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PPT
总有一款PPT适合您【最新出品\精心整理\倾情奉献\敬请珍惜】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来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把0去掉。2.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需要添0补位。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积的末尾与因数的末尾对齐)乘法中的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3.积的近似数(1)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首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把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的数字“四舍五入”(大于等于5向前一位进1,小于5舍去)。(2)进一法(3)去尾法计算钱数时,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4.连乘、乘加、乘减运算顺序(1)小数连乘,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2)乘加、乘减运算顺序:无括号的,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a÷b÷c=a÷c÷b第二单元《位置》1.竖排为列,横排为行。2.列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行数,一般从前往后数。数列数和行数时,数的起始点和方向不要弄错。3.数对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列在前,行在后,两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如(列数,行数)。第三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计算法则(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有余数时可在余数后补0继续除。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要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2)一个数除以小数,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法则计算。(3)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商随着扩大或缩小。(同大同小)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或扩大,商反而扩大或缩小。(大小相反)除法中的规律: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2.商的近似数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3.循环小数(1)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2)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全是循环小数。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步骤:(1)用计算器计算。(2)观察发现规律。(要重复出现3次以上)(3)根据规律写商。5.解决问题根据实际需要,有时要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数。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3)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进行检验,写出答案。第四单元《可能性》1.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断事件发生的三种情况。2.不确定的现象,能用“可能”“不一定”等来描述,确定的现象,能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3.可能性有大有小,在总数中所占的数量越多,可能性就越大;所占的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可能性:最大较大较小最小,数量:最多较多较少最少。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一)用字母表示数1.用字母表示数。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数和字母相乘时,省略乘号后,一律将数写在字母前面。(数前字母后)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是a+b=b+a;加法结合律是(a+b)+c=a+(b+c);乘法交换律是ab=ba;乘法结合律是(ab)c=a(bc);乘法分配律是(a+b)c=ac+bc。3.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并把字母的取值代入式子求值。4.a×a=a2,32=3×3=9a2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2a读作:2a,表示2与a相乘2×a或表示2个a相加(a+a)。(1)正方形的面积S=a2,正方形的周长C=4a长方形的面积S=ab,长方形的周长C=2(a+b)(2)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路程。路程=速度×时间s=vt,速度=路程÷时间v=s÷t,时间=路程÷速度t=s÷v(3)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4)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二)方程的意义1.方程与等式的区别。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2.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三)解方程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2.解方程时要注意写清步骤,等号对齐。3.验算。检验是不是方程的解,把解代入原方程的左边算出得数,再算出右边的得数,如果左右两边的得数相等,那么这个解就是原方程的解。4.解方程原理:一、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相等的数,等式不变。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5.在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我们应统一单位,在方程求出的解的后面不写单位名称。稍复杂的方程1.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1)设未知数:求什么设什么(个别除外)(2)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4)检验,作答。2.验算。就是把未知数的值代人方程检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S=ah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s长方形=abs正方形=a2)3.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二)三角形的面积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S=ah÷22.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三)梯形的面积1.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用字母表示:S=(a+b)h÷22.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要从梯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应把梯形的上底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这样剪去才能最大。(四)组合图形的面积1.2个或2个以上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称为组合图形。2.把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转化成求几个简单的平面图形面积的和或差3.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般分这样几步:(1)分解图形(2)利用公式,(3)找出相应线段的长(4)正确计算。方法:分、拼、挖。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植树问题:(段数=路长÷株距;路长=株距×段数)两端都栽:棵数=段数+1;段数=棵数-1两端不栽:棵数=段数-1;段数=棵数+1只栽一端:棵数=段数;(二)锯木问题:次数=段数-1段数=次数+1;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三)方阵(正方形)问题:最外层的数目是:边长×4-4或者(边长-1)×4(整个方阵的总数目是:边长×边长)(四)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棵数=段数(段数也就是间隔数)段数=路长÷株距;路长=株距×段数总有一款PPT适合您【最新出品\精心整理\倾情奉献\敬请珍惜】
本文标题: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848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