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单元测试五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单元测试(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共75分)1.从下列材料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不包括()A.1821年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B.1833年中英贸易中白银流向中国C.1833年英国对华正常贸易是入超D.1833年鸦片贸易额较1821年激增答案B解析通过比较材料中中国商品出口总额、英国商品入口总额、鸦片走私总额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833年中英贸易中,中国出口商品总额同1821年相比虽然有所增加,但英国进口总额有所减少,并且鸦片走私总额增长更为迅猛,故无法得出中英贸易中白银流向中国的结论,B项错误,符合题意。A、C、D三项从材料数据中均可以得出,不符合题意。2.1839年,林则徐在《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的通令中指出:“况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乃听尔年年贩运出洋,绝不靳惜,恩莫大焉!”材料反映出林则徐()A.力主中外商贸平等往来B.警惕四方对中国的原料掠夺C.准确认识西方经济形势D.仍受到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答案D解析材料中林则徐在通令中强调,茶叶、大黄对于西方人的作用很大,西方人没有它们无法生存,同时认为这是中国对于西方人的恩赐,体现了他仍受到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故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林则徐主张平等商贸往来,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只是强调茶叶、大黄对于西方人的作用很大,并没有体现抵制西方掠夺原料的观点,故B项错误;材料中林则徐并没有认识到西方工业革命后要求扩大商品市场的经济形势,故C项错误。3.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第一条内容为“嗣后大清大皇帝、大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天朝上国”不得不接受耻辱B.宗藩体制不得不接受条约体制C.为此后实现长期和平奠定基础D.国际平等原则得到了很好贯彻答案B-2-解析宗藩体制体现了华夷关系,而材料中“1842年《南京条约》”是近代条约,“大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国”,故B项正确。材料中“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不属于耻辱,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并没有长期和平,1856年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C项;《南京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不是国际平等原则的体现,排除D项。4.1849年,福建巡抚徐继畬所著的《瀛寰志略》出版,这是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世界地理、历史著作。他在初稿中明确写道:“亚细亚以中国为主”,在定稿时改写成“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他的友人刘鸿一为此书写的序言中有“夫中国者,天地之心。四夷,天地之肢”一语。由此可见当时()A.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B.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已经消除C.中国对世界的认知相对客观D.守旧观念与新思想同时并存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徐继畬所著的《瀛寰志略》是近代介绍西方的代表著作之一,说明徐继畬已经对西方有所了解;根据材料“‘亚细亚以中国为主’,在定稿时改写成‘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夫中国者,天地之心。四夷,天地之肢”可知,当时天朝上国的观念仍然存在,这说明守旧观念与新思想同时并存,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下降;材料“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说明徐继畬仍然存在天朝上国的陈腐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徐继畬已经对西方有所了解,但不客观,故C项错误。5.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鸦片的输入及中国的禁烟运动,直接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故①错误;其他均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故选B项。6.20世纪初,学者林懈认为“有洪杨内乱为之因,遂生曾、胡、左、李迭握朝权之果”,梁启超也说“金田一役,实满汉权力消长之最初关头也”。这些认识意在说明()A.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B.晚清传统政治权力结构嬗变的原因-3-C.洋务运动的兴起源于镇压太平天国D.汉族督抚势力崛起瓦解了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杨内乱”“金田一役”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曾、胡、左、李迭握朝权”“满汉权力消长”指的是汉族官僚地位上升。由此可知,材料意在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晚清传统的政治权力结构,故B项正确。清政府的统治基础是地主阶级,材料未体现出地主阶级地位的动摇,故A项错误;材料不是说明洋务运动的兴起,故C项错误;汉族督抚势力崛起冲击了中央集权,不是“瓦解”,故D项错误。7.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兼并。材料表明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与运行所起的作用是()A.极大增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B.促进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C.改变了驿站马匹的通讯方式D.抵制了列强的一些经济侵略答案D解析材料中提到轮船招商局创办后发展迅速,美国旗昌行被招商局兼并,说明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故D项正确。8.击败阿古柏后,左宗棠曾说:“关陇新平,不及时归还国家旧所设地,而割弃使为别国,此坐自遗患。”清政府依据其建议,采取的政策是()A.设置新疆行省B.率兵收复新疆C.在哈密建立抗俄基地D.设伊犁将军辖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A项正确。1876~1878年左宗棠率兵收复新疆,与材料强调左宗棠向清政府建议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不符,B项错误;左宗棠驻军哈密,兴修水利、屯田积谷,建立抗俄基地,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伊犁将军辖区是清前期设置的,D项错误。9.甲午战败后,梁启超感叹:“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A.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B.