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三级配电系统结构型式示意图
建筑工程施工用电标准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体制、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范GB3787-200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以下简称“规范”),以强制性条文的形式明确指出: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三级配电系统2、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3、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有些地方采用三级漏电保护方式如武汉)。以上三项基本技术原则,是建造施工现场用电工程的主要安全技术依据,也是保障用电安全,防止触电和电气火灾事故的主要技术措施。第一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三级配电系统一、系统的基本结构图8-1三级配电系统结构型式示意图二、系统的设置规则1、分级分路(1)从一级总配电箱(配电柜)向二级分配电箱配电分路。(2)从二级分配电箱向三级开关箱配电分路。如分配电箱所管辖的设备台数较多,可在其下端增设分配电箱。不得在分配电箱的一个回路上接2个以上的开关箱。(3)从三级开关箱向用电设备配电实行所谓“一机一闸”制,一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其独立专用的开关箱。(4)对于单台总功率较大的设备,如塔吊、施工电梯、对焊机等,为保证其能正常工作,不影响相邻的设备,由总配电箱(柜)直接向其专用的开关箱供电。2、动照分设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箱设置,不存在共箱分路设置问题。3、压缩配电间距(1)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场所。(2)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3)开关箱与其供电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图8-2二级配电中有多级分配电箱时结构形式示意图4、环境安全(1)环境保持干燥、通风、常温,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及腐蚀介质。(2)周围无灌木、杂草丛生,周围不堆放器材、杂物。三、配电室的设置1、配电室的位置(1)靠近电源,靠近负荷中心。(2)进、出线方便,周边道路畅通。(3)周围环境灰尘少、潮气少、振动少、无腐蚀介质,无易燃易爆物,无积水。2、配电室的布置(1)配电柜正面的操作通道宽度,单列布置或双列背对背布置时不小于1.5m;双列面对面布置时不小于2m。(2)配电柜后面的维护通道宽度,单列布置或双列面对面布置时不小于0.8m;双列背对背布置时不小于1.5m,配电柜侧面的维护通道宽度不小于lm。(3)配电室内的裸母线与地面通道的垂直距离不小于2.5m,小于2.5m时应采用遮栏隔离.遮栏下面的通道高度不小于1.9m。(4)配电室围栏上端与其正上方带电部分的净距不小于75mm。(5)配电装置上端(含配电柜顶部与配电母线排)距天棚不小于0.5m。3、配电室的建筑(1)配电室的面积满足配电柜空间排列的要求。(2)配电室天棚的高度距离地面不低于3m。(3)配电室的门向外开.并配锁,以方便工作人员出入,防止闲杂人员随意出入。(4)配电室门窗能自然通风和采光。(5)配电室屋面有保温隔层及防水、排水措施。(6)配电室建筑结构能避免小动物进入,特别是能防止鼠类等小动物进入电器、母线间造成短路故障或咬坏电线、电缆。(7)配电室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三级.同时室内配置砂箱和可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4、配电室的照明配电室的照明应包括二个彼此独立的照明系统。一是正常照明,二是事故照明。‘第二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TN-S系统的建立和使用由供电局所供电变成TN-S接零保护系统一、PE线的设置1、PE线的引出位置.对于专用变压器供电时的TN—S接零保护系统,PE线必须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RCD)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对于共用变压器三相四线供电时的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PE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引出。2、PE线与N线的应用区别。PE线是保护零线,只用于连接电气设备外壳可导电部分,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无电流通过,且与大地保持等电位;N线是工作零线,作为电源线用于连接单相设备或三相四线设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会有电流通过,被视为带电部分,且对地呈现电压。所以,在实用中不得混用和代用。3、PE线与N线的相对独立性,经过总漏电保护器后的PE线和N线即分开,尔后不得再作电气连接。4、PE线的重复接地。PE线的重复接地不应少于三处,应分别设置于供配电系统的首端、中间、末端处,每处重复接地电阻值(指工频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重复接地必须与PE线相连接,严禁与N线相连接,否则N线中的电流将会分流经大地和电源中性点工作接地处形成回路.使PE线对地电位升高而带电。PE线重复接地的目的,一是降低PE线的接地电阻,二是防止PE线断线而导致接零保护失效。图8-3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PE线引出示意图5、PE线的绝缘色.为了明显区分PE线和N线,以及相线,按照国际统一标准,PE线一律采用绿/黄双色绝缘线。6、PE线的线径选择。保护零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当PE线所用材质与相线、工作零线(N线)相同时,其最小截面应符合下表的规定。PE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的关系相线芯线截面S(mm2)PE线最小截面(mm2)S≤16516<S≤3516S>35S/2配电装置和电动机械相连接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手持式电动机工具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1.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二、PE线的接地、接零要求1、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处、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的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2、保护零线严禁通过闸刀、熔断器和漏电保护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严禁断线,工作零线必须穿过漏电保护器。3、电箱中应设两块端子板(工作零线N与保护零线PE),保护零线端子板与金属电箱相连,工作零线端子板与金属箱绝缘。4、保护零线必须做重复接地,工作零线禁止做重复接地。5、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6、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禁止混接。