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小学语文-小蜗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4小蜗牛【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小蜗牛在妈妈的提示下去树林玩,由于爬得慢,总是错过原来的季节,看到了下一个季节的风景。课文借助小蜗牛先后3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课文以小蜗牛的视角,生动鲜活展现了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本课的最大特点是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同,小蜗牛的动作和蜗牛妈妈的语言不断反复。这种不断复现的情节,有利于学生习得语言,发展思维。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现的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字注了拼音,配有4幅色彩艳丽、季节特征明显的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学情分析】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学生可以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教学目标】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2个生字和“王字旁”一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教学重难点】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的MV同学们,刚才歌曲中蜗牛说等它爬上树葡萄就成熟了,你知道蜗牛为什么这么说吗?(指生发言,了解蜗牛爬的慢的特点)看图识字:(出示蜗牛图片)你能借助图画猜猜这个词读什么吗?(板书:小蜗牛)蜗的偏旁是——(虫字旁)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3.介绍蜗牛介绍蜗牛特点。(小蜗牛喜欢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主要以一些植物的叶和嫩的叶芽为食物。)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小蜗牛一起,来看看关于它的故事。二、初读课文,快乐识字(一)快乐识字1.初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108页,快来看看,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不同,你发现了吗?(不是全文注音)这是一篇连环画课文,没有全文注音,所以在自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借助连环画和拼音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借助拼音,自读词语小蜗牛带来了词语宝宝和大家见面,你们认识吗?自己借助拼音读读吧。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二三行的词语和第一行在读音上有什么以不同?(二三行是轻声词语)开火车带拼音读词语,检查轻声掌握情况3.开火车读词语去掉拼音读。淘气的生字宝宝把小帽摘掉了,你还认识他吗?小火车在哪里?玩:玩字的偏旁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叫做王字旁。观察一下,它和“全”字里的王有什么不同?(变横为提,变窄了)“王字旁”在古代都是和玉有关,在书中“玩”是指把弄,“全”意思是纯玉。(出示珍珠、瑶台镜图片)。同学们还有很多字也是王字旁的,回家再找找吧!4.借助图片,认识词语今天还有几个生字宝宝想和大家交朋友,你能根据图片猜猜它们是谁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借助图片猜出是什么字,这种方法就叫做借图猜想,以后同学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5.你还认识了哪些生字?是用方法认识的?(实物展台展示)6.帮助蜗牛回家游戏读词语。小蜗牛想要回家了,让我一起来把路上的词语读出来,帮它快点回家。(二)初读课文1.生字我们已经认识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蜗牛的故事吧。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老师想找8个同学来读课文(分段朗读课文)(8人)听读书要求:书放平,腰挺直,左手压书,右手指。2.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篇课文段与段之间的空行有所不同,这是连环画课文的第二个特点,空行把这组连环画分成了几个不同的画面,你们看,这篇课文一共分成了几个画面?每幅图都对应了两个自然段。这几个画面分别描写了小树林哪几个季节的景色。(板书:春夏秋冬)3.现在,老师再找4个同学来读读课文,每人读一个画面,同学们边听边想象小树林的春夏秋冬是什么样的?三、细读课文,了解四季一年四季小树林的景色都是不同的让我们先来看看春天的小树林是什么样的吧!(1)出示1.2自然段。同学们快来读读1.2自然段,找找春天里小树是什么样的?(小树发芽了)版贴引读:春天-----(小树发芽了)春天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谁能来说说,注意把话说完整。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4)春天多美啊!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3.学习第一次(3.4自然段)(1)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树林里看春天,小蜗牛看到小树发芽了吗?快来读读3.4自然段找找答案吧。(自读课文)它看到小树发芽了吗?为什么?(爬的慢)谁来读读第一句话,你能读出小蜗牛爬的慢的特点吗?(小蜗牛爬呀爬呀......)(小蜗牛爬的很慢,所以在读“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谁再来试试?随文识字:爬,你认识这个字吗?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它的偏旁是爪字旁,这个字是指昆虫、动物等在地方行走爬行的意思。(2)她没有看到小树发芽,它看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版贴树叶叶子)原来夏天到了,所以——(引读)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3)让我们来读读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对话吧!(指导语气:小蜗牛说话应该怎么样?妈妈对你说话时是用什么样的语气?)(师生分角色读,2遍)4.学习第二次对话(5.6自然段)过渡:听了妈妈的话,小蜗牛又——(引读)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1)谁想来读读5.6自然段。这次它碧绿碧绿的树叶了吗?看到了什么?(2人)原来是秋天到了。小蜗牛爬呀爬呀,从春天爬到夏天,又从夏天爬到秋天,每去一次树林都需要一个季节的时间,它爬的真慢啊!(2)现在请你和搭档配合,分角色来读读。