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中西哲学的差异中西方的哲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渐渐形成了迥然各异的文化精神,从总体上来讲,中国哲学思想上体现出来的传统中国文化,非常注重现实性道德修为和建功立业,主要强调学以致用,哲学上说就是有实用主义的倾向。而西方哲学上体现出来的西方传统文化,十分注重超越性的精神思辨和批判意识,主要强调学以致知,在哲学上它往往表现为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生活而遨游于永无定论的形而上学问题的倾向。为什么我们中国可以保持几千年的先进,而在近一百多年却落后于西方世界呢?我个人觉得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可以对这个问题作出相应的解释和回答。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都知道,西方哲学是来源于古希腊文化的,第一位哲学家、被称为“哲学之父”的泰勒斯就是希腊人,其中第一个能称得上是哲学观点的思想主张就是泰勒斯提出的“水是万物的本原”。当然,希腊哲学鼎盛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哲学家是希腊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苏格拉底从具体事物背后去寻求一般定义的做法,为西方哲学后来的研究方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西方为学术而学术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态度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当然,哲学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2断发展,每一个现世的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的中国哲学在思想观念上有一定的超脱和先进等特点,也许这正是我们没有像西方人那种“学以致知”和“为学术而学术”的求知态度的原因所在。如果我们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看,我们中国哲学由始至终都追求着实用性,而且很明显地中国哲学和政治有着太密切的关系了。我们不可否认,西方人比我们中国人更适合搞学术,我们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合适搞政治,所以我们中国哲学思想让我们在各方面的学习上少走许多弯路,但是最终正是因为我们少走了一些弯路,所以没有了西方人那种刨根问底的学习精神。我们中国哲学思想留给我们大众的是完完全全中国化了的哲学思维方式。比如说“中庸”,这个思想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模式,同时还影响着我们做人和做事的过程。西方哲学思想则不同,我们都知道,科学的逻辑性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主流,逻辑与哲学结合在一起,对于我们后人学习和理解哲学提供了很大的理论帮助和方法上的启迪。学过哲学的人都懂得哲学的本性在于爱智慧,哲学是有道理可言的,不是纯粹的诡辩。哲学是对爱智慧的热爱和追求,我个人认为这是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从西方哲学史当中,我们可以知道,西方哲学的实践性方面,只是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才真正成为了哲学的根本依据。西方哲学刚开始时并不重视实践,一直都是关注天上的事物,到了苏格拉底的时候才“从3天上拉回了人间”,虽然在智者学派时期普罗泰戈拉已经有提及到,但是在哲学界公认的还是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这个观点。在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当中,人们对世界各个层面上的事物的理解不断地深入,越来越接近于理性,对上帝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现实化,上帝不再是西方近现代哲学的研究对象了。我们都知道,自然科学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哲学对自然界的研究和探索,慢慢地就被各种自然科学的专业研究所取代。比如说,精神分析在近现代的快速发展使得它成为了心理学科,很明显,它在一定的意义上就可以取代哲学层面上对精神的研究和探索。但是,无论科学技术怎样发展,无论是西方哲学思想还是中国哲学思想,永远都不会消失,永远都有它应该干的工作,永远都有它的研究对象。我们中国哲学里面的各种概念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摆脱了对立的概念控制,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它最基本的观点是“中庸”,这个我们无可否认。我们还应该知道,我们中国文化主要是从周易演化而来的,对于“物极必反”的思想和道理我们很早就有所了解,我们对之都不陌生,“不满不溢”的意思实实在在地反映于其中。西方哲学思想则不同,它是思维规律主要有三个,第一是矛盾律,就是说任何东西不能即是又不是。第二是同一律,就是说,是就是是。第三个是排中律,就是说任何东西必须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三个规律是西方哲学领域里面进行哲学思考的规律和原则,没有这三个规律,西方哲学的思想便很难理解,也很难找到依据。4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几个历史时期来了解,分别为:先秦时期、封建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和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想,接下来的就是中国的近代哲学了。中西哲学思想的差异,我个人认为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正是由于思维上的不同,使中西哲学各自发展成带有自己鲜明的传统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哲学思想。尽管中西方哲学的思想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并没有优劣之分,只能说在某些特定的领域里,中西哲学思想的特点不一样、作用不一样,不能在肯定一方的同时而全盘否定另一方。
本文标题:中西哲学思想的差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627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