7、所有的用电设备金属外壳都必须与保护零线相连。8、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作重复接地。9、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Ω;重复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10、每一接地装置接地线应采用二根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装置作电气连接。不得用铝导线作接地体或地下线,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不宜采用螺纹钢11、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但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与电器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第三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漏电保护系统1、漏电对人的危害第一,当用电系统的设备或线路发生漏电时,程度不同地使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带了电,而由正常不带电部分变为带电部分,同时呈现对地电压.如果地面上的人体无意中接触到这些部分,就会受到触电伤害。第二、电气设备或线路何时、何部位漏电,漏电程度如何,人们是无法预知的,也就是说因漏电而对人体造成触电伤害具有很难预测的潜在危险。第三、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带电的,所以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就很自然地失去因接触它而意外发生触电伤害的警觉。2、漏电保护系统设置(1)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所谓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是指在施工现场基本供配电系统的总配电箱(配电柜)和开关箱首、末二级配电装景中,设置漏电保护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是《规范》要求的起码配置,从一些地区监管和现场实际使用漏电保护系统的实践中看,由于施工现场环境恶劣,配电线路过长,且设备大多在露天下工作,容易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实行三级以上漏电保护系统更能发挥分级分段的保护作用。(2)实行分级、分段漏电保护原则。1)总配电箱中的漏电保护器,一般为100~15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为T≯0.2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I△·T应不超过安全界限值30mA·s,即I△·T≯30mA·s。2)分配电箱中的保护器,应一般可选漏电动作电流为50~100mA,漏电动作时间为0.1S。在二级配电层次中,可能会出现数级分配电箱,其漏电动作电流的选择只能是上一级的分配电箱中漏电保护系的参数比下一级的分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参数大,不能倒置,不然起不到分级、分段保护的功能。3)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一股场所I△≯30mA,潮湿与腐蚀介质场所I△≯15mA;其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为T△≯0.1s。(3)漏电保护器极数和线数必须与负荷的相数和线数保持一致。(4)漏电保护器的电源进线类别(相线或零线)必须与其进线端标记一一对应,不允许交叉混接。更不允许将PE线当N线接入漏电保护器。(5)漏电保护器在结构选型时,宜选用电磁式产品。(6)漏电保护器必须与用电工程合理的接地系统配合使用,才能形成完备、可靠的防触电保护系统。漏电保护器在TN—S系统中的配合使用接线方式、方法如图(8-2)所示。第四节过载与短路保护系统1、过载与短路故障的危害(1)过载的危害根据电流的热效应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可知,当配电线路或用电设备过载时,线路或设备的发热量就要增加,伴随着温度也要升高。当其温升超过了其绝缘的允许温升时,绝缘就要被烧毁。以至被点燃并引发短路、火灾和触电伤害。(2)短路的危害短路可视为一种极限过载状态,当配电线路或用电设备发生短路时,由于瞬间绝缘和负荷阻抗消失.电流剧增,因而常常伴随着因绝缘和空气被击穿而引发的弧光放电和因剧烈电流热效应引发的气体剧烈膨胀的爆裂声。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短路点周围的人体会受到触电的、弧光的、灼热的、机械的伤害,而且很容易引燃邻近的易燃易爆物,引发电气火灾。图8-4漏电保护器使用接线方法示意2、过载与短路保护系统设置的要点(1)采用三级过载与短路保护系统.所谓采用三级过载与短路保护系统是指在施工现场基本供配电系统的三级配电装置总配电箱(配电柜)、分配电箱、开关箱中,均应设置熔断器或断路器。其中断路器允许用兼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取代。(2)多回路配电装置的总路和分路中均应设置熔断器或断路器。即在总配电箱(配电柜)、分配电箱的总路和各分路中都要设置熔断器或断路器。第五节施工现场配电箱电器配置、使用与维护一、配电装置的箱体结构1、箱体材料配电箱、开关箱的箱体应采用铁板制作,不得采用木板制作。采用铁板制作时,宜采用冷轧铁板,铁板厚度应为1.5~2.0mm。其中,开关箱箱体铁板厚度应不小于l.2mm;而配电箱箱体铁板厚度应不小于1.5mm。2、配置电器安装板配电箱、开关箱内配置的电器安装板应符台配电箱,开关箱对箱体材料的要求,用以安装所配置的电器和接线端子板等.不允许不配置电器安装板,而将所配置的电器、接线端子板等直接装设在箱体上。电器安装板在装设时.应与箱体正常安装位置的后侧面间留有一定的间隔空隙,用以布置箱的进线和出线。3、加装N、PE接线端子板(1)N、PE端子板必须分别设置.固定安装在电器安装板上。并作符号标记,严禁合设在一起.其中N端子板与铁质电器安装扳之间必须保持绝缘;而PE端子板与铁质电器安装板之间必须保持电气连接.当采用铁箱配装绝缘电器安装板时,PE端子板应与铁质箱体作电气连接。(2)N、PE端子板的接线端子数应与箱的进线和出线的总路数保持一致。(3)N、PE端子板应采用紫铜板制作。4、进、出线口设置位置为其正常竖直安装位置的下底面,不得设置在上面、侧面、后面和箱门处,主要是为了有利于防止户外风、沙、雨、雪侵入箱内。(1)进出线口应光滑,以圆口为宜。(2)进、出线口应配置固定线卡子。(3)进、出线口数应与进,出线总路数保持一致。5、户外用配电箱应有防雨、防雪、防雾、防尘结构,以适应户外环境要求。二、配电装置的电器配置1、总配电箱的电器配置(1)总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总漏电保护器、分路隔离开关、分漏电保护器,这些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备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3)隔离开关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并能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或彼此靠近的单极隔离电器,不得采用分断时不具有可见分断点的电器。其配置次序
本文标题:三级配电系统结构型式示意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67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