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月夜杜甫说课人:陈志中说课内容第一部分:说教材第二部分:说教学方法第三部分:说教学过程第一部分说教材教学背景123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月夜》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语文选修①《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一单元“唐诗之旅上”。我校属于市重点中学,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好。通过高一对诗歌的深入学习,已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背景1学会一些常见的鉴赏诗歌的方法,掌握诗歌中的表现手法。通过反复诵读,结合歌曲,揣摩语言,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并学习诗人的爱国精神。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2教学目标•反复吟诵,揣摩语言,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学习诗中表现手法重点难点3教学重难点•1、教法第二部分说教学方法(1)多媒体展示法(2)诵读法(3)意境再现法•2、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1、导入(3分钟)•2、朗读(5分钟)•3、理解内容(12分钟)•4、深层探究(5分钟)•5、探究手法(5分钟)•6、巩固训练(3分钟)•7、小结(3分钟)•8、布置作业(4分钟)•9、板书设计第三部分说教学过程•抓住诗中“望月”这一情景,设置以宋祖英04的年春晚歌曲《望月》导入(多媒体播放、展示歌词),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进入意境。(板书标题)1、导入2、朗读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晃,双照泪痕干。3、理解内容•学生诵读后,联系歌曲《望月》,感悟诗歌意境。学生得出歌曲中“望月思人”的内涵,联想到诗中人“望月”的情景(此处由学生导出创作背景),学生不难发现它们俩有异曲同工之处。指导学生找出关键词句,结合背景,合作探究诗歌思想内容(把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小组内讨论探究,由小组代表展示成果)(板书)。老师以散文化的形式解读,旨在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中,还原诗歌凄美的意境,以深化学生的理解。•“又到月明时。今夜,鄜州该和长安一样,也是明月朗照的吧?可是,如今我们分隔两地,你只能独自一人望月凝思了。噢,还有我们那可爱的小儿女陪在你身边。但他们又怎能懂得你对我的万般相思之苦呢!夜已经很深了,你仍然痴痴地伫立着。我想,浓重的雾气早已沾湿了你的发髻;清冽的月辉也像在你的双臂上蒙了一层秋霜……你,不觉得凉么?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倚着窗帷,同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脸上的泪痕呢?”4、深层探究•探究诗歌深刻的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透过诗歌表面挖掘其深层内涵,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点拨学生从当时社会现状以及杜甫留给我们一贯的“忧国忧民”形象突破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是高考热点。在这个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本诗的难点——曲笔手法。以落笔点为分析核心,用歌曲《望月》与诗歌作比较分析:5、探究手法题目《月夜》《望月》落笔点“我”的妻子“我”何事望月望月情感“我”思念妻儿“我”思念某人手法间接——曲笔直抒胸臆6、迁移训练:加强学生对“曲笔”手法的掌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问:分析诗歌后两句的表现手法。7、小结•1、小结内容•2、小结诗歌鉴赏的方法8、作业布置•(1)当堂背诵诗歌(抽查个别,同桌互检);•(2)积累关于意象“月亮”的诗句。9、板书设计月夜今夜闺中独看何时双照泪干怜、未解、忆、湿、寒妻子望月思我我盼望曲笔手法我思念妻儿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
本文标题:《月夜》说课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844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