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方兴未艾,成为我国旅游业中不可轻视的新的增长点。在发展中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丰富经验,为我国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关键词]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2-0046-03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具体表现为农民利用自家院落以及依傍的田园风光或自然景观,吸引城市居民前来吃、住、游、玩的旅游形式。如果从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来概括,乡村旅游就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购农家物”,从内容到形式都以自然生态和个性多样为最大特点。乡村旅游发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在国外已有100多年历史。20世纪70年代后,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增长期,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2002年,意大利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的经营企业,当年夏季就招徕了120万人(次)的本国旅游者和20万人(次)的外国旅游者。法国农会于1998年专门设立了农业及旅游接待服务处,大力推销农业旅游。2004年,法国农村地区接待了占全国总量28%的旅游者,本国公民在本国农村旅游的消费额约为200亿欧元。在美国夏威夷,2000年有5000多座农场从事乡村旅游事业。我国的乡村旅游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改革率先突破,特别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辟了农村由单一农业向农、工、商、游多元发展的道路,乡村旅游开始崭露头角,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部分农村,作为先进典型接待了大量的国内外各方人士,甚至境外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农业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旅游规模逐渐壮大,一些村镇开始兴办旅游企业。进入21世纪,我国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农民就业和收入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旅游局确定创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后,乡村旅游产品在我国被正式列为旅游产业的一部分。凡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村民,每年来自旅游的收入快速增长,农民因地制宜搞旅游服务,不离土、不离乡,实现了农业增值、农民获利。尤其是近年来,乡村旅游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可轻视的新增长点。全国已建成的2万多个旅游景区(点)有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由国家旅游局倡导创建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目前已有1000多家,遍布内地31个省、区、市,覆盖农、林、牧、副、渔等产业。黄金周期间,全国有70%的城市居民选择到乡村去旅游,每个黄金周形成约7000万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年接待游客量超过3亿人(次),旅游年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兴未艾,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起步较晚,乡村旅游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如开发水平较低、产品形式单一、旅游设施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相关配套政策、品牌意识欠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乡村旅游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英、美、法、意大利、日本、瑞士等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经验丰富,为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纵观世界各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壮大,无不与各国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密切相关。为了发展乡村旅游,各国政府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些促进措施。英国是最早发展乡村旅游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就兴起了乡村旅游。到20世纪90年代,农业和畜牧业类的旅游景点已成为与手工艺品中心、休闲类景点、主题公园、文化遗产中心、工厂景点齐名的旅游胜地。据英格兰旅游委员会统计,1995年农场景点、主题公园、工业旅游景点是英国最受欢迎的三大类景点,英国有近1/4的农场都开展了旅游活动。为了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自1991年以来,英国中央政府农村发展委员会提出向包括景点在内的目的明确的私人开发项目提供资金;农业、渔业和粮食部也按计划对一些以农业为基础的景点开发给予财政支持,同时,向通过发展旅游来努力使经营多样化的农场主提供资助。乡村委员会也向改善乡村地区旅游设施的项目提供资助,这些政策对于推进英国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意大利政府也积极鼓励乡村旅游的发展,开展乡村旅游可以享受政府的有关农业低息优惠信贷和税收减免政策。意大利政府还对全国各地重要农业旅游资源进行了统一评估和协调,以便使各地能充分发挥区域地方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这些国家从立法上确定乡村旅游的地位,制定强制性标准,从标准上确保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同时,政府还通过低息投资贷款、减免税收、补贴等方式,对乡村旅游给予特定的支持和帮助。在科技文化方面,通过向农牧业生产者提供乡村旅游知识和技术上的培训,引导和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也可以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变农村面貌的大事来抓。