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浅谈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的教育价值-(1)-(1)(1)
-1-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的教育价值院系名称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名称学前教育年级二O一五年八月十四日-2-浅谈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的教育价值[摘要]:手指游戏是一种幼儿喜爱的游戏,简单易操作、丰富的词汇带给幼儿欢乐的活动体验。小班幼儿在初入园时情绪不稳定、生活常规差,所以本文针对幼儿的焦虑情绪和生活常规问题运用手指游戏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幼儿的情绪不稳定和生活常规问题,同时根据手指游戏的手部操作、语言丰富、同伴合作的特点,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群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人际交往的发展。让幼儿通过快乐的游戏体验,消除焦虑感、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的语言、手部肌肉群体、语言的发展。[关键词]:手指游戏;小班;教育价值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的过程中是自主、自愿、自我满足的活动;游戏可让幼儿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使幼儿身心得到发展。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双手的灵活性引发了大脑的思维,大脑是通过双手的活动来完善的,甚至人类的“第二大脑”。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只会在他的手指上,”并且把双手比喻成“老师”。对于幼儿来说“手指活动,是幼儿大脑的体操,但由于幼儿手部肌肉群发展的不平衡,通过手指游戏促进幼儿手指肌肉发展。幼儿3~4岁时上、下肢的活动已经比较协调,但由于手部细小肌肉群发育较迟缓,5岁之后这些小肌肉群才开始发育,才能做一些精细的动作。因此,教师应当安排适当的教学来促进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发展。一、手指游戏的内涵手指游戏是利用人的器官——手,通过一边念歌谣一边协调双手动作变化的游戏。玩手指游戏时不仅仅是只做一些简单的手上动作,而是要让幼儿在游戏时口中念歌谣,手上要根据歌谣变换动作,促进促进大脑神经协调,达到手口一致的特点;手指游戏作为一种操作性游戏,以简单、有趣的方式促进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发展,笔者逐渐发现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有着极大的教育价值。二、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的教育价值(一)手指游戏的情商功能:稳定幼儿入园情绪幼儿初入园,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离开每天陪伴的亲人,会产生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会嚎啕大哭,又踢又打甚至出现紧张、害怕等现象。2~3岁幼儿情绪发展的明显特征是易感性和易变性,他们的情绪非常外露,极易受环境影响。3岁儿童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3-依恋,当亲人分离时,大多数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分离焦虑过程。这时教师就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安抚幼儿的情绪。适当的身体接触会降低陌生感。新入园时,幼儿心情往往紧张甚至害怕。此时我们不妨用手指游戏来与幼儿互动降低陌生感,而手指游戏《咯吱一笑》可以很好的与幼儿互动。《咯吱一笑》小虫虫,爬上来,爬上来,爬到这里,转一圈,转两圈,转三圈,伸伸头,点点头,咯吱一声让你笑个够。幼儿伸出两个食指当”小虫虫”在自己的腋窝下爬,腋窝是人体的敏感部位,幼儿挠了以后会很痒,就会不禁的笑出来,而小虫虫的动作很简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幼儿很容易就可以跟着教师玩。在玩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情,可以缓解幼儿入园是的紧张感,更快的消除与亲人分离和对陌生环境带来的孤独感,也拉近了幼儿与教师的亲近感。