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辨析
1初中语文常用成语辨析一、经常被误用的成语。1.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2.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3.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4.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5.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6.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7.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8.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9..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10..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11..始作俑者:常误用为贬指。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12..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容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做法)混用。13..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14..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15..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16..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17.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18.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19..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20..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22.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23..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24..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25.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26.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27.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28.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多贬义。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29.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30.一劳永逸:劳苦一次就可以永远安逸。31.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32.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巧精妙。大多指工艺美术、园林等。33.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34.青梅竹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一起游戏。35.自食其果:自己吃下自己种出来的果子。比喻自作自受。36.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毫发,毫毛和头发,形容极其细微。237.励精图治:形容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和地方治理好。主要指精心治理国家,适用对象极为有限。38.虚与委蛇:虚,假意。与,跟。委蛇,敷衍。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39.罄竹难书:罄,尽。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写不完。40.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41.豆蔻年华:专指代女子十三、四岁。42.不以为然:是含有认为不是、不对的否定的意思。43.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乘隙而入,常指某种消息和谣言的传布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44.炙手可热:意思是刚一挨近就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45.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且要经历长期的奋斗。46.不一而足:原来指不是一件事就可以满足,后来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事或不止出现一次。47.暴殄天物:泛指鸟兽草木等自然界的生物。意思是任意残害虐杀各种生物,后来,也指不知爱惜物品,任意糟蹋浪费。48.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形容听得多了,看得多了,长期浸润其中,无形中受到影响。49.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50.当务之急:当前急需办的事。51.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去。鹜和骛易混。52.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美玉。比喻精美的物品,没好的文章或有用的人才很多。53.望其顶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项,脖子。背,脊背。一般用于否有形式。54.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对的。55.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56.相濡以沫:比喻人在困境之中以微薄的力量竭力相互救助。57.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群众,取得人家的称赞和支持。58.正襟危坐: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但由于它的字面意思是正正衣襟,端正地坐着,因而这个成误只能用来形容坐着的人,不能形容人的站相或者走相。59.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60.非池中物:不是久居池水的东西。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61.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62.灯红酒绿:形容五光十色的繁华景象或极其奢移的生活。63.一跑而蹴:一抬脚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64.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异后重又团聚。65.梁上君上:躲在屋梁上的先生。窃贼的代称。66.藕断丝连:莲藕已经折断,丝还连着。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67.讳莫如深: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68.倾巢而出:全体出动。多用于贬义。69.脍炙人口:原来比喻美味人人爱吃,后来比喻美好的诗文人人称赞传颂。70.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的。强,振奋。原来指能振奋人的意思。现在形容某人某事大体能使人满意。71.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往不绝,连续不断。72.评头论足:原来无聊的人评论妇女的容貌。现在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挑剔毛病。73.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374.付之一笑:用一笑来对待它。形容不屑于理会。75.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发生。76.见异思迁:形容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也指不安心工作,见到别的工作就想改行。77.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78.指手画脚:原来指一边说话,一边做各种动作。现在多指不负责任乱加指点、批评,或任意发号施令。79.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轰动一时的情景。80.想入非非:指想进入一般认识力达不到的境界。后来借指脱离实际,幻想不可能。81.万马齐暗:比喻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82.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下下。83.莘莘学子:莘莘,众多。84.深孚众望:很使人信服。85.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86.休戚有关:休,喜悦。戚,忧愁。形容关系密切与利害有关。87.美仑美奂:形容华丽的房屋高大而众多。88.比翼双飞:特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89.以儆效尤:以处理一个案例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儆,警戒,告诫。尤,过错。90.弹冠相庆: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庆贺。形容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也指坏人准备上台。91.沆瀣(xiè)一气:比喻臭味相投。92.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来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93.不耻下问: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二、易混淆的成语.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定。∥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10.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1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2.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13.耸人听闻∥骇人听闻: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14.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15.无所不能∥无所不为: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416.无微不至∥无所不至: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17.迫不及待∥刻不容缓: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18.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19.披肝沥胆∥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20.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21.另眼相看∥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22.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23.色厉内茬∥外强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24.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25.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26.涣然冰释∥烟消云散∥化为乌有∥化为泡影:四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具体事物或念头”、“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27.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两词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但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28.参差不齐∥良莠不齐:二者都指“不整齐”。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29.不胫而走∥不翼而飞:二者都有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能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30.步履维艰∥寸步难行:二者都有可指“行走十分困难”。便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后者还可以比喻处境困难。31.饱经沧桑∥饱经风霜:二者都可指阅历深。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32.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积久考虑。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33.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亦作“趁火打劫”。∥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34.不堪设想∥不可思议: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但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常用成语辨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85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