统筹规划指导,给以政策及资金扶持,为本地农业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坚持农业主体地位不动摇英国的乡村旅游大多定位于“农业开展多种经营的一个方面”层面,乡村旅游紧密依托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虽然农业为了开展旅游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建设,但农业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削弱,农业生产本身可能为了方便旅游观光进行了一些必要调整,但这种调整并没有改变农业生产的性质。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各国乡村旅游的运作也越来越规范,开展乡村旅游一般要到各级政府旅游部门进行登记注册,并在通过考核后发放许可证书。如意大利政府规定,接待游客用房必须是非农业生产活动用房;游客的食物全部或大部分必须是本农场或当地农场的产品;乡村旅游应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要内容;乡村旅游主要利用农场的现有资源和条件,允许维修原有的庄园或别墅。为了保护游客的利益,意大利还规定对向游客出售的当地农产品的质量和特性进行评估和鉴定,出售价格应低于市场批发价。为了保证旅游者的安全,规定旅游者留宿地应有其活动范围的限制和考虑旅游者自我留宿的能力,向旅游者事先说明设备尤其是电器的使用方法等。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时我国政府应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制定相关法规,来保证农业旅游的健康发展。同时,要鼓励农民建立行业协会,规范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政府部门还应深刻认识到,即使乡村旅游收入大于农业生产本身的收入,但乡村旅游仍然是农业的副产品,农业生产更不能成为为旅游服务的纯粹表演行为。三、吸引旅游者参与体验近年来,国外乡村旅游正在向更深层次发展,旅游者不仅要“看”而且要“做”,由过去简单欣赏转化为参与过程,真正体验农活的“原汁原味”。日本是亚洲开展乡村旅游较早的国家。日本各地农场结合生产独辟蹊径,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各种具有特色的服务设施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旅行社也开发了丰富多彩的农业旅游产品,组织旅游者参与春天插秧、秋天收割、捕鱼捞虾、草原放牧、牛棚挤奶等农场体验。到了收获季节,旅行社还会选出一小包稻米或茶叶给游客寄去,让游客亲口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服务十分周到。例如日本岩水县小井农场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民间综合性大农场。自1962年起,农场主结合生产经营项目,先后开辟了600余亩观光农园,设有动物农场,可供游者观赏到各种家畜在自然怀抱中的憨态,又能增加动物学的知识;牧场馆每天有定时挤牛奶表演和定时开放奶油加工过程,观赏之余,可以购买到各种包装精美而新鲜的奶制品;别具一格的农具展览馆陈设有各式各样的农用机械,人们可以借此了解农业发展历史和农机具知识;农场旁边,是由废机车改装成的旅馆,深受怀古思旧者和青年人的欢迎。在美国,当苹果、梨子、葡萄、西瓜之类的瓜果即将成熟之时,农庄就在报刊上登广告,招揽游客去农场摘水果度假,城里人热烈响应,纷纷根据广告上的示意地图开车前往。美国参加乡村旅游的人数每年达到2000万人(次)。目前,在日本、瑞士等地,还出现了更高级的乡村旅游形式――租地自种。城里人在乡下租一块“自留地”,假日里携妻带子,呼朋唤友,到乡下的“自家地”里翻土耕种、施肥浇水,平时则由农场主负责照看。这种浅尝辄止的劳作方式为忙碌的城市生活平添了许多雅趣,深受游客欢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经验,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不能仅停留在“春天看花,秋天收果”的传统产品上,要提高乡村旅游产品层次,一是要提高可参与性,参与性强是乡村旅游一大特点,这就必须让游客下地干农活,上树摘蔬果,下河捕鱼虾,上马牧牛羊,体验真正的农牧生活;二是提高乡村旅游的科技含量,在保持“农味”特色基础上,加大科技在农业旅游项目上的应用;三是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内容,尽可能多地综合粮、果、蔬、畜、渔、草、花等农业资源要素,以丰富的产品组合吸引客流,延长停留时间,提高消费水平。四、优化旅游环境,坚守乡土气息乡村旅游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其深层次原因是:随着世界人口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病加剧,人们越来越怀念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空旷的田野和绿色的大自然氛围,回归自然已成为一种时尚和趋势。因此,生态化的自然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和保证。为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很多农庄都会在营造随意休闲的乡土氛围方面动足脑筋,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和手段。在瑞士东部和中部有一种独特的农家度假产品――稻草之旅。参加稻草之旅的游客白天可以在农场体验农家生活,晚上则可以在农场的谷仓里使用自己带的睡袋,在散发着清香的稻草床上美美地睡上一觉,第二天一早品尝一顿美味可口的农家早餐,从而体验一种随意、慵懒、原汁原味的乡土生活。乡村旅游在意大利被称为“绿色假期”,早在1996年,意大利全国20个行政大区就已全部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尤以托斯卡那大区更为突出,每年接待国内外农业旅游者达20万人(次)。意大利将乡村旅游与现代化的农业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新型生态环境及其他社会现象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综合性项目,对农村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改善城乡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由于我国乡村旅游项目大多位于农村或城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因此,我国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一方面应加大道路、旅馆、餐厅、通信、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传统农村脏、乱、差的局面;但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城镇化”倾向,在建设中坚守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
本文标题: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799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