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第四章常用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
加工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营养素损失的途径•食品中的营养素,可因加工生产方法不当而受到一定的损失使其原有的营养价值减低。•如维生素C、维生素B1,可因高温(碱性环境)而破坏,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也可因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溶于水而损失.•就一般的加工生产方法来说,食物中维生素最易损失,各种无机盐次之,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通常情况下损失较少。(一)流失•流失是指食品失去某些成分,从而破坏了其完整性的过程。•在某些物理因素,如日光、盐渍、淘洗等作用下,使营养物质通过蒸发、渗出或溶解于水中而被抛弃,致使营养素发生丢失。l、蒸发•蒸发主要是通过日晒或热空气的作用,使食品中的水分蒸发、脂肪外溢而干枯。在此过程中,维生素C损失较大,食物的鲜味也受到一定的影响。2、渗出•渗出是指食物的完整性受到损伤,或人工加入食盐,改变了食物内部的渗透性,使其水分渗出,某些营养物质也随之外溢,从而使营养素如脂肪、维生素等不同程度的发生损失。3、溶解•溶解是指食物在初加工、调配烹制过程中,不恰当的切洗、搓洗,或因长时间炖煮等,使水溶性的蛋白质、无机质和维生素溶解于水中,这些物质可随淘洗水或汤汁抛弃,因而造成营养素的丢失。(二)破坏•食物中营养素的破坏,是指因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的作用,使营养物质分解、氧化腐败、霉变等,失去了食物原有的特性。•其破坏的原因主要是食物的保管不善或加工方法不当等,致使霉变、腐烂、生芽等;蛋品的胚胎发育,烹调时的高温,加碱,煮沸时间过长以及菜肴烹制好后搁置时间过长等,都可使营养素受到破坏。1、高温作用•食物在高温环境加工生产时,如油炸、油煎、熏烤或长时间炖煮等,食物受热面积大、时间较长,可以使某些营养素破坏。•例如油炸食物,维生素B1损失60%,维生素B2损失40%,尼克酸损失50%,维生素C几乎损失100%。2、化学因素•化学因素主要为配合不当,如将含鞣酸、草酸多的与含蛋白质、钙类高的食物一起烹制或同食,则可形成鞣酸蛋白、草酸钙等不被人体吸收的物质,降低了食物的营养价值。•含草酸多的:菠菜是100克里含有606毫克草酸,木耳菜含1150毫克,空心菜里有691毫克,苋菜里含有1142毫克。另外,蕹菜、竹笋、洋葱、茭白也都含有草酸。还有像茶、花生和坚果类、巧克力、草莓、麦麸等等)•含鞣酸多的:水果中的石榴、葡萄、柿子橘子山楂、青果君迁子李子,野梨,干果中的山核桃,饮料中的茶叶,蔬菜中的芋子,芋杆等。•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恰当地使用食碱,可使食物中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受到破坏。动物类脂肪,在光、热的作用下氧化酸败,失去其脂肪的食用价值,同时还能使脂溶性维生素受到破坏。2、化学因素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是指食物自身生物酶作用和微生物的污染。•如蛋类的胚胎发育、蔬菜的呼吸作用和发芽及食物的霉变、腐败变质等,都可造成食物食用价值的改变。各种加工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煮是一种将原料放入多量的汤汁或清水中,先用旺火煮开,再用温火煮烂的加工生产方法。