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三字经《三字经》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教案
吉化三中校本教案课题《三字经》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2、引导学生体会其中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扬民族文化。教学重点:本节课以将人与人相处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十各优良品德教授给学生为宗旨,力图使其在得到教育后能够身体力行地将此优良传统发扬。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懂得十义,学会十义,发扬十义。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地记住十义的概念以及发扬十义的重大意义。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上一堂课讲了“五常”,提问学生:是哪“五常”?(仁义礼智信)由此引入“义”的概念。今天的课程是对“仁义礼智信”中“义”的一个分解教授。本节里古人提出的“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二、进入新课1、领读:《三字经》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2、引入课题——五伦十义五伦就是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古代,现代是团长与兵的关系),五种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前面三种是家庭关系,后面两种是社会关系,这是人与人之间不能脱离的最基本的关系。五伦之中每一伦都是一体两面,五对十面就是十义,也就是十条义理的意思。(太极的渊源)概括来讲,十义就是父慈,子孝,夫和,妇随,兄友,弟恭,朋谊,有信,君敬,臣忠。先从第一句讲起。(1)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A:.“父子”字面意思理解为父亲和儿子,延伸的意思即是父母子女,也就是家庭关系,父子一体为一太极,占一个恩字,父要念子之恩,子女是祖先的遗德,是自己的分身,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同样,子女要感父母之恩,父母有养育之恩,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的再造。父子双方都能知恩报恩,就是父慈子孝,这是自然的。(插入母亲救婴儿的故事,震撼学生;插入动物界爱子女、子女反哺的小故事,丰富学生自然知识。)提问学生:为什么先讲父母子女的关系?教授孝为先的道理。提问学生:你是如何孝顺父母的?B:夫妇即是夫妻,夫妇之间是一体为一太极,占一个从字,两人不背逆谓之从,也就是《论语》里面说的“夫唱妇随,妇唱夫随”。如果夫妻之间没有原则性分歧,丈夫倡导的妻子一定要拥护,妻子倡导的丈夫也同样要拥护,特别是当着第三者(当着孩子或外人,不是插足的第三者),夫妻一定要一致对外,有分歧、有意见回去再讨论。但当着外人夫妻之间不能拆台,这是夫妻和合的基本原则。夫妻本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着外人贬低自己的配偶,别人一定看不起你。相反如果你能处处维护自己配偶的荣誉,别人一定尊敬你。提问:你的父母相处和谐吗?(考虑到会有否定答案则适当引导。)C:兄弟之间是一体为一太极,原则是“兄友弟恭”,做兄长的要友爱、关心弟弟,(可以举学生中的例子)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长。兄弟之间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如能兄友弟恭,长惠幼序,兄弟之间自然就会和睦友爱,父母看到必然欣慰欢喜。法昭禅师有诗:“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少,能得几时为弟兄”?汉朝田真兄弟三人因分家生隙,财产遂均分三份,堂前一株紫荆树也要锯成三段。当日天晚决定次日动手,哪知当天夜里紫荆树就死了。次日三兄弟见之大惊,痛悔人不如物,决定不分家了,那棵树又活了。(还可以引入双胞胎的心电感应等故事)我首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关于兄友弟恭的故事。这个故事过去的名字叫赵孝争死,那一听这名字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很悲烈的故事,一个叫赵孝的人争着去死。这是怎么样一个故事呢?汉朝的时候有一对兄弟,哥哥叫赵孝,弟弟叫赵礼。有一年,天下饥荒,社会当然就动荡不安了。有一天,兄弟两个正在家里玩耍的时候,强盗破门而入,在家里乱翻,当然,荒年嘛,主要是希望抢到一点粮食。然而赵家一贫如洗,没有一点油水,没有一点粮食。兄弟俩一看强盗冲进来,这俩岁数都不大,吓得就直往门外跑,当然弟弟跑得比较慢,赵礼跑得慢,强盗一把就把赵礼给抓住了。抓住以后怎么办,打算把他给吃了。吃人的这个风俗,古代还是有的,甚至有把人肉当军粮的,人肉干,所以那个时候强盗就准备把他弟弟给吃了。哥哥赵孝本来已经跑得很远了,一看弟弟没跟上来,回头一看,弟弟被强盗抓了,就跑回来。自己再跑回来,跪在这些凶恶的强盗的面前,就哀求,我弟弟有病,身体瘦弱,身上也没多少肉,而且他的肉也不好吃,你们把他放了。