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指导原则为了预防和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引发的突发事件,我们认为,要依托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各级领导,专家和广大师生的力量,要以人为本,坚持以预防为主,教育先行;群专结合,以专为主;科学监测,有效干预;层级管理,责任明确;快速反应,高效为主的原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危机,面对危机,适时把握转机,获得和寻求新的自我秩序和平衡,做到预防和应对两手准备,努力提高在校学生心理调节能力,社会适应和挫折承受能力。四、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目标和任务(一)、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心理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二)、通过心理咨询、热线咨询、网络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体或群体及时得到心理救助,使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与健康。(三)、建立健全监测预警系统,动态监测在校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规模、类型、强度、影响后果和变化趋势,及时报告,有效干预。(四)、通过建构大学生群体心理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工作体系,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应对,避免或减少危机对学校和学生的危害。(五)、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和助人自助的救助原则,积极引导学生顺利渡过危机,并帮助增强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能力。(六)、建立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应急处置、指挥、保障和防控体系,全面提高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七)、采用群专结合,以专为主的形式,以专家和专职人员为骨干,建立一支稳定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队伍,并形成学校、部门、教学系、学生组织四级工作体系。五、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对象和范围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在读的所有大学生群体和个体心理危机。个体对象是指具有某些特殊人格特征,如抑郁,内向、自卑、焦虑等行为表现异常的不确定的个人。群体对象主要有学业失败群体,网络时代群体,失恋群体,性心理困惑群体,贫困生群体等五大群体。(一)、个体心理危机1.个别学生因学业压力过大而出现的心理异常。如考试挂课,优秀生考试不及格,普通话、计算机通过有困难者心理出现的危机。2.学生因生活学习中遭意外事件出现的心理或行为异常。如家庭重大事故,家庭暴力,性伤害,意外伤害,性侵犯,车祸等事件导致的心理危机。3.由个人情感受挫出现异常的学生。如失恋,单相思,三角恋爱等导致的心理危机。4.由性格内向孤僻,经济贫困引发的心理障碍。如性格内向,不善交际,自卑。5.由于人际关系失调出现的心理问题。如当众出丑,交际时受排斥,失去朋友等导致的心理危机。6.身体出现严重疾病,传染性疾病,甚至不可治愈的疾病而引发的心理疾病乃至心理危机。7.适应不良反应。如大一新生的适应调整,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调整等造成的心理危机。8.由于身边同学出现个人心理危机状况严重而受影响,进而产生恐惧、担心、焦虑和困扰的心理危机学生。9.学生在个人生活、成长和适应社会发展中而引发的其他心理障碍发展成的心理危机。(二)、群体心理危机1.对学校做出的某一项规定或决策不满而引发的群体罢课、围攻、贴大字报、游行示威等心理危机事件。2.由于食堂饭菜涨价而引发的群体围攻食堂,拒绝进食等心理危机事件。3.毕业生离校前由于学业和就业压力而产生对学校、社会的不满情绪、反抗和过激行为,如宿舍停电后起哄,往窗外扔东西,有意破坏学校公共财产等心理危机事件。4.大一新生由于不能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而引发大规模的学生心理失调,造成教学秩序混乱的事件。5.在校的贫困生、预科生、优秀生、老乡会、独生子女、自费生、各类学生团体等有共同心理倾向的群体,由于某一些事件或境遇,或者对学校的某一项规定或决策不满而引发的攻击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乃至放火、自杀等心理危机事件。6.学业失败群体,网络时代群体,失恋群体,性心理困惑群体,毕业生群体等,由于某一些事件或境遇或者对学校的某一项规定或决策不满而引发的心理危机和过激行为事件。7.具有共同心理倾向的各类学生群体在成长、生活、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中而引发的其他心理障碍造成的自残乃至自杀事件。六、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组织机构和职责(一)、组建监测预防小组在学校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成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学生部(处)、团委、教育学系、心理学系、两课部、校医院、体育系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由学生工作部(处)牵头,依靠教育系、心理学系学科优势和专家优势,挂靠学校心理咨询指导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心理咨询中心”)成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以下简称“危机干预中心”)。下设四个工作小组,由校领导和学生工作主管部门统一领导。(1)、信息材料组。由两名专家或技术人员,校学生心理卫生协会成员组成,学生处领导负责,负责在全校范围内抽样监测,开展心理测量,收集危机信息,筛选高危人群,建立心理档案;(2)、信息评估组。由3名以上相同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及其他相关负责人组成,利用某种理论、经验,科学的对收集到的危机信息的成因、规模、类型、发生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影响后果、发生规律做出判断和预测,并提出对策与建议,必要时向学校主管领导汇报。(3)、危机干预组。由2名以上专家或技术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根据信息评估组提出的建议与对策,组织实施。若是较轻微的个人危机,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则协同“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卫生协会”予以解决;如果确有严重心理障碍的,经“危机干预中心”讨论暂时无法解决的,报校主管领导同意,可通过有关渠道转介到精神卫生机构。若是较为广泛的群体心理危机,由“危机干预中心”提出干预意见并上报主管校领导,批准后,要做到把握时机,控制事态,科学干预。(4)、宣传教育组。由宣传部牵头,心理卫生协会,校学生会成员组成,负责在全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引导全校学生积极健康成长,正确应对危机,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防止其进一步蔓延。(二)、组建应急小组当群体心理危机或个体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如群体自杀性事件,个人自杀、自伤、他伤等事件发生时,要由各党、政领导及专家、技术人员和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领导组成“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或副校长任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统一领导、调配人员和装备,指挥协调各工作小组的工作。