•此时的汤汁或水具有传热的作用,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溶解作用,所以汤液中存在有相当多的水溶性物质,如维生素B1、维生素C及无机质如钙、磷等,糖类及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起部分水解作用,而脂肪则无显著变化。1、煮•蔬菜采用这种方法时,尽管很少或根本不损失胡萝卜素,但相当数量的维生素B1(约30%)和维生素C(约60%)受损失。•此外,煮沸时间的长短,煮沸前食物的处理方法对营养素的损失也有影响。•如延长时间时,维生素C急剧损失.对于大多数蔬菜来说,维生素C的损失随烹调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又如,食物的表面积愈大,它们溶解在水或汤汁中的水溶性营养素就愈多。2、蒸•蒸是一种将原料经过加工后,加调料上屉蒸熟的加工生产方法。•用蒸的方法加工生产,食物与水的接触比沸煮要少,所以可溶性物质的损失也就比较少,但是,由于需要较长的时间,故因加热而引起的维生素C的分解就会增加。葱油蒸大黄鱼3、炖•炖是将原料在开水内烫去血污后,放入容器内,加上调味品和水,盖上盖,先用旺火烧开,再移到温火上炖到酥烂的加工生产方法。•炖煮时所发生的变化与沸煮时产生的变化相似,不过速度较慢,它是一种慢速的加热生产方法,会有大量可溶性物质溶解于汤中。•然而,如果把炖熟的食物的汁液用作调味剂或汤,那么就会避免迁移到烹调水中的营养素的损失,而且这种汁液保留有从炖熟的食物中所失去的香味。•炖时使用的温度较低,食物中的蛋白质的变性温和,处于最好消化的状态。•同时由于不溶的、坚韧的胶原蛋白在与热水的长时间接触中转变成了可溶的胶质,使汤具有粘性,食物因此变得柔嫩•所以炖煮法特别适合于含结缔组织较多的肉类的烹调。4、焖•焖是将原料经煎或炸后,放入辅料、调料、添汤,用小火焖到一定时间勾芡的加工生产方法。•用该法时,先要将主料经煎或炸,故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而焖的时间长短,又可影响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C的含量,但食物经焖煮后,消化率有所增加。5、烤•烤是将原材料经过腌渍或加工成半熟制品后,放入以柴、炭、煤或煤气为燃料的烤炉或红外线烤炉,利用辐射热将原料烤熟的加工生产方法。•烤分明火烤和暗火烤两种。•明火烤即在火上直接烤原料,因火力分散,故烤制时间较长,从而使维生素A、B、C受到很大的损失,也可使脂肪受损失,另外,还会产生苯并芘致癌物质。•暗火烤又叫烘,炉内保持高温,使原料的四周均匀受热,容易烤透,与明火烤相比它对营养素破坏影响小些。6、卤•卤菜的原料大多采用肉类、禽类及其内脏和豆制品等。•把原料经过煮制后,放入卤汁内卤泡适当时间,使味道渗入原料内的加工生产方法。原料经煮或焯后,各种营养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无机质等会溶到汤里。•原料再放入卤汁内,又使维生素、无机质部分溶于卤汁中,水溶性的蛋白质和部分脂肪也会进入卤汁中。•所以卤后的食品,营养素损失比较多.反过来讲,卤制时若很好地利用煮汤和卤汁,则会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卤鸡、卤鸭、卤猪肚、卤豆干、卤鸡蛋7、熘•熘菜是把原料经过油炸(或蒸、煮)至断生后,再用油汁或汤汁烹调的一种方法。•焦熘的主料应加工成厚片、段,再用调味料喂制,挂糊或拍上干淀粉、面粉,有七八成热油炸至硬挺和呈现金黄色,倒入漏斗中,控去油分。炸时应旺火多油。然后调制混汁。做汁时,锅中先放油,烧热后,葱姜炝锅,加调料,烧开倒入原料即可。糖醋咕噜肉熘的方法•熘的方法有多种,从制作方法上分有焦熘、滑熘、软溜等;根据调料上的区别,又有醋熘、糟熘。•焦熘:焦熘又称脆熘。焦熘是将经调腌渍过的主料挂上淀粉糊,炸至酥脆。