(同桌分角色读)5.学习第三次对话(7.8自然段)小蜗牛又——引读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1)让我们一起读读7.8自然段吧!(2)这次它看到秋天的景色了吗?没看到什么?(指生分角色读课文)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后一个季节,小蜗牛虽然爬的慢,但它却看遍了各个季节,你喜欢这只小蜗牛吗?6.梳理课文(1)一年四季,小树林的变化可大了,你能帮小树找找对应的季节吗?(2)在小树不断的变化中,四季早已悄悄走过,其实不仅是小树,还有很多景物也悄悄地告诉我们四季的信息,你能帮他整理一下它路上拍的照片吗?7.今天我们要来一起学习两个生字,看看哪位聪明的同学能猜到他们是谁?①字谜引出生字全、回(一个人,他姓王大口套小口)②学生说笔顺、找关键笔画③教师说儿歌范写,强调“全”的“人字头”盖住下面的“王”部。“回”的四横、四竖的间距要均匀。“口”字的笔顺,先进口,后关门,要写的扁一点。④学生描2个写1个。(写字令)请同学们摆好姿势,准备写字⑤评字同学们,通过书写汉字,我们掌握了书写汉字的正确方法:先仔细观察,掌握字的结构后,再下笔书写,这样写出的汉字才工整、美观。四、拓展延伸,趣味阅读一年四季都有着不同的景象,今天小蜗牛在四季中把自己看到的风景编成了儿歌送给大家,让我们一起读读吧。五、作业布置我们读了这个幽默的小故事,知道了一年四季不同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每一天都是美好的,让我们养成用心观察大自然的好习惯吧!那样会有不同的收获。今天的作业:1.阅读《青蛙和小草》看看关于他们的故事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说说你眼中的四季14小蜗牛【学情分析】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学生可以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效果分析】通过希沃电子白板技术设计游戏,帮助学生梳理课文,找到小树对应的季节。学生通过游戏,激发兴趣,回答积极踊跃,很好的完成。也通过这一练习达到了解四季小树变化及特点的目的,掌握情况较好。通过“小蜗牛把旅行途中拍的四季照片弄乱了”这一情境,让学生把每个季节与对应的景物连线,在完成课后练习题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真正读通、读懂、读熟课文。学生在课堂上回答积极,正确率高,练习效果好。14小蜗牛【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小蜗牛在妈妈的提示下去树林玩,由于爬得慢,总是错过原来的季节,看到了下一个季节的风景。课文借助小蜗牛先后3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课文以小蜗牛的视角,生动鲜活展现了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本课的最大特点是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同,小蜗牛的动作和蜗牛妈妈的语言不断反复。这种不断复现的情节,有利于学生习得语言,发展思维。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现的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字注了拼音,配有4幅色彩艳丽、季节特征明显的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评测练习《小蜗牛》课后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导入新课时,通过歌曲引入、结合生活体验走近蜗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故事”为引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不是全文注音的课文,所以在读课文之前,我出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遇到有注音的地方多读几遍。学生初读课文,会遇到一些没有注音的词语,如“蜗牛、发芽、草莓、蘑菇”中的生字,这时要充分发挥连环画的作用,引导学生结合课后题看图猜想。结合课文主题,设计词语游戏,全班以开火车的形式读词语,以检查学生对于生字的学习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借机结合儿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间短,所以在写字之前我带领学生说写字令,让学生在放松的基础上重温写字姿势,摆好正确的读写姿势。在教学“全”“回”这两个生字时,我会先让学生观察生字,说笔顺,找出起始笔、压线笔,发现结构特点,之后用儿歌的形式辅助学生识记:边范写,边说小儿歌。“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本环节的设计紧抓课标要求,采用多种学生喜欢的形式让学生学习生字,识字过程呈现出递进性,写字教学体现趣味性。教学设计各个环节都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体现“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作为连环画课文,在版式上与其他课文有所不同,课文主要由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对话组成,是典型的童话语言,课文中反复出现,有利于学生把握故事情节;句式一致,有利于展开语言学习。再让学生通过小蜗牛的话找出小树的变化,发现四季不同的特点。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蜗牛妈妈或小蜗牛,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形式,分角色来朗读文中对话。最后,通过帮助小蜗牛整理四季照片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梳理课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并检查教学质量和学生掌握情况。通过以上环节的阅读指导,营造了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达到了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这一教学目标。14小蜗牛【课标分析】《小蜗牛》与课文课程标准第一阶段的阅读要求:1.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2.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景,关心自然和生命,对于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乐于与人交流。【教学目标】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2个生字和“王字旁”一个偏旁;会写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教学重难点】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小蜗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906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