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
1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工学科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由广西电大根据中央电大的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实施方案。本专业学生必须参加毕业实习(2周),并完成下表规定的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分。中央电大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综合实践环节)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教学质量。综合实践环节不得免修。本专业安排毕业设计8~10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和方式可以多样化,选题要符合教学要求,并尽量选择与实际任务相联系的题目。中央电大将对毕业设计答辩情况和毕业设计说明书进行抽查。一.综合实践环节教学计划:序号名称主要内容与要求周数学分备注1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设计使用PLC控制技术的典型专用电气控制系统22选修2液压气动技术课程设计设计一典型加工装置的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22选修3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设计设计一典型加工过程的机械量传感器测试电路22选修4数控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设计一种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编制某一零件的加工程序22选修5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一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22选修6机电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设计典型的机械装置接口电路22选修27生产实习结合对口工厂的生产情况,了解典型生产过程、数控设备构造、电气控制系统等1.51必修8毕业实习了解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结构及制造过程22必修9毕业设计完成一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或完成某设备的技术改造设计108必修合计19.517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设计教学要求(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本专业综合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习专业技术课所需的必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并使学生得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训练;课程设计的设置应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实际局部设计从收集资料、方案比较、计算、绘图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工程设计中计算和绘图的基本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做必要的准备。(二)、对学生要求:1.学生需认真阅读课程设计任务书,熟悉有关设计资料及参考资料,熟悉有关各种设计规范的有关内容,认真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内容。2.学生均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独立完成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3.课程设计的计算说明书不低于3000字。要求计算说明书计算准确、文字通顺、书写工整。要求图纸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三)、课程设计的课题:每个课程设计为2学分。课程设计课题如下:1.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制造过程自动化方向(6学分)可从以下六个课题中任选三个课题:(1)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设计使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的典型电气控制系统。3(2)液压气动技术设计典型加工装置的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3)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设计典型加工过程的机械量传感器测试电路。(4)数控原理与应用设计一种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编制某一零件的加工程序。(5)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6)机电接口技术设计典型机电装置接口电路。2.机电系统智能控制方向(2学分)要求完成机电系统智能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课题:机电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四)、教师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一般由专业课教师担任,要求教师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或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分组与课题选题;每组学生可安排7~10人,选定一课题。每一教师指导1~2组。教师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督促、检查学生课程设计的进行情况,课程设计完成后负责学生的成绩考核。(五)、成绩考核及时间安排: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资料、计算书、图纸及质疑进行评定。课程设计成绩按五级分制评定,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时间安排:课程设计应在相关课程学完后进行,一般可安排在第三学期以后,时间安排四周时间三、生产(毕业)实习教学要求(一)、实习目的生产(毕业)实习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所设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堂,本专业生产(毕业)实习一共2学分。生产(毕业)实习的目的:4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和控制智能的设计、维护、制造及开发基本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要有机械电子两方面的基础理论,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能力。通过生产实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以提高教学质量。2.通过生产(毕业)实习,使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提高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加深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3.通过生产(毕业)实习接触认识社会,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学习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二)、实习要求1.实习工厂的选择(1)本专业生产(毕业)实习工厂应具有中、大型规模和现代化的技术水平,拥有较多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技术较先进。工厂的实习培训部门有一定的接纳能力和培训经验,有进行实习指导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时应能提供较充足的图纸资料等技术文件。