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后危机时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及其政策变化
后危机时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及其政策变化袁志刚2011.03.09一二三四国际经济背景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中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内容123危机与复苏全球经济的基本态势美国经济与其量化货币政策一.国际经济背景危机前的全球经济失衡1危机与复苏Note:Currentaccountbalances(inpercentofworldGDP).Source:OlivierBlanchardandGianMariaMilesi-Ferretti,GlobalImbalances:InMidstream?SPN/09/29全球经济运行的示意图1危机与复苏新兴经济体跨国公司劳动力、土地发达经济体资本、技术产业转移、模仿学习金融市场贸易顺差、外汇储备居民储蓄、主权基金实体服务潜在风险跨国公司高科技企业新兴体企业债务衍生品大宗商品公司政府个人资本逐利性1-2实体经济的总量非均衡和结构非均衡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分配格局,或者全球红利的分享机制特征导致了全球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非均衡。美国利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获取收入转移利益;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发展、金融垄断,获取特殊利益,新兴经济体的金融落后,金融资产的转移,导致收入转移,金融创新,金融泡沫化;要素价格的扭曲,垄断要素(知识、专利、品牌)的高价和竞争要素(土地、劳动力和环境)的低价,导致收入从新兴经济体到发达经济体的转移。全球收入差距扩大,全球化的红利基本被发达国家收获,全球资本要素获利高,全球劳动要素获利低,全球总需求难以消化全球的总供给。1危机与复苏全球实体经济非均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1-3全球经济回暖1危机与复苏新兴经济体复苏快于发达经济体新兴国家与G3(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贸易量和工业产值比较资料来源:IMFWorldEconomicOutlook:RebalancingGrowth,2010各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1危机与复苏国家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G72.91.92.42.12.11.61.31.20.8欧盟2.60.91.20.71.21.11.610.1美国2.72.43.132.41.50.81.41.3法国3.60.93.11.20.51.52.7-0.10.5德国2.61.81.51.20.61.42.80.70意大利2.50.8-0.6-1.21.10.50.30.2-0.5西班牙0.10.70.60.90.70.80.81.70.8日本2.81.62.41.73.22.21.120.5英国3.41.42.42.92.10.92.31.71新兴国家4.84.65.15.34.94.55.24.75.0中国6.76.97.17.57.88.68.58.27.9印度5.25.34.95.76.26.56.46.16.3巴西5.95.65.86.15.56.36.26.46.0墨西哥3.94.23.62.93.13.83.53.23.4俄罗斯3.84.34.23.94.54.14.64.43.7注:(单位:%)数据来源:OECD数据库,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表现和问题短期实施“凯恩斯”扩张性政策,但是进一步导致资产负债关系的恶化,并从家庭债务危机、企业债务危机向政府债务危机蔓延,美国、英国、欧洲五国以及日本四种类型的债务危机。美国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货币战争和贸易战争,大宗商品价格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的根本之道在于科技和知识创新,而不是重新“捡回制造业”,金融等服务业继续为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做出贡献。发达国家的复苏主要依赖金融复苏,实体经济复苏不明显,因此复苏是一种无就业的复苏。欧洲的政府债务及其福利制度,除德国等外的实体经济的劳动生产率低下。日本的老龄化等问题导致增长动力不足。全球危机二次探底的风险还是存在。2全球经济的基本态势凯恩斯政策的后果:公共债务水平的快速上升050100150200250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西班牙200720082009各国的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2007-2009)单位:%注:GDP以当前价格计算。数据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2010年4月2全球经济的基本态势2-2中美经济对全球起关键作用2全球经济的基本态势2-3通货膨胀在发展中国家逐渐抬头2全球经济的基本态势2-4需求回暖推动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升2全球经济的基本态势123最近一轮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危机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基本表现货币与财政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运行二.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42010年第四季度的政策改变1979-2009的中国:增长周期与危机1最近一轮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危机Note:EconomicGrowthRateofChina:1979-2009TheFirstRound9YearsTheSecondRound9YearsTheThirdRound10Years2003年开始最近一轮的经济增长,政府于2007年开始实施紧缩政策,2008年中叶以后经济放慢,而危机使得2008年第四季度起中国经济发生逆转。2-1主要经济指标概要2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基本表现2-2内需已成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基本表现2-3第三产业增速最近超过第二产业2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基本表现3-1货币供给同比增长情况3货币与财政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运行20.517.713.88.76.717.526.434.629.931.322.921.922.121.213.618.918.016.314.918.725.928.429.622.521.517.619.219.019.717.2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M1M2货币与投资2010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7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7%,增幅同比回落8.0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26.7万亿元,增长21.2%,回落11.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4.5万亿元,增长16.7%,加快4.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7.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9万亿元,比上年少增1.6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1.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2.0万亿元,少增1.1万亿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增速比上年回落6.