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原论文历史唯物主义
论“历史唯物主义”4班.王渭森.21015201992“历史唯物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结合黑格尔的辩证法及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提出的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辩证唯物主义一同构成了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用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但他有着严重的缺陷: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探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经济发展史,根本否决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决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而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则有着与之对立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在历史的发展规律中,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二者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着,在社会生产中,彼此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也就是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要指出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体现在阶级社会中便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其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实施压榨和掠夺,而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不得不起来反抗。阶级斗争社会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在阶级斗争中,先进阶级反对落后的阶级,推翻其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形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进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它对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并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决定历史前及方向的是“行动着的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除去历史唯物主义,还有其他的一些分析历史的观点。与之完全对立的便是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心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源,世界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精神决定物质;人的认识是先天就有的或在头脑中自己产生的。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理论形态的共同特点是:第一,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把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因归结为精神因素,否认历史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第二,在对待人民群众的作用问题上都表现为英雄史观,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把人民群众的作用排除在历史之外。历史唯心主义用主观臆造的、人为的联系代替社会历史的真实的联系,本质上是对社会历史本来面貌的歪曲,对人类的认识、真理的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另外,1980年代萌芽的“新历史主义”指出,历史充满断层,历史由论述构成。我们应透过各种论述去还原历史,而该种论述,是根据当时的时间、地点、观念建构的。这种主义主张将历史考察带入文学研究,更指出文学与历史之间不存在所谓“前景”与“背景”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强调文学与文化之间的联系,认为文学隶属于大的文化网络。它着重考察文学与权力政治的复杂关系,认为文学是意识形态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参加意识形态的塑造。在相较之下,历史唯物主义,无疑是一种更加科学的,抓住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历史主义。我用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历史,抛去主观因素影响,往往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拿清末重臣李鸿章来举例子。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在他的一生中签下十余个不平等条约,因此常为人诟病。然而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出现,人们对这位大臣的评价也越来越多元化。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朝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梁启超评价道:“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他在《李鸿章传》中道:“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李鸿章为清末的中国做了很多,办军工厂,造船厂,组建北洋水师,派学生留学海外,无不为了富国强兵。在谈判马关条约过程中,李鸿章收到日本暴徒枪击,左眼下中弹,他却很清醒的让同随的官员先管理好擦拭自己血迹的证物,以此来对日本方面施压,让日本尽早的签订停战协议,用性命在为国家争取最小程度的损伤。而我们结合历史去看他签订条约的举动,无不是大势所趋。大清的衰弱注定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犹如唐太宗发起的玄武门事变,弑弟杀兄,逼迫李渊传位于自己。从传统道德的角度来评判,这根本就是无君无父,罪大恶极的行为。但联系历史背景,考虑到当时两种势力的形成、差异和水火不容的情势,就会知道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是非常正常的。在唯物史观下,我们承认历史,尊重历史,在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就会更加全面、更加客观、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智慧、更加接近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从而来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
本文标题:马原论文历史唯物主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85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