(二)手指游戏手部肌肉发展功能:幼儿手部肌肉群的锻炼俗话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手指的灵活性激发大脑的发育:幼儿在婴幼儿时期,主要是上、下肢的运动,当幼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幼儿的精细动作也开始逐渐发展;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提到:“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笔者认为上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协调的动作“也包括手部的协调,以及手部和口部的协调;手指游戏就很好的锻炼幼儿的手口动作的协调。幼儿根据歌谣做动作,都能促进着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发展,例如“拍、抓、握、转动、弯曲”等动作,都能有效的刺激着肌肉群体,从而达到锻炼手部小肌肉群的目的。《五指歌》-4-一个手指点点,(两个食指点点两下)二个手指剪剪,(做剪刀状横、竖两下)三个手指叉叉,(三个手指,交叉两下)四个手指弯弯,(四个手指并拢弯弯两下)五指开花(手腕相对,做花状托下巴)《五指歌》通过每个手指不同的动作,对每一手指进行逐一的锻炼,从局部到整体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心灵手巧”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获得轻松愉悦的心情,又提高了手指的灵活性,锻炼了手指肌肉,更刺激了大脑的发育;手指游戏是简单、易操作的游戏,幼儿可以很快的上手,在做动作的同时幼儿嘴里还要跟着念歌谣,这就需要幼儿手、口一致,比单纯的做手指游戏有加大了难度,却让幼儿获得了更好的发展。(三)手指游戏的表达功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语言是人们交流和思维的一种工具,人与人的的交往是依靠语言的表达功能进行的,从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极为重要的。3~4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飞跃期,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提到:“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是在交流和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幼儿的语言发展需要靠不断的练习获得这一工具。手指游戏是手上动作和歌谣的结合,在游戏时在获得宽松、愉悦的心情前提下,轻松的获得语言的发展;歌谣具有押韵、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趣味性强的特点,幼儿在这些基础上,能够更加愉悦的学习。-5-幼儿在家里大多数都是爷爷、奶奶带的多,老人们难免会带着口音,加上每个地区都会有一些地方性的口音,幼儿的发音就受到影响;在家长和幼儿互动时,会出现一些“吃饭饭、睡觉觉、喝水水”等词的出现,这是教师就要用有趣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引导。《手指宝宝做运动》一个手指点点,两个手指敲敲,三个手指捏捏,四个手指挠挠,五个手指拍拍。幼儿的语言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朝一夕,日积月累积累而来的,我们通过上面的手指游戏,让幼儿能够正确的对一、二、三、四、五这几个简单的单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就可以进行语句的培养。《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变魔术,变魔术;变成一只小花狗,汪汪汪汪啃骨头;变成一只小小鸡,-6-叽叽叽叽来吃米;变成一只小老鼠,吱吱吱吱偷油吃;变成一只花蝴蝶,飞来飞去找朋友。“石头、剪刀、布”是幼儿经常接触的游戏,这里将“石头、剪刀、布”换成了变魔术的形式,赋予情景,能够更吸引幼儿,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手指游戏的内容形式多样,有些歌谣里带有一些拟声词,能够帮助幼儿积累词汇,增加幼儿的词汇量。《手指谣》时钟说:”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剪刀说:“咔嚓,咔嚓,咔嚓,咔嚓;榔头说:”叮当,叮当,叮当,叮当;机器说:”轰隆,轰隆,轰隆,轰隆;小朋友拍手:“噼啪,噼啪,噼啪,噼啪,停!-7-上面”滴答、咔嚓、叮当、轰隆、噼啪“几个拟声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能听得到,幼儿需要成年人去引导才能够发现,我们在通过手指游戏的积累,让幼儿掌握这些词语后,我们可以丰富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增添幼儿词汇。时钟、剪刀、机器常出现在生活中;通过在游戏中学会了这些拟声词,自然会发出这样的拟声词。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词汇量不断的增加。3岁左右是幼儿词汇增长的高速期。我们运用手指游戏宽松、愉悦的分为特点,对幼儿进行语言的培养,歌谣里蕴含了极为丰富的词汇,能够满足幼儿语言发展需求。(四)手指游戏对生活常规的培养:帮助幼儿适应园内环境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家长们对孩子是百般的宠爱;幼儿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父母包办一切;在到幼儿园之后,很多幼儿适应不了幼儿园的生活常规。