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人教版语文八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附答案
八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习题一、古诗词【望岳】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山势雄峻高大、景色秀丽。2.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3.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4.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春望】1.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或移情花鸟表达感时伤世之情),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运用夸张手法极言思家之苦。3.通过《春望》中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石壕吏】1.“史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蛮横气势。2.《石壕吏》中表现老妇自诉自解,意在使差役同情(或表现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诗句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3.《石壕吏》中,寥寥十个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时代氛围的诗句是: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归园田居(其三)】1.陶渊明在《归田园居》(其三)中道出以归隐而自豪且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或画龙点睛)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2.陶渊明在《归田园居》(其三)中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语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3.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三)中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的诗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使至塞上】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3.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的两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渡荆门送别】1.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2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登岳阳楼(其一)】1.《登岳阳楼》中,既点明岳阳楼地理位置,又渲染出一种凄凉、寂寞的气氛的诗句是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2.从历史角度介绍岳阳楼,并淋漓尽致的表现诗人满腔愁绪的一联是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3.概括作者国破家亡、流离失所。漂泊颠沛的逃难生活,抒发诗人离乡背井、忧国伤时的愤懑和感慨的一联是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4.运用双关辞格,借眼前之景,隐喻社会现实和诗人饱经沧桑、身心交瘁、未老先衰的境况的一联是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长歌行】汉乐府《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劝君惜取少年时”的诗句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野望】1.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中,情景交融,充分表达了诗人思乡念亲之情的句子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2.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黄鹤楼】1.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2.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送友人】1.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诗句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2.李白在《送友人》中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秋词】1.刘禹锡在《秋词》中写出了秋天明艳美丽的景致且表达出了高远爽朗的情境,毫无悲秋之意的句子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2.刘禹锡的《秋词》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或直接赞颂秋景胜春光)的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鲁山山行】1.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中采用互文见义的手法,写山行所见动景,表现诗人内心非常闲适的诗句是: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2.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中写出了山峰的千姿百态和诗人游兴之浓的诗句是:好峰随处改,幽径行独迷。【浣溪沙(苏轼)】1.苏轼的《浣溪沙》中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的诗句是: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2.岳飞的《满江红》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说明了年少时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苏轼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与这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诗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2.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情怀的句子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二、文言文【桃花源记】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显示精神面貌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陋室铭】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爱莲说】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全文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7.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大道之行也】1.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与之相近的语句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3.“大同社会”是各尽所能,即“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大同社会”实行各取所需,即“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大同社会”社会安定和平,即“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4.“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全文的总括句。【三峡】1.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2.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4.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5.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6.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7.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答谢谢中书】1.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3.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4.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5.《答谢中书书》文中“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之情。6.《答谢中书书》文中的议论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说明能欣赏山水美景的人很少,同时表达了自己能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记承天寺夜游】1.集中写景,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旷达情怀的语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湖心亭看雪】1.用白描手法描写湖上景物悠远脱俗,创造出一种恬淡清雅的意境的语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用听觉写冰天雪地,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的寒意: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3.总写湖山夜雪全景图: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4.议论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本文标题:人教版语文八上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附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68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