只要你们把我弟弟放了,我身体好,我也比较胖,你们就吃我吧。这是哥哥赵孝,在争着替弟弟去死。当时强盗都愣住了,面面相觑,他们哪里见过有这样争着被人吃的兄弟呢。赵礼就在旁边说,是我先被你们抓住的,我如果被你们吃了,那是我命中注定,我哥哥已经跑了,我哥哥有什么罪过,你们为什么要吃我哥哥呢?兄弟两个抱成一团,抱头痛哭。强盗很凶恶,但是也被这兄弟两个的那种友爱之情打动了,所以呢,就撇下兄弟两个跑了,就没有吃这兄弟两个。这件事情后来被皇帝知道了,就下令褒奖。因为这个是兄友弟恭的最好的例子了。就将这个兄弟两个人的事迹昭示天下。我们也听说有这样一对互敬互爱,感情非常好的亲兄弟。有一年,收成不太好,家里的粮食不够冬季吃得。哥哥想:“不知道弟弟家的粮食够不够吃呢?”于是,他背起一袋米,给弟弟送去。他匆匆忙忙地赶了一天的路,终于来到了弟弟的家,不料想弟弟却不在家,心里想弟弟去了哪里呢?他把米放在弟弟的家的院子里,转身回家了。本文来自献祝福网当地回到家门时,却发现自家门口也放着一袋米,上面还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哥哥不在家,小弟只好把这袋米放在门口了。原来,弟弟也担心,今年的收成不好,给哥哥送米来了。提问:请学生讲一个与兄弟姐妹和谐友爱的故事。(2)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A:朋友之间是一体为一太极,原则是“朋谊友信”,朋友之道讲究信与谊二字,彼此推心置腹,诚信有义,才是真朋友。但是朋友相处切记要知止,要恰到好处,要保持距离。距离才能产生美,所以孔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现代社会是工商时代,凡事都是利字当头,无利不早起。这是交易之道,与交友之道有天壤之别。孔子在《论语季氏篇》中提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你交的朋友讲直话、能原谅人、知识渊博,就是益友;反之,你的朋友性格怪异、个性软弱、专门说你爱听的话,就是损友。讲述一个半朋友的故事。一个父亲教育自己的儿子如何交朋友。从前有一个仗义的的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他临终前对他的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儿子纳闷不已。他的父亲就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我的这一个半朋友,朋友的要义你自然会懂得。”儿子先去了父亲认定的“一个朋友”那里。对他说:“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正被朝廷追杀,情急之下投身你处,希望予以搭救!”这人一听,容不得思索,赶忙叫来自己的儿子,喝令儿子速速将衣服换下,穿了这个并不相识的“朝廷要犯”身上,而让自己的儿子穿上“朝廷要犯”的衣服。儿子明白了:在你生死攸关的时候,那个能与你肝胆相照,甚至不惜割舍自己的亲生骨肉来搭救你的人,可以称做你的一个朋友。儿子又去了他父亲说的“半个朋友”那里,抱拳相求把同样的话说了一遍。这“半个朋友”听了,对眼前这个求救的“朝廷要犯”说:“孩子,这等大事我可救不了你,我这里给你足够的盘缠,你远走高飞快快逃命,我保证不会告发你……”儿子明白了:在你患难时刻,那个能够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可称做你的半个朋友。那个父亲的临终告诫,不仅仅让他儿子,也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交友的真理:你可以广交朋友,也不妨对朋友用心善待,但绝不可以苛求朋友给你同样的回报。善待朋友是一件纯粹的快乐的事,其意义也常在此。如果苛求回报,快乐就大打折扣,而且失望也同时隐伏。毕竟你待他人好和他人待你好是两码事,就像给予和被给予是两码事一样。你的善只能感染或者淡化别人的恶,但不要奢望根治。当然,偶尔你也会遇到像你一样善待你的人,你该庆幸那是你的福气,但绝不要认定这是一个常理。因为人生只有一个半朋友。提问:学生认为该交什么样的朋友。B:君臣之间是一体也为一太极,原则是“君敬臣忠”,做领导的要尊重你的部下,做属下的要忠于自己的本位,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敬在内心,忠在行为,二者都不在嘴上,花言巧语没用。你假装为老板干活儿,老板就假装给你发薪水,反过来也一样。孟子在《离娄篇》中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什么意思啊?如果君王把臣子看作是手足,连为一体的嘛,那么臣子就把君王看成自己的腹心;如果君主把臣子看作是犬马,看作是狗,看作是马,那么对不起,臣子把国君看作是国人,什么叫国人,随便马路上随便谁,路人,我跟你没关系。你把我看成犬马,我把你看成国人,还给了你面子,我没把你看成犬马,我还把你当人看。假如君主把臣子看作是土芥,就看成像土啊,泥土啊,轻贱的东西,那么更对不起,臣子就把君看作是寇仇,我把君就看作是我的仇人。讲述纪晓岚与乾隆的有趣之事。讲述军队里的服从命令的道理。三、总结五伦十义,就是做人的十条大道,也是支撑一个人命运的十根柱子。明道才能行道,行道才能立命,命轮竖立起来了才能运转。不明道、不行道,一辈子演了十个角色全部都演砸了,十根命柱都倒了,你的命运会是什么结局,就不言而喻了。四、作业布置现场写出假如你做老师会怎么教学生。(了解学生意愿)教学后记
本文标题:三字经《三字经》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598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