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健康目标中有这么一条:“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育要求中也有那么两条条:”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手指游戏可以锻炼幼儿自主性,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拍手歌》1、2拍拍手,3、4点点头,5、6伸伸手,7、8不讲话,9、10快坐好。在幼儿做游戏的时候,潜移默化的就给幼儿灌输了一些上课时应该遵守的规则,这样的方法比教师一遍遍的口头告诉幼儿有效,这样的方式让幼儿更有效。幼儿在刚入园是有-8-很多的不适应,有些小朋友会经常跑到教室外面,听到老师的叫进教室也不明白,还是在外面溜达,我们就要树立幼儿的上课时间观念。《手指上课》手指上课(两手五指相顶),大门开了(两拇指分子);小门开了(两小指分开),二门开了(两食指分开);后门开了(两无名指指分开),中门开了(两中指分开);小朋友都进来了(两手十指相交抱拳)。在给手指上课的时候,潜移默化树立幼儿的上课观念。在幼儿园,小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在幼儿刚入园教师不能急着给幼儿灌输知识,而是要着重的树立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让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笔者认为,手指游戏就有一些是让幼儿认识一些行为习惯的,比如你“把你的左手举起来,摆一摆,摆一摆,小手藏起来;把你的右手举起来,摆一摆,摆一摆,摆一摆,藏起来”,这样的游戏,能够让幼儿轻松的接受,教师亲近的语言也能能让幼儿舒心的接受。(五)手指游戏的社会交往功能:培养幼儿的人际关系小班的幼儿在刚入园时,都是一个人,很少有玩伴,对环境陌生外对班里的小朋友也很陌生,就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教师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幼儿熟悉班里的小朋友,拉近幼儿和幼儿、幼儿和教师的距离,尽快融入集体生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9-感和归属感。“幼儿的社会性可以通过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发展起来,手指游戏有很多需要两个人合作完成的游戏,在游戏轻松的氛围中,拉近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你拍一,我拍一,(双手相拍,与对面幼儿交互击手),食指一人按门铃。(伸出食指做按门铃状)你拍二,我拍二,(双手相拍,与对面幼儿交互击手),食指中指剪窗花。(伸出食指中指做剪刀状)你拍三,我拍三,(双手相拍,与对面幼儿交互击手),大中食指握笔干。(伸出右手做写字状)你拍四,我拍四,(双手相拍,与对面幼儿交互击手),兄弟一起来干事。(伸出右手做拎篮子状)你拍五,我拍五,(双手相拍,与对面幼儿交互击手),大家一起来跳舞。(双手相拍,手腕转动做新疆舞状)幼儿在相互拍手,面对面的做游戏的时候,能够确立一种同伴意识;教师在玩玩一组后,可以让幼儿和其他小朋友玩,这样轮流着玩几轮下来,小朋友每个人的有合作过,不会有刚入园是那么尴尬和陌生,甚至是有些活泼的小朋友能够很快的就融入班级了,大家都想抢着和他玩,成为小小交际花。《两只小鸟》有两只小鸟,站在树上;一只叫叮叮,一只叫当当;-10-叮叮飞走啦,当当飞走啦;叮叮回来啦,当当回来啦;叮叮当当都回来啦。这则手指游戏刚开始的时候,让幼儿独立完成游戏熟悉以后,可以让幼儿找到一个好朋友,一个扮演叮叮,一个扮演当当,让幼儿感受到与同伴游戏带来的愉悦感。这则手指游戏,和可以配上音乐,让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欢快的音乐更加能够让幼儿喜欢与同伴游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社会目标中提出:”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有好。“手指游戏是一种简单的操作游戏,幼儿更够很快额跟着教师进行,好玩、有趣、诙谐的手指游戏给幼儿带来快乐的体验,更让幼儿在互动中拉近与其他小朋友的距离,在互动中获得自信感;重要的是,在互动中找同伴一起玩游戏是能更学会有礼貌的邀请朋友,大方的接受邀请。幼儿园里不是每一个班人数都恰好是双数,在小朋友再到会落单的情况下,便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去邀请同伴游戏。手指游戏是一种幼儿喜爱的游戏,它简单易操作。手指游戏里一些“抓、握、缠绕、拍掌等动作结合嘴上的歌谣,达到手、口协调一致,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3~4岁幼儿
本文标题:浅谈手指游戏对小班幼儿的教育价值-(1)-(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611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