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1415亿元,增长24.5%,回落5.9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6725亿元,增长19.7%,回落7.6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2.8%,中部地区增长26.9%,西部地区增长26.2%。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增长33.2%。3-2财政政策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3货币与财政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运行四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下,地方政府陆续配套了近20万亿的资金。截止2009年6月末,全国各级地方政府设立的融资平台公司达8221家,其中县级政府平台公司4907家,银行的授信金额达8.8万亿元,贷款余额超过5.56万亿元,几乎相当于中央政府的国债余额。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正是因为缺乏合法的融资制度框架,所以除了变相搞融资平台和隐性负债之外,还是依赖于土地一级市场批租,加大银行信贷风险。3-3价格变动与通货膨胀3货币与财政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运行7.18.56.32.4-1.6-1.4-0.81.92.42.82.93.64.45.14.96.18.110.02.0-4.5-7.2-7.01.75.96.86.44.35.06.16.6-10.0-5.00.05.010.015.0CPIPPI3-3价格变动与通货膨胀(续)3货币与财政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运行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不断攀升,带动CPI环比上行。3-3价格变动与通货膨胀(续)3货币与财政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运行2011年1月份,CPI上涨到4.9%,这次食品类比重下降2.2个百分点,居住类提高4.22个百分点。人口结构的改变、世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地价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资产泡沫的发展推动工资的上涨,公用品价格价格的调高,更为强劲的需求,成为2011年价格的上涨的推力。10月19日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加息,进入加息周期,同时不断上调银行准备金率,至19.5%,达历史最高。3-4投资空间仍然较大3货币与财政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运行我国化石能源占比过高,未来新能源投资空间大3货币与财政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运行中国的资本存量远低于发达国家3货币与财政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运行3-5出口反弹主要受到G-3以外国家需求的推动3货币与财政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运行3-6消费潜力巨大-人口结构推高消费3货币与财政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运行新一代年轻人带动消费增长3货币与财政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运行42010年第四季度的政策改变2010年10月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长期来看,“十二五”规划蓝图从注重强调经济增长转向更加注重财富分配,落实收入分配政策将成为未来五年的重点;二是短期来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基调转变,刺激政策适时退出,紧缩周期开始。宏观经济政策转变有以下作用:缓解通货膨胀压力;遏制资产泡沫抬头;有利于人民币升值放缓;有利于还富于民。(由于加息对房地产泡沫的打压,会导致热钱流入减少,人民币快速升值压力得以缓解。)4-1宏观经济政策显著变化42010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政策改变4-2房地产调控效果显现加大保障房建设,并致力于进一步增加住房供应,打压投机需求,力改房地产市场的状况。房产税试点与国八条后的各地限购政策的实施,未来走势可能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前景。国际上有很多投机家开始赌博中国的资产泡沫破灭,看空和做空中国经济。2011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迎来一场明显的降温潮,加上货币政策紧缩、商品住宅供应量增大、开发企业资金吃紧等因素,房价下调的可能性急剧增大。中国进入工资上涨阶段,其正面效果是:提高居民收入,刺激消费;制造业让步服务业;淘汰低附加值企业;制造业转移,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同时,工资上涨也将带来挑战:即削弱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企业竞争力;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增强,货币政策面临收紧;低附加值公司的运营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等。“十二五”期间,政府和国企可以通过转移支付,集中解决收入分配公平、藏富于民等问题。根据有关研究机构的计算,十二五期间,通过适当减少个人所得税、增加国企分红投入社保、消除负利率等措施,应该有4万多亿的财富可以用于支持收入分配改革。4-3基于政策预期的经济走势判断42010年第四季度的政策改变123中国经济的问题概述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情况东中西区域发展的新趋势三.中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4刘易斯拐点与城市布局1中国经济的问题概述居民收入在GDP分配中地位导致消费和内需不旺;产业转移导致制造业效率损失;成本上升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国进民退导致私人投资不旺;房地产打击导致地方财政收入下降和房地产投资下降。1中国经济的问题概述美国经济靠货币政策刺激;欧洲国家债务危机进一步蔓延;中东继续动荡影响石油价格。地方基础设施投资导致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今年是12五开局,地方投资冲动强。2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情况2-1十二五规划概述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主要内容包括:“十二五”规划制定将充分体现由强调经济增长快速发展转向强调经济结构转型方面,以确保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口和地区实现平衡的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同时,中央政府将对改变“十二五”期间以GDP为目标的地方官员考核原则。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按照发改委早期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的八大重点议题,我们认为“十二五”规划方面的重点可能集中在:扩大消费、培育新型产业、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西部发展、调节收入分配
本文标题:后危机时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及其政策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84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