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20下半年教资笔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幼儿篇)
2020下半年教资笔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幼儿篇)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李老师与大班幼儿面对面自由地坐在塑胶地上,李老师对幼儿说:“请你们想个办法到老师这里来”,乐乐想到了前滚翻动作不怎么标准,歪到了一边。对此,李老师恰当的说法是()A.“动作不标准,你重新做一遍”B.“乐乐的办法真奇妙,要注意安全”C.“这样不好,会踢到旁边的小朋友”D.“乐乐真勇敢,大家要向他学习”【答案】B【考点】模块一职业理念-第二章儿童观-第二节“育人为本”的儿童观【解析】在组织体育游戏时应套做运用策略,让幼儿敢于尝试。在保障幼儿安全前提下,让幼儿自我探索、大尝试是有必要的。B项老师的语言既对于幼儿的探索行为进行鼓励,又强调安全问题是最恰当的做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2.自由活动时,幼儿三五成群地在沙坑里玩耍,只有杰杰孤零零地站在旁边一动不动。对此,教师恰当的做法是()A.询问杰杰不与大家玩的原因B.只关注其他孩子不理会杰杰C.告诉杰杰可以自己一个人玩D.要求杰杰过去和大家一起玩【答案】A【考点】模块一职业理念-第一章教育观-第二节素质教育的实施【解析】在幼儿活动过程中,遵循面向全体幼儿的教育理念,为了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得到各种能力的发展,因此离不开老师的密切关注。当发现幼儿不愿意参加到活动中,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强制幼儿参与忽略了幼儿的意愿忽略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故B、D错误,C项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容易导致幼儿缺少社会性交往的机会,故C错误,因此A项询问幼儿不与其他人一起玩的原因最为合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3.下列对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B.针对基础教育提出的C.更加重视德育工作D.针对提高国民素质提出的【答案】B【考点】模块一职业理念-第一章教育观-第一节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特征【解析】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旨在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所以A、D选项正确;在素质教育中,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法律法规当中也强调“立德树人”,所以C选项正确;素质教育为面向所有学生开展的教育,而非只针对基础教育。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4.幼儿园,里有的孩子活泼、有的孩子沉默;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有的喜欢唱歌。关于导致这种个体差异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决定了幼儿发展个体差异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C.个体通过能动的自我选择、建构自我发展D.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相互作用【答案】A【考点】模块一职业理念-第二章儿童观【还联系到保教知识与能力的内容】【解析】人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在人的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并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和环境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所以,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个体的社会实践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A选项错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对个体差异并不起决定因素。同时,遗传因素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对人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B选项正确;幼儿的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所以也能够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发展,所以C项正确;环境的给定性指的是由社会环境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对儿童来是客观的,先在的,同时,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力度却因人而异,体现了主体的选择性,所以D项正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这条规定所体现的教育的基本原则是()A.公益性B.方向性C.强制性D.公平性【答案】D【考点】模块二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解析】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促进各民族、各地区共同繁荣,国家必须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特殊的扶持和帮助。与此同时,残疾人作为我国公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正常人一样享有学习权、发展权,不分民族、地区差异等体现的是一种公平性的原则。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6.幼儿园教师王某带领小朋友参加户外活动,王某时不时叮嘱小朋友们注意安全,彼此保持适当距离。可是淘气的天天还是将文文摔倒在地摔伤,对文文所受伤害应该承担主要赔偿责任的是()A.幼儿园B.天天的法定监护人C.王某D.雯雯的法定监护人【答案】B【考点】模块二教育法律法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题干所述,教师已经反复叮嘱幼儿保持距离,但天天不听劝阻,故幼儿园和教师王某不承担责任。同时根据《学生伤害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学生或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以下情形,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同时第四章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故题干所述,在教师王某已经多次叮嘱的情况下,已经尽到职责,天天造成文文受伤,应由天天的监护人承担相应责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7.幼儿圆圆有一头漂亮的长发,经常在上课时玩头发,不按照教师刘某的要求进行活动,多次劝说无效后,刘某恼羞成怒的剪掉了圆圆的头发。刘某的行为()A.侵犯了圆圆的名誉权B.侵犯了圆圆的健康权C.侵犯了圆圆的身体权D.侵犯了圆圆的肖像权【答案】C【考点】模块二教育法律法规-幼儿的权利及其保护【解析】身体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权,包括了自然人形式上和实质上维护身体组织完整并支配其肢体、器官和其他身体组织的的完整性和有限制自由支配身体的排他性权利。