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政治学主讲:合肥工业大学陈殿林“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政治学》(Politics,1)为什么人就是天生的政治动物2012.8陕西省安监局长杨达才的“微笑门”、“手表门”事件2012.8陕西省安监局长杨达才的“微笑门”、“手表门”事件2012.8陕西省安监局长杨达才的“微笑门”、“手表门”事件杨局长又陷“眼睛门”人社会自然为什么要研究和分析政治•确立共同的政治理念,广泛地形成政治共识•探索合理的政治安排,合理的规划政治生活•寻求文明的政治规则,文明地解决政治冲突•了解他人,学会与别人打交道拦截日本大使车辆事件的处理结果本课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政治分析的知识体系•一、政治学:学科定位与知识体系•二、政治研究:历史与现状•第二部分政治分析的价值定向•一、政治分析的价值体系•二、政治理论和政治意识形态•第三部分政治分析的概念方法•一、政治分析的概念体系•二、政治分析的一般方法•第四部分政治分析的基本途径•一、政治权力分析•二、政治合法性分析•三、政治结构分析•四、政治制度分析•五、政治行为分析•六、政治决策分析•七、政治文化分析•八、政治国际分析•九、政治发展分析第一部分政治分析的知识体系政治分析的知识体系学科定位与知识体系政治研究:历史与现状第一章政治学:学科定位与知识体系本章主要讲两个问题一、政治的含义二、政治学的学科定位和知识体系亚里士多德西方传统政治观:关于城邦的事务Polis(城邦)—State(国家)研究城邦之善即为政治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中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学派主要代表。提出以“法、术、势”为特点的帝王统治之术。马基雅维利(1469-1527)意大利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提出君主为了目的,可不择手段,后人称这种政治哲学为马基雅维利主义。俾斯麦(1815-1890年)普鲁士王国首相和德意志帝国宰相,主张强权政治,推行“铁血政策”,善于玩弄政治手腕。“文王在上,于昭于天”。—《诗经》“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仲舒“没有权柄不出自于神”、“国王是上帝的仆人”—阿奎那“政治现象是‘绝对精神’的外化”—黑格尔政治是天意或神意的体现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哲学家,他在儒学基础上,杂以阴阳五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神学思想体系。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年)西欧中世纪著名神家、政治思想家和经院哲学集大成者。他的神学思想被称为托马斯主义。黑格尔(1770-1831年)德国哲学家,创立了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极大地发展了辩证法。他认为思维和存在统一于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独立的主体,是万事万物的本原和基础。一、政治的含义•作为政府艺术的政治•作为公共事务的政治•作为妥协和同意的政治•作为权力和资源分配的政治(一)作为政府艺术的政治据说德国首相俾斯麦曾在国会称:“政治不是科学…而是艺术”。俾斯麦心目中的艺术,意指政府的艺术,也就是制定与实施集体政策,在社会内施加控制。这大概属于由古希腊时期的最初政治涵义发展而来的古典政治定义。政治就是“与国家有关的事务”的观念,在许多方面都是政治学学科的传统认识,学术研究往往围绕政府的人事组成和机构。研究政治实质上就是研究政府,或者更为宽泛一点,就是研究权威的行使。影响颇大的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DavidEaston,1979,1981)在其著作中提出了这种观点,将政治界定为“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完全将政治描绘成国家范围内的活动,忽视了国际或全球因素(如跨国技术和跨国公司的冲击)对现代生活日益增大的影响。上述定义仍可做进一步的限定。认为政治是政党政治对应物的倾向显然反映了这一点。换句话说,“政治的”领域,仅限于那些由意识形态信仰自觉推动的国家行为者,以及意图借参加政党等正式政治组织而获得晋升者的活动范围。政治人物正是在此意义上被认为具有“政治性”。(二)作为公共事务的政治国家市民社会政府机构自治机构、商务、工会、俱乐部、家庭等公共领域个人领域政治、商业、工作、艺术、文化等家庭和个人生活政治是国家管理的科学,是一门国家管理学。孙中山(1866-1925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华民国的创立者。他对政治下的定义,是中国人对政治的现代理解。“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孙中山但是,自由主义理论家认为“私人”生活是自主选择、个人自由和个体责任的领域,因此他们在市民社会和国家间更加偏爱前者。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一些人试图压缩“政治”的范围,往往希望“将政治排除于商业、体育和家庭生活等私人活动之外”。根据这种观点,政治是有害的,一个很简单的理由是它阻碍了人们按照自主的选择行事。(三)作为妥协和同意的政治伯纳德·克里克,他在经典之作《为政治辩护》(InDefenceofPolitics,BernardCrick)中,给出了下面的定义:政治是这样一种活动,它根据不同利益集团对整个共同体福祉和生存的重要性,给予其相应权力,以此来调解他们在既定统治单位内的关系。政治的关键是权力的广泛分布。鉴于冲突难以避免,克里克主张,当社会团体和利益团体占有权力时,一定要相互妥协,而不能任由倾轧冲突。正因为这个原因,克里克将政治描绘成“选择调停而非暴力和强制的秩序问题解决之道”。将政治看作妥协和共识,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积极特点。政治当然不是乌托邦式的问题解决之术。(四)作为权力和资源分配的政治政治涉及到社会生活过程中资源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它在本质上是权力——即通过任何的手段达到所期望结果的能力。哈罗德·拉斯维尔所著《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Politics:WhoGetWhat,When,how?,HaroldLasswell,1936)一书的题目正是这种观点的简明概括。根据这种观点,政治与差异性和冲突有关,但本质要素是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一个简单的事实,人们的需求和欲望是无穷的,而可满足他们的资源却永远是有限的。政治由此可以被视为围绕稀缺资源的争斗,权力则是进行争斗的手段。政治是施展谋略玩弄权术的行为“势者胜众之资也”,“王者,势也”。—韩非政治就是用力量来统治人,用权术来欺骗人。—马基雅维利政治是当权者运筹帏幄的活动。—俾斯麦政治是指分享权力或影响权力的分配。—韦伯权力的几张“面孔”当A使B做了B不愿做的事情时,就可以说行使权力。但A可用许多方式影响B,我们可由此区别出权力的不同维度或“面孔”。