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故事讲诉高中毕业未能考上大学的文学青年高加林本来在家乡的小学校中教书,不久被干部的儿子挤掉,做回了农民。高加林为自己的才能无处施展,命运前景黯淡而深感痛苦。同村的姑娘巧珍对高加林一向仰慕,进而主动接近他。甜蜜的爱情稍稍缓解了高加林的落寞。这时他的叔叔调回老家被任命为县上的劳动局局长,并把他安排到城里当记者。在工作中,他接触到了高中的女同学黄玉萍。黄玉萍也爱上了高加林,并答应他结婚后带他一起到南京生活。面对美好前途的诱惑,高加林选择了抛弃巧珍,离开山村。不想高加林走后门的事情被检举揭发,不仅去不成南京,连记者的工作都保不住了。最后高加林又回到了原点——自己家乡的小村子,在经历了这一切是非曲折,大起大落后,高加林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影片以这样一段影像开始:夕阳古塔,一个赤裸着上身的农民在广阔荒凉的黄土坡上沉默地锄着地。这段影像是对片中人物在那个时代中的生存位置的高度概括:十年动乱刚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一如贫瘠的大地。人被黯淡的现实捆绑,一如农民被牢牢地钉在黄土地上,然而他们又要为了渐渐显现出的希望之光艰苦地奋斗。此时的高加林刚刚失去了教师的工作,他对现实感到痛苦无比,同时在他心中也充斥着想要打破现状的强烈欲望。在影片接近末尾的地方,出现了清晨朝阳升起的镜头,与开头形成呼应。此时高加林再次“一无所有”,回到了起点,不过此时他或许已没了强烈的欲念。未来在他面前更加混沌不明,他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高加林不是因为爱黄亚萍才抛弃的巧珍,他爱的是亚萍许诺给他的前程,所以这部影片的深层内涵应该是社会体制对人的压抑和欲望对人的推动。社会为了其自身的正常运作,总要通过或人为制定或约定俗成的方式形成一套规则体制,而这种规则体制对于人来说大抵是否定大于肯定的,偶有“不安份分子”,如革命者,宗教异端,江洋大盗,天才科学家和艺术家等等,敢于突破既定体制。在这些人身上我都可以看到人类生命的巨大能量。但这种能量在普通人身上却是被社会体制所限制的,高加林正是这样的典型。叔本华说过: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高加林的悲喜经历完美地吻合这种人生观模型。作者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去描写这些深陷名为“社会规则”的巨大漩涡中的人们。仔细想想,我们又何尝不是跟高加林一样,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也要面对社会的诱惑和捶打。但生活终究要继续,暂时受伤了不要紧,让我们回到起点,重新来过。正如片中的德顺爷爷说的:“这黄土是止血的”
本文标题:电影《人生》观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61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