下设8个工作小组。(1)、安全保卫组。由学校保卫部(处)、学生部(处)、校学生会、体育系学生会学生组成,主要组织人员对现场及周边地区进行警戒,控制、监控、保护现场。(2)、医疗救护组。由校医院和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抽调人员,院长、主任具体负责,组织有关医疗人员和心理学专家对伤员实施救治和心理治疗,对现场进行消毒防疫。(3)、后勤保障组。由后勤公司人员组成,主管校领导负责,主要落实现场应急物资,应急通信,交通运输,食品供应,水电供应以及生活等方面的保障措施。(4)、人员疏散组。由保卫处、学生处、学生会成员组成,相关负责人负责,制定现场人员疏散方案,并组织实施。(5)、专家技术组。由相同或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技术人员组成,主管校领导负责,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和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6)、应急处置组。由校党、政领导和各系(部)党、政领导以及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领导组成,专家技术组协助,其他部门、工作小组协同配合,迅速赶赴事发现场,按预定方案、原则开展各项工作。(7)、宣传报道组。由宣传部牵头、校广播站、传播系抽调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及时向其他学生和社会发布正确的信息,以安抚学生心理。并在事发后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教育,防止再次发生。(8)、善后处置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领导负责,团委、校学生会、心理卫生协会、后勤公司、校医院等单位协助,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有关事宜,并协同信息收集和信息评估小组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七、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保障措施(一)、学校每年拨给专项资金用于心理教育、保健、咨询、指导、治疗队伍的建设,兼职人员的报酬,学术科研、办公地和设施建设,以及咨询、测量、调查、宣传教育等活动的组织实施。(二)、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成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形成大学生自杀预防体系,各单位要制定完整、科学的预警、监测系统,并制定干预计划,按期按时组织实施。(三)、教育、咨询、指导、治疗人员和危机干预人员要有较高的医学、心理学理论水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四)、加强硬件、软件建设,确保“危机干预中心”与“心理咨询中心”有专用场地和专门办公地点。(五)、学校要定期考核工作,并有计划的组织部分人员进行心理咨询治疗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和培训。八、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处置程序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处置程序包括前期预防,有效干预和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置、应急扩大和应急结束。(一)、监测预防由监测预警小组领导,建立危机预防的三级体系,即班级一级预防;院系二级预防;学校三级预防。1.班级一级预防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骨干作用,关心、留心周围同学,一旦发现有异常发生,能及时向班主任,政治辅导员或者心理辅导员报告,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2.院系二级预防要发挥系学生政工干部、班主任和心理辅导员的作用,自觉主动认识危机,增强危机应对意识,关注学生健康状况,定期深入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相应的干预。3.校级预防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广泛宣传心理危机知识,引导学会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心”要定期发布危机信号,出台干预对策。(二)、应急反应1.个体心理危机应急1.1当发现和得知个体出现较轻微的心理危机时,如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障碍时,则由“危机干预中心”部署,“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卫生协会”配合,帮助其顺利渡过危机。1.2如果确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暂时无法解决的,经校主管领导同意,可通过有关渠道转介到精神卫生机构。1.3一旦发生较恶劣的个体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如自杀、自残、他杀、他伤等事件时,要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决定启动预案,由“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决定派出下属其他相应的工作小组赶赴现场,按预定原则和处置方案开展工作。2.群体心理危机应急2.1当一般性群体性心理危机发生时,如由于食堂饭菜涨价而引发的群体围攻食堂,拒绝进食事件;对学校做出的某一项规定或决策不满而引发的群体罢课、围攻、贴大字报、游行示威事件;毕业生离校前由于学业和就业压力而产生对学校、社会的反抗、不满情绪和过激行为,如宿舍停电后起哄,往窗外扔东西。学校要安抚民心,组织人员找到引发事端的源头,有效的控制事态,坚决杜绝流言和谣传进一步蔓延,并临时制定出处置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2.2当发生严重的群体性心理危机突发事件时,如集体性自杀、自焚、他伤、他杀、制造爆炸物等恶性事件。学校要召开党委会议,及时启动预案,组织专家讨论制定应急方案,派出“心理危机应急领导小组”及其下属各工作小组,尽快赶赴现场,本着资源共享,条块结合,紧急相应,安全高效,各负其责的处置原则,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三)、应急扩大当突发事件有扩大、发展的趋势并难以控制时,需临时召开党委会议,组织专家学者讨论是否扩大应急或向上一级部门报告请示。(四)、应急结束1.当“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和现场“应急领导小组”确认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危害已消除,应向批准预案启动的主管领导或部门请示,批准后,方可结束应急,并通知“宣传报道小组”及时准确的向社会发布消息。2.接到应急结束的指令后,临时组建的各部门和工作小组解散,现场恢复正常。3.应急结束后,“危机干预中心”应当在2周内向学校主管部门或领导提交危机事件的处置情况专题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概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事件处置情况,引发事件的原因,善后处理工作以及拟采取的防范措施等。九、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的奖惩1.对在预防和处置心理危机突发事件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工作小组和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以表彰奖励;2.对在应急抢险中受伤,伤残,致残,遇难的救援和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各种待遇和优惠政策。3.对在预防和处置心理危机事件中
本文标题: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89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