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设计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探究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通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情境m体验-探究-感悟教学模式.鉴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必修一和必修二模块中有关政治和经济史的内容,所以本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创设具体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逐步探究.在此模式下,体验互动,学生分组活动:课前,将学生分成四个调查小组:第一组m地主阶级抵抗派、第二组m洋务派、第三组m早期维新派、第四组m康梁派小组,各自收集相关人物的有关材料,包括他们的观点和具体行为,最后选派中心发言人总结陈词(形式不限).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调查,收集资料,参与互动,锻炼学生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肯定学生的成果,并加以适当补充.(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艰难历程及其与救亡图存的紧密联系,体验先进人物的忧国忧民的思想,MBTshoes,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使学生认识人生价值的实现不仅取决于个人志向和奋斗,也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今天社会主义制度为我们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奋斗进取的精神不能改变.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是难点,之所以将其确立为难点,主要是因为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必修一和必修二模块的知识,它和列强侵华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一难点主要通过教材和相关材料让学生活动探究,教师总结.四、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课堂教学五、设计思路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中国文化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清王室的衰微,同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走上近代化的征程.在探索的过程中,人们每前进一步,都会经历新旧文化的强烈交锋.本课的学习力图让学生掌握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由于前面必修Ⅰ、Ⅱ对相关政治、经济的学习,因而学起来难度不大,故本课的教学更多地采取展示资料、问题探究、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进行学习,最后达到感悟升华,对本课内容形成总结的认识.六、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新课导入】:播放幻灯:两种文明的碰撞对比中西方近代前夕的历史,浮现出这样的画面mm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农业文明的夕阳与工业文明的朝霞当东方人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陶醉在田园牧歌式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材料一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官员在《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意大利这个地方,就坚决否认世界上有意大利.幸而《会典》上有大西洋国,于是利玛窦只好自封为大西洋国民.材料二因为许多洋人不肯向中国官员下跪,于是许多中国人便认定洋人的腿弯不了,倒下就站不起来.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当时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无知,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发展.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传统文化的衰微,中国文化同其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在长达100多年的探索过程中,人们每前进一步,都会经历新旧文化的激烈交锋.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逐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学生齐读: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投影课题碰撞嬗变抉择突破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戊戌变法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颜面尽失,不得已向蛮夷之邦mm英夷,屈辱求和.这场战争给古老的中国带来巨大的冲击,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率先惊醒,开始摆脱与西方隔绝的状态,逐渐走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历程.【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嬗变篇一、西学东渐师夷制夷1.开眼看世界的背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新思潮的萌发和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联系起来,从整体上把握和加深对近代思想开始发展原因的理解.2、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多媒体呈现]林则徐《四洲志》相关资料.体验互动,学生分组活动:第一组m地主阶级抵抗派议题: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四洲志》和《各国律例》;仿制船炮,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林则徐提倡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温家宝总理曾经引用林则徐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反映了林则徐一心为国家安危,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无畏精神.魏源的照片,《海国图志》的图片及相关资料.课堂设问:材料表达了作者怎样一种思想?这一新思想含义是什么设问意图: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掌握林则徐、魏源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思想主张及影响.教师总结: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有识之士被西方的洋枪洋炮惊醒,开始睁眼开世界.开眼看世界是近代西学东渐的第一步,重要代表人物是林则徐和魏源等人.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研究、介绍世界知识,这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3、意义(影响)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你觉得早期先进的中国人冲破藩篱,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全面吗?mm他们看到了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不全面.结论:当长期闭目塞听的中国人睁开眼睛看清世界的时候,他们看到的世界是:中国的制度是先进的,西方的技术是先进的.所以睡眼腥松的中国人面前的世界是模糊的.过渡:但中国的统治者仍然夜郎自大,这种观点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响应.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hh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蒋廷黻《中国近代史》(2)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如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hh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hh从而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抉择篇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清朝政局内忧外患.1、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洋务派又是如何向西方学习的?有何阻力?结果如何?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的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手段,实质:在不动摇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的目的.3.抉择: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洋务运动(模块链接:必修2第2单元第1课第29页)洋务运动内容: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等.4、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n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倡导下出现了,n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新式学校,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但是,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使洋务派自强的迷梦破灭,中体西用的思想也失去原有的意义.体验互动,学生分组活动:第二组m洋务派议题:悲情李鸿章阅读材料: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请回答:(1)材料中的破屋子指的是什么?(2)裱糊匠指的是哪些人?(3)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4)你认为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的因素是什么叙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总想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来稼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努力是注定会失败的.从而过渡到维新变法.突破篇三、突破中体维新变法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是如何向西方学习的?维新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三)维新变法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①背景: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是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传入,是早期维新思想的来源.[多媒体呈现]郑观应《盛世危言》: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hh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hh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郑观应体验互动,学生分组活动:第三组m早期维新派议题:早期维新派为何会从支持洋务派到与之分道扬镳?在洋务运动已经暴露出种种弊端,洋务派仍坚持中体西用也不面对现实,早期维新派则从中体西用转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辨析洋务派与早期维新派的差异.教师强调:在深化认识洋务思想及洋务运动利弊得失的基础上,早期维新派必然要从洋务派中分裂出来.早期维新派在思想启蒙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之后,影响更深远更猛烈的维新思潮将西学东渐推向新的高潮.归纳: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及主张背景①洋务运动的展开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代表人物经济思想文化思想政治思想评价:早期维新思想代表着一种舆论和思潮的萌发,为维新变法思想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局限性:一是没有完整的理论,二是没有付诸行动.过渡:早期维新派提出的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2.改革政体的尝试mm康梁的维新思想师生齐读:《日落紫禁城》,以烘托课堂气氛.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历史在这里沉思世纪末的落日,王朝的落日,文明的落日.不经意间,眼角里滑落一行浊泪悲哀?!抑或是感动?!设问:有哪些核心因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发展?得出结论: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过渡:岁月如逝,到了19世纪90年代,中国似乎清醒了,因为他们看到的世界比原来清淅多了.由此,假如你是19世纪末期的一位资产阶级爱国者,你觉得怎样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mm既要政治变革,又要救亡图强.两者结合起来.看看康梁谭领导的维新运动吧.2、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是如何将维新思想付诸行动的?有何阻力?结果如何?康有为:开设学堂(万木草堂),撰写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宣扬维新思想.【思考】顽固派指责康有为采用移花接木的办法来宣传变法维新,你对此如何评价?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把西方政治学说蒙上一层儒学的外衣.其目的是利用儒家的权威来宣传变法的合理性,从而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它既反映了康有为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挑战的精神,及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而导致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探究: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周邦虽旧,其命维新《诗经
本文标题: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35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