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马属动物消化系统寄生虫病马尖尾线虫病马尖尾线虫病也称马蛲虫病,分布全国各地.是由马蛲虫(Oxyurisequi)寄生于马属动物的盲肠和结肠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尤以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的舍饲马匹感染较多。常见症状及致病作用病原体马蛲虫生活史诊断要点防治措施常见症状本病多见于1岁以下幼龄及老龄马。特有症状是肛门剧痒,常以臀部抵于其他物体上擦痒,引起尾根部和坐骨部脱毛,有的发生湿疹。由于剧痒患马不能休息,健康状况下降,消瘦,营养不良。致病作用虫体在肠道内致病作用不强,主要致病作用是雌虫在肛门周围产卵时分泌的胶样物质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引起肛门剧痒,会阴发炎,病马经常摩擦后躯,皮肤脱毛、破溃,甚至诱发深层组织发炎。病原体马蛲虫(Oxyurisequi)分类地位:线虫动物门尾感器亚纲Phasmidea尖尾目Oxyurata尖尾科Oxyuridae雌雄虫体差异较大虫体呈灰白色或黄白色形态特征:雄虫小,白色,长9-12mm,宽0.8-1.0mm,尾端直而钝,有一根交合刺,尾端有4个乳突支撑外观呈四角形的翼膜。雌虫长40-150mm,尾部细长而尖,是体部的3倍以上,成熟时为灰色,阴门位于体前部1/4附近1-2雌虫前端3雌虫末端4雄虫前端5雄虫头端6雄虫尾端7雌虫8虫卵虫卵90-100um×40-50um,椭圆形,两侧稍不对称,一端有卵塞。卵寄主:马属动物感染期:感染性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寄生部位:盲肠和结肠马蛲虫生活史1雌虫与雄虫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产卵时离开寄生部位,移向宿主的肛门部,将虫体前部伸出肛门外,产出互相粘着的呈黄色团块的虫卵。2产完卵后,雌虫皱缩死亡。虫卵经4~6天发育为感染性虫卵3由于卵块干燥或病马擦痒动作,虫卵落入饲料或饮水中,被马匹吞食后,虫卵到达肠内,幼虫逸出4约经6周发育为成虫。虫卵感染性虫卵幼虫成虫4-6天肠内六周诊断要点•1.症状检查临床特征是患马肛门部剧痒,常以臀部抵于其他物体上擦痒,使尾毛蓬乱倒立,甚至使尾根部形成胼胝,皮肤破溃,有的进而发生湿疹。•2.实验室检查当症状可疑为蛲虫病时,用蘸50%甘油水溶液的湿棉球,涂擦肛门周围和会阴部皱襞上的黄色污垢物,在显微镜下检查,看有无虫卵。初排出的虫卵内含一团卵细胞,但从肛门周围收集到的,多数已经发育,卵内含幼虫。防治措施药物驱虫,左咪唑、丙苯咪唑、甲苯咪唑均有显著效果。敌百虫,剂量30~5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效果很好。驱虫同时应用消毒液洗刷肛门周围皮肤,清除卵块,以防止再感染。做好厩舍卫生工作。饲槽、柱栏、鞍具以及凡可能被病马用于蹭痒的各种器物,均应常进行消毒。饲料、饮水保持清洁。发现病马应迅速隔离治疗。
本文标题:马尖尾线虫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87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