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C.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4-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民众忧患意识产生,故B项正确。中体西用思想与材料不符,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故D项错误。10.中日甲午战后,列强称中国为“正躺在死亡榻上”的“远东病夫”,提出要将“分配这个病夫的遗产”问题提到议事日程,这个“分配”活动的开端是()A.《辛丑条约》的签订B.反割台斗争的失败C.三国干涉还辽D.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分配”活动指的是列强要瓜分中国,而列强瓜分中国开端于三国干涉还辽,故C项正确。《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后才签订的,A项错误;“反割台斗争的失败”和材料中“分配”活动无关,排除B项;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于1899年才提出的,排除D项。11.清政府为偿付《马关条约》的对日赔款不得不大借外债,其间,帝国主义国家把争夺中国海关权作为贷款的主要目的,最终英国攫取了中国海关行政权。这说明《马关条约》的签订()A.使英国成为最大的受益国B.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C.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D.削弱了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英国攫取了中国海关行政权”可知中国的海关主权被侵害,这说明《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B项正确。英国取得中国海关行政权不等于英国成为最大的受益国,排除A项;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排除C项;海关被英国控制,不等于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被削弱,排除D项。12.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是在()A.甲午战争清军战败时B.列强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时C.门户开放政策提出后D.《辛丑条约》签订时答案B-5-解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A项;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租借地实际上是中国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过渡的形式,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故选B项;门户开放政策提出后,列强在中国的空前争夺暂时取得表面的一致,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排除C项;《辛丑条约》签订时,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排除D项。13.康有为在受光绪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主,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材料说明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是()A.变法内容贪大求全B.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C.变法过程急于求成D.变法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答案C解析材料“变法三年,可以自主,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反映了维新派急于求成的心态,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变法内容贪大求全,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变法触动既得利益者利益,故D项错误。14.百日维新期间,普通绅民纷纷上书,据康有为记载:“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称及皇上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这说明()A.中国下层人民对光绪皇帝不尊敬B.许多上书没有遵照奏折格式,人民急需教育C.变法激发了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参政热情D.光绪皇帝比较通情达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的内容中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实现了中国资产阶级参政议政的政治愿望,激起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参政热情。C项正确。A、B、D三项对材料的解读都不准确,故排除。15.陈旭麓说:“近代经济改组的过程,来自西方的轮船火车夺走了船夫、纤夫、脚夫、水手、店员的饭碗。据估计,1900年前后,仅北京周边的穷民之中,‘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4万人以上。”据此分析,义和团运动()A.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反洋教斗争激化的结果B.蕴含着以“争权利”为诉求的反抗意识C.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清朝政府的统治能力D.表现出中华民族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答案B解析材料中“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人数众多,反映了当时穷人失业的-6-原因之一就是西方交通引入的影响,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义和团运动认为排外即是争夺国家利权,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反洋教斗争,A项错误;义和团的口号是“扶清灭洋”,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制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材料二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月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材料三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为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10分)(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5分)(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10分)答案(1)“当前局势”:指林则徐虎门销烟。(5分)原因:中国地广人多,有望成为巨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5分)(2)列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第五单元单元测试五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31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