题干中教师私自剪掉幼儿头发,侵犯其身体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8.某小区发生盗窃案,警察来到小区幼儿园,希望通过询问幼儿君君获得办案线索,幼儿园园长张某得知警察并没有联系上君君的父母,拒绝了警察的询问要求,张某的做法()A.正确,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义务B.正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改变教学计划C.不正确,公民有配合公安机关办案的义务D.不正确,干扰了公安公安机关的正常执法行为【答案】A【考点】模块二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本案例中,负责调查案件的警察试图通过询问幼儿园的孩子以获得证据的做法是不适当的,而且还未取得监护人的同意。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性决定了他们不具备辨认能力,因而他们的说法即便是在案件的调查中,也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9.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A.中国共产党B.中央人民政府C.人民D.社会【答案】C【考点】模块二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其中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是我国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由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10.下列选项不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是()A.窃取他人的QQ号密码,并偷看他人的聊天记录B.某报社报道未成年人案件时,使用了其真实姓名C.父母亲未经子女同意,查看了子女的信件和电邮D.某出版社出版了某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写真【答案】D【考点】模块二教育法律法规-幼儿权利及其保护【拓展到《民法通则》】【解析】《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D选项某出版社出版了某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写真的做法,未经过主持人同意,是侵犯了主持人的肖像权,不是侵犯隐私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11.某幼儿园职工家属刘某侵占幼儿园一间园舍,用于经营快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法,刘某应该承担()A.刑事责任B.违宪责任C.民事责任D.行政责任【答案】C【考点】模块二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主要内容。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题干中幼儿园职工家属刘某侵占幼儿园一间园舍,用于经营快递。违反了这一规定,应该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12.依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政府各相关部门和机构在制定先关政策和落实措施时应首要考虑的是()A.儿童最大利益原则B.儿童优先原则C.儿童不受任何歧视D.尊重儿童原则【答案】A【考点】模块二教育法律法规-《儿童权利公约》【解析】《儿童权利公约》第三条:(1)关于儿童的一切行为,不论是由公私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者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13.新入职的王老师工作中一遇到问题就去请教李老师。这一次,李老师提出建议后,笑容可掬地说:“你这是想走捷径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慢慢摸索吧,时间长了就知道了,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该情境中体现的教师发展途径不包括()A.自主与协作的结合B.借鉴与摸索的结合C.学习与反思的结合D.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答案】D【考点】模块一职业理念-第三章教师观-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模块三职业道德-第二章教师职业行为-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解析】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各种培养与培训,教学反思、校本教研。教师职业行为中教师与同事之间应当相互尊重与团结协作。题干中王老师有问题就询问请教,李老师也会帮其就提出建议,这体现了自主与协作,同时李老师笑容可掬说的那句话,是在提醒王老师也要学会自己去摸索,体现了BC两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14.每次教学活动前,伍老师都会组织小朋友们做“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每次动作都一样。小朋友们感觉有些乏味。这天,伍老师又做这个游戏,她热情地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小英突然冒出一声:“不想跟你这样做。”全班孩子哄堂大笑。对此,伍老师恰当的做法是()A.停止游戏,直接进入教学活动环节B.停止游戏,批评小朋友扰乱秩序C.继续游戏,对小朋友的捣乱声音不予理睬D.继续游戏,依据小朋友兴趣调整游戏动作【答案】D【考点】模块三职业道德-第二章教师职业行为-第一节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解析】教师在对待学生要做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循循善诱,不偏不坦;不以师生关系谋取私利。题干中针对这样的突发情况,老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的进行调整。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15.小万大学毕业后来到幼儿园工作,他总觉得自己专业基础好,充满爱心,应付工作应该绰绰有余,很少参加教研活动,头两年还不错,可后来他开展活动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有些苦闷。对小万老师的表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职业认知偏差B.职业定位偏差C.职业目标过高D.职业态度不正【答案】C【考点】模块三职业道德-第二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及解读-终身学习【解析】终身学习要求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展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题干中的小万认为自己基础不错就不愿意去参加教研活动,以至于自己在后面的教学中效果不佳,没有意识在教师这一份职业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16.户外游戏时,小时在草地上发现了几只瓢虫,他开心极了,旁边的小朋友围了过来,一起数瓢虫背上有多少个点,还把瓢虫放在手心上让它慢慢爬。这时,老师走过来对他们说:“脏死了,快扔掉!”小时立即扔掉了瓢虫
本文标题:2020下半年教资笔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幼儿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40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