▲作为决策的权力:指以某种方式影响决定内容的有意识行动。基思·博尔丁在《权力的三张面孔》(ThreeFacesofPower,KeithBoulding,1989)一书中,区别了三种影响方式:使用强制或威胁的手段(棍子),使用互利的生产交换(交易);形成责任、忠诚和同情的纽带(亲吻)。▲作为议程设置的权力:如巴卡拉克(Bachrach)和巴拉兹(Baratz)所指出的那样,权力的第二张面孔是阻止决定做出的能力,实际上就是“非决策”(non-decision-making)能力。这要求有能力确定或控制政治议程,一开始就能阻止议题或方案的公开。▲作为思想控制的权力:权力的第三张面孔是塑造他人的思想、欲望或需求,来施加影响的能力(Lukes,1974)。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2)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3)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4)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建立在对政治——经济关系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分析基础上的,是对政治本质的深刻把握。于是,人们......•惧怕政治政治就是运动、给人扣帽子,就是斗争•仰望政治高深的词语、抽象的概念、玄妙的逻辑•鄙视政治阴谋与诡计、争夺与名利、欺骗与利益•厌倦政治•政治无用论贺新郎·咏史——启功古史从头看,兴亡成败,眼花缭乱。多少王侯多少贼,早已全部完蛋。尽成了,灰尘一片。大本糊涂流水帐,电子机,难得从头算。竟自有,若干卷。书中人物千千万,细分来,寿终天命,少于一半。试问其余哪里去。脖子被人切断,还使劲,龂龂争辯。檐下飞蚊生自灭,不曾知,何故团团转。谁参透,这公案。•政治,离我们太远,又太近。•政治,太“高尚”,又太“黑暗”。•政治,太“高深”,又太“直白”。•政治,让我们伟大,又让我们渺小。二、政治学的学科定位和知识体系(一)文化(文明)构成及政治学知识结构(二)从”知”和“行”的角度解析政治学知识构成构成内容表现形态主要问题知的方面行的方面政治理念政治行为政治理论、学说和思想政治组织、行为和技术什么是“政治正义”如何实现“政治正义”(三)政治理论的构成第二章政治研究:历史与现状本章主要讲四个问题一、中国政治研究的历程二、西方政治研究的历程三、比较中西方政治观的差异四、政治研究的主要成果一、中国的政治研究(一)古代中国政治学(二)近代中国政治学(三)现代中国政治学(一)古代中国政治学•三代时期(夏、商、周)神权政治(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王权专制明德慎罚(西周)(一)古代中国政治学•春秋战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极走向背景:诸侯争霸,群雄逐鹿,旧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讨论问题:天与人、君与臣、义与利、礼与法治国思想儒家思想(“礼治”、“德治”)——王道道家思想(“无为而治”)法家思想(“法”、“势”、“术”)——霸道墨家思想(“兼爱”、“非攻”)中国传统政治观:人治训导,统治教化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以仁处世,以礼治国,以德主政•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研究君主的“治国之道”为核心,以处理君臣关系、君民关系为线索,形成了一套将政治研究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修已治人,内圣外王”,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汉武帝时,董仲舒(前179一前104)改造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把它与神的意志相结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得儒家政治学说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宋朝,经过程朱理学的完善,儒家政治学说更加臻于精巧和成熟,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思想。(一)古代中国政治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儒家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它为以皇权为核心的国家权威和政治结构提供正当性论说。•在儒家思想的主导下.政治研究的核心不是选择何种政体来组建国家,而是在君主统治下如何治理国家。•中国古代政治研究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有关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即所谓的“治国之道”,其中心内容是如何处理君臣、君民关系以维护巾央集权的专制统治。总结•三支主流儒家:汉代以来一直占据主导道家:深入民间的无为政治法家:对中国古代实际的政治发挥巨大影响——“儒表法里”——伦理与政治之衡•晚清统治者中的“守旧派”,面对内外交困局面,实施所谓“新政”,并于1905年先后派两个代表团前往欧洲考察西方国家政治体制。•“洋务派“,积极推动“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以求“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最终失败告终。•“维新派”试图从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中寻找富国强兵之道。•梁启超对中国政治走向提出设想,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二)近代中国政治学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家孙中山•“民主派”•以孙中山为代表。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实践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三民主义”的民主共和理念,并实施“五权宪法”和军政、训政、宪政的建国方案。•他们发动数次起义,最终于1911年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革命派”•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立党建国,阶级划分进行政治动员,武装暴力夺取政权。(三)现代中国政治学二、西方的政治研究(一)古希腊、罗马时代:古典政治学时代(二)中世纪:神学政治学时代(三)现代:理性政治学时代(四)当代:科学政治学时代(一)古希腊、罗马时代:古典政治学时代1.时间公元前500~476年2.研究主题关于城市国家的观念和城邦的理论,而后转变为关于世界国家的观念和理论。3.理论内容政治思
本文标题:政治学版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614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