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实验五-薄层色谱实验
实验五薄层色谱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薄层色谱的操作技术。•2、了解薄层色谱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二、实验原理:1、原理薄层色谱(ThinLayerChromatography)常用TLC表示,又称薄层层析,属于固-液吸附色谱。样品在薄层板上的吸附剂(固定相)和溶剂(移动相)之间进行分离。由于各种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在展开剂上移时,它们进行不同程度的解吸,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2、薄层色谱的用途:1)化合物的定性检验。(通过与已知标准物对比的方法进行未知物的鉴定)在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纯碎的化合物在薄层色谱中呈现一定的移动距离,称比移值(Rf值),所以利用薄层色谱法可以鉴定化合物的纯度或确定两种性质相似的化合物是否为同一物质。影响比移值的因素很多,如薄层的厚度,吸附剂颗粒的大小,酸碱性,活性等级,外界温度和展开剂纯度、组成、挥发性等。所以,要获得重现的比移值就比较困难。为此,在测定某一试样时,最好用已知样、品进行对照。距离溶剂前沿至原点中心的点中心的距离溶质最高浓度中心至原fR2、快速分离少量物质(几到几十微克,甚至0.01µg)3、跟踪反应进程在进行化学反应时,常利用薄层色谱观察原料斑点的逐步消失,来判断反应是否完成。4、化合物纯度的检验(只出现一个斑点,且无拖尾现象,为纯物质)三、实验装置薄层板玻璃板上涂吸附剂层SiO2Al2O3上行法薄层板层析缸展开剂层析缸展开剂滤纸条下行法薄层板1.薄层板的制法;2.薄层色谱活化;3.薄层色谱点样;4.薄层色谱展开;5.薄层色谱显色与分析;四、实验步骤:1、吸附剂的选择薄层色谱的吸附剂最常用的是氧化铝和硅胶。1)硅胶:“硅胶H”—不含粘合剂;“硅胶G”—含煅石膏粘合剂;其颗粒大小一般为260目以上。颗粒太大,展开剂移动速度快,分离效果不好;反之,颗粒太小溶剂移动太慢,斑点不集中,效果也不理想。四、实验步骤:对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与它们的极性成正比,具有较大极性的化合物吸附较强,因而Rf值较小。酸和碱醇、胺、硫醇酯、醛、酮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物、醚烯饱和烃本实验选择的吸附剂为薄层色谱用硅胶G。2、薄层板的制备:薄层板制备的好坏直接影响色谱的结果。薄层应尽量均匀且厚度要固定。否则,在展开时前沿不齐,色谱结果也不易重复。在烧杯中放入2g硅胶G,加入5—6ml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调成糊状。将配制好的浆料倾注到清洁干燥的载玻片上,拿在手中轻轻的左右摇晃,使其表面均匀平滑,在室温下晾干后进行活化。本实验用此法制备薄层板4片。3、薄层板的活化将涂布好的薄层板置于室温凉干后,放在烘箱内加热活化,活化条件根据需要而定。硅胶板一般在烘箱中渐渐升温,维持105—110℃活化30min。氧化铝板在200℃烘4h可得到活性为Ⅱ级的薄板,在150—160℃烘4h可得活性为Ⅲ—Ⅳ级的薄板。活化后的薄层板放在干燥器内保存待用。4、点样•先用铅笔在距薄层板一端1cm处轻轻划一横线作为起始线,然后用毛细管吸取样品,在起始线上小心点样,斑点直径一般不超过2mm。•若因样品溶液太稀,可重复点样,但应待前次点样的溶剂挥发后方可重新点样,以防样点过大,造成拖尾、扩散等现象,而影响分离效果。若在同一板上点几个样,样点间距离应为1。•点样要轻,不可刺破薄层。5、展开薄层色谱的展开,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层析缸中加入配好的展开溶剂,使其高度不超过1cm。将点好的薄层板小心放入层析缸中,点样一端朝下,浸入展开剂中。盖好瓶盖,观察展开剂前沿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取出,尽快在板上标上展开剂前沿位置。晾干,观察斑点位置,计算Rf值。在特定的色谱系统中,化合物的Rf值是一定的,比较未知物和标准物的Rf值能够作为鉴定未知物的依据。溶剂前沿溶质最高浓度中心原点中心溶质最高浓度中心至原点中心距离溶质前沿至原点中心距离Rf值计算示意图薄层色谱流动相及展开机制TLC展开就是流动相沿薄层(固定相)运动,以实现样品混合组分分离的过程。•选择原则为“相似相容”•强极性试样用强极性展开剂,弱极性试样用弱极性展开剂,常用溶剂极性顺序为:乙烷二硫化碳苯四氯化碳二氯甲烷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丙醇甲醇水6、显色•被分离物质如果是有色组分,展开后薄层色谱板上即呈现出有色斑点。•如果化合物本身无色,则可用碘蒸气熏的方法显色。还可使用腐蚀性的显色剂如浓硫酸、浓盐酸和浓磷酸等。•对于含有荧光剂的薄层板在紫外光下观察,展开后的有机化合物在亮的荧光背景上呈暗色斑点。比较常用的显色剂由两种,碘和5%--10%硫酸甲醇溶液,一般的物质在这两种显色剂中都能显色。碘显色的好处是显完色后放置一段时间碘挥发后不影响你的点,缺点是它显所有的点都是黄色的;硫酸显色的颜色很丰富,可以根据颜色初步判断物质的种类,也可以判断Rf值相同的点是否是同一物质。山楂的薄层鉴别:供试液制备:取本品粉末0.5g,加醋酸乙酯2ml.浸渍24小时,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对照液制备:取熊果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点样:供试品溶液点样4ul,对照品溶液点样2ul展开剂:甲苯-醋酸己酯一甲酸(20:4:0.5)显色:喷以硫酸乙醇溶液(3-10),80℃加热数分钟,至斑点显色清日析,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色谱识别:日光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部可见与熊果酸对照品相同的紫红色斑点为主斑。紫外光灯下的荧光色谱除熊果酸显橙黄色荧光斑点外,尚有其他荧光斑点,可供辅助鉴别。五、实验讨论:•载玻片应干净且不被手污染,吸附剂在玻片上应均匀平整。•点样不能戳破薄层板面,各样点间距1-1.5cm,样点直径应不超过2mm。•展开时,不要让展开剂前沿上升至底线。否则,无法确定展开剂上升高度,即无法求得Rf值和准确判断粗产物中各组分在薄层板上的相对位置。•显色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薄层板表面易炭化而背景被污染。六、思考题1.如何利用Rf值来鉴定化合物?2.薄层色谱法点样应注意些什么?3.常用的薄层色谱的显色剂是什么?
本文标题:实验五-薄层色谱实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87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