(2)优先选择为学生实习提供生产过程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工厂或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厂。(3)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同时选择有关的几个大、中型工厂。2.对指导教师的要求(1)指导实习的教师应责任心强,认真刻苦,身体健康。实习中要强调教书育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2)实习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好的实践能力。能组织实习活动,与工厂相互配合,完成实习全过程。指导学生记实习笔记,写实习报告等。实习结束后,对学生实习成绩给出实事求是的评定。(3)实习结束后,及时向教务部门提交学生实习成绩单。3.对学生的要求(1)明确实习任务,认真学习实习大纲,提高对实习的认识,做好思想准备。(2)认真完成实习内容,按规定记实习笔记,收集相关资料,撰写实习报告。(3)虚心向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尊重知识,敬重他人,甘当小学生。及时整理实习笔记、报告等。5(4)自觉遵守学校、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服从指导教师的领导,培养良好的风气。(5)实习结束后,应在规定时间内交齐实习笔记、实习报告等。(三)、实习内容1.认识机电一体化设备(数控机床、自动线、加工中心等)。(1)了解数控机床及机电设备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2)了解典型零件的加工过程与工艺要求。(3)了解控制系统原理和数控编程方法。(4)结合图纸、资料,熟悉设备的结构。(5)深入分析典型零件的工艺过程,做好记录,为撰写实习报告收集资料。2.收集相关资料(1)有关机械结构、传动系统方面的资料。(2)微机控制系统框图、接口、驱动电路。(3)驱动系统、传动结构、装置形式等。(4)工艺卡片及其它相关资料。3.相关工厂参观在实习期间,可安排学生参观其它工厂的机电一体化设备,较先进的生产线,自动线,装配线等。(四)、实习方式生产(毕业)实习由各地方电大组织进行,应立足本地。要求指导教师认真负责,保证实习质量。在集中实习时,可采用以下方式:1.指导教师讲课针对学生实习中的问题,讲解较集中的与实习相关的专业课内容,组织教学活动。2.请工程技术人员讲课结合工厂实际,请有实际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讲解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相关技术问题,和行业发展状况等。3.现场实习学生带着问题到车间,生产一线。了解生产中的设备、工艺等。通过观察、记录、查阅资料、现场请教等,使问题得到解决。6(五)、实习笔记、实习报告1.实习笔记(1)学生应认真做好实习笔记,不断积累知识。实习过程中,每天认真记录实习的内容、心得体会和发现的问题。包括加工设备、工艺过程、检测方法、质量保证等。(2)记录工程技术人员讲课的内容、工人师傅的讲解、对生产的组织、管理、生产过程的个人认识等,实习笔记中应有必要的零件草图、工艺流程等。2.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参照实习笔记,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中应包括以下内容:(1)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工厂概况、车间概况、主要产品、人员组成等。(2)典型零件(可以由指导教师指定,也可由学生自定)的加工工艺过程,画出草图,标明主要尺寸、工序、工装、加工设备、检测方法等。(3)对于数控设备,说明其编程方法。(4)本人在实习中的收获、体会,及对工厂(车间)的合理化建议。(六)、考核实习结束,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笔记、实习报告,及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表现综合评定成绩。实习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不参加实习或累计缺席三分之一时间的学生,不予评定成绩,凡不及格者不能取得实习学分。对实习中严重违反纪律的学生,视情节降低成绩。四、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要求毕业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获得综合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之前,必须修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由省级电大统一安排。(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2.接受工程师必须的综合训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如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总结提高撰写论文的能力。3.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1.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计算说明书,并正确绘制机械、电气与液压等工程图纸或独立撰写一份毕业论文并绘制其图表。2.学生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和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锻炼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4.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与设计题目相关的阐述说明及计算,内容完整,文字顺畅,符合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正文不低于5000字。5.毕业设计图纸能较好的表达设计意图,符合制图国家标准,提倡计算机绘图。(三)、指导教师1.由各教学点安排从事本专业的具有中级以上职务的教师,或聘请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等具有相应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2.指导教师应变写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过程中,根据学生完成工作情况填写。3.指导教师应认真负责,注意启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时检查进度,解答疑难和布置工作。4.毕业设计完成后,指导教师应将所指导学生的工作能力、设计质量、工作态度的评语,填入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的有关栏目内。5.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以不超过8人为宜。(四)、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原则要根据教学计划中所制定的培养目标要求,能达到综合训练为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2.应尽量选择既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又结合生产、科研实际的题目。可根据电视大学学生的特点,结合个人的实际工作选择题目。3.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设计题目,并由指导教师认定。4.所选择的题目要注意到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难度和份量要适当,以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85.多人同作一个题目,应在保证相同基本内容之外,各有侧重,防止雷同或抄袭。6.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设计类题目2)工程技术研究类题目(五)、毕业设计(论文)答辩1.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必须进行答辩。答辩委员会由本专业中级职称以上(3人及以上单数)组成,必须由中央电大认可的答辩主持人主持并签名。答辩委员会成员报广西电大、市级电大备案。2.学生答辩时,需提交论文、及相关资料。每名学生答辩时间为15分钟左右,包括设计介绍和回
本文标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853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