爱——《墨子·兼爱篇》原因“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尚贤——《墨子·尚同篇》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交相非也,天下大乱,若禽兽然墨家:兼爱主张: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了争取人民群众的利益,墨子著书立说,奔走呼号,磨穿了鞋底,磨破了嘴皮。这种精神,实在值得崇敬!这种立场,也实在应该肯定。站在天下的立场上为天下谋利。为天下人,谋天下利。(战国版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墨家的思想是为平民服务的(其它三家不同的地方)墨家的问题?墨家与儒家的比较:异:1.兼爱还是仁爱?2.为谁服务?(立场不同)同:1.都要爱2.儒家代表的儒和墨家代表的侠都有理想、有追求他们不满足于自己的谋生,他们还想实现人生价值,实现社会理想。儒家和墨家,代表了当时最有理想最有抱负也最有道德的一群人,他们是社会当中的优秀分子。到底是要“兼爱”还是“仁爱”呢?五:道家无为道家为什么要无为呢?因为社会无药可救,不能拯救社会那就拯救自己。通过亲近自然清心寡欲来拯救自己。每个人都拯救自己,整个社会就得到了拯救,天下就太平了。结果就是“天下大治”这就是道家的“不谋之谋”。无为实为大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家:无为道家是谋天下利,谋天下人的幸福。只不过这种幸福要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只有每一个人幸福了,天下才幸福了,世界才会变成美好的人间。道家要求:每个人都清净无为,不牟利,不斗争,然后天下太平。站在个人的立场上为天下谋利道家与其它三家的异同:1.道家主张无为出世,其他三家主张有为入世2.道家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谋天下,墨家是在天下的立场上谋天下,儒家站在贵族的立场来谋天下,法家站在君主的立场谋天下同:都想实现天下太平六:总结先秦诸子的思想的特点:和而不同先秦诸子的思想是多样的:关注的角度不同,思想观念不同;思想方法不同;社会立场不同先秦诸子百家又是统一的:他们都希望天下太平,都希望国家长治久安,都希望为当时的中国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他们的追求,他们的目标,他们的理想是一样的,因此他们尽管争论,结果是和谐的总结: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平等互利兼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真实自由宽容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仁爱正义自强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所有这些加起来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七:先秦诸子对比时的感悟(一)今天当我们继承这样一笔遗产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学会这种境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因为我们的环境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以我们的立场和角度都不同。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思想,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都可以有自己的方法。但是不要唯我独尊,不要一家独霸,要看到别人也是有他的道理得。我们可以把不同的观点统一起来,统一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统一于全人类的共同幸福。这种统一可以叫做“和谐”。我想这也可能是先秦诸子们的共同心愿先秦诸子对比时的感悟(二)像吃核桃一样继承先秦诸子们的思想先秦诸子们的思想魅力无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人肃然起敬。我们在向我们民族伟大的思想家们致敬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他们的思想问题多多局限多多,要加以抽象的继承。Danke!!!
本文标题:儒墨法道的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591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