再用较多的芡汁熘制。•滑熘:滑熘系由滑炒发展而来,是北方常用的一种烹调方法,它与滑炒不同之处是所用的芡汁较多。•软熘:软熘是将主料经过滑油(有经蒸、煮、汆cuan等方法处理的),再加芡汁熘制的一种烹调方法,软熘的主料有流体状的和固体状的。•醋熘:醋熘的制作方法与软熘基本相同,仅调料上有所差别,即醋的比例较大,成菜酸味突出。•糟熘:糟熘是在调料中加入香糟汁的一种熘制方法,成菜有浓郁的香糟味。由于操作速度快,所以营养素的损失不大。如果食物原料的外面裹一层糊,再经油炸或油滑时,因糊受热而成焦脆的外壳,从而使原料所含的汁液、鲜味成分不易外溢,这样不但可以保护营养素少受损失,而且还可以增加风味。8、爆•爆是将原料加工改刀,经过油炸、油滑或水焯后,另起油锅,用葱、蒜炝锅,放入主料,倒入已调好的汁水,翻锅出勺的加工生产方法。•它是一种旺火高油温快速加热的烹调方法,所以营养素的损失不大,是一种较好的烹调方法。油爆海螺生爆蟮片•炸是旺火、多油、无汁的烹调方法。•炸有清炸、干炸、软炸、酥炸、面包渣炸、纸包炸、脆炸、油淋炸等。•清炸:清炸是原料本身不挂糊,不拍粉,只用调料腌渍一下,再用旺火热油炸制。•干炸:干炸就是炸干原料的水分(或炸去原料部分水分),使原料内外干香酥脆。干炸的原料也是先经调料拌腌,再拍粘适量干淀粉(或玉米粉),放入油锅炸之。9、炸•软炸:软炸就是原料经过调料拌腌后,挂一层薄鸡蛋糊,再下油锅炸制。•酥炸:酥炸有两种,一是主料挂专用的酥炸糊,炸后糊酥松,主料细嫩;二是主料先经蒸,卤至熟烂,再挂少量鸡蛋糊用热油炸制,炸后糊酥主料烂。•面包渣炸:面包渣炸的主料一般是加工成较厚(约2分)的片状,先用调料拌腌,再粘匀面粉及鸡蛋液,最后再滚粘一层面包渣炸制。•纸包炸:纸包炸是用江米纸或玻璃纸包裹经调料拌腌过的主料,再用油炸制。•油炸时油温较高,所以对一切营养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蛋白质可因高温炸焦而严重变性,脂肪也因炸受破坏,使营养价值变低。•对于蔬菜来说,油炸要比沸煮损失的维生素多一些,炸熟的肉会损失一些B族维生素。•表-1说明了烘、烤、炸三种不同烹调方法对B族维生素的影响。炸猪排表—1烘、烤、炸对肉中B族维生素的保留值原材料加工生产方法B族维生素的保留值%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猪肉烘40~7074~10065~85在烘架上烤7010085油炸50~607775~97牛肉烘41~6483~10072在烘架上烤59~7777~9273~92油炸899892挂糊油炸是保护营养素、增加呈味的一种好方法。挂糊就是炸前在原料表面裹上一层淀粉或用粉调制的糊,使原料不与热油直接接触,从而减小原料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损失。它可使油不浸入原料内部,而原料所含的汁液、鲜味成分也不容易外溢。故原料虽经油炸,但外焦里嫩,别有风味。10、炒•炒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烹调方法。将勺内放少量油,用葱、姜炸锅,放入主料炒至半熟,再放入辅料和调料炒熟的加工生产方法。•炒菜时要急火快炒,即用高温短时间炒,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维生素的损失;•注意不要过早放盐,否则,不仅影响菜的成熟时间,还会出现较多的菜汁,一些维生素、无机质也会同时溶出。•炒菜时可用淀粉勾芡,使汤汁浓稠,淀粉具有保护维生素C的作用。西兰花炒素肠•干炒:干炒又称干煸。就是炒干主料的水分,使主料干香酥脆。干炒和生炒的相似点是原料都是生的,不上浆,但干炒的时间要长些。•干炒法对营养素损失较大,除维生素外,蛋白质因受干热而变性,影响消化,降低吸收率,如干炒黄豆等。炒的烹制法有生炒、熟炒、生熟炒、滑炒、软炒、水炒、爆炒、煸炒、抓炒、干炒等10种。11、熏•熏是将原材料加调料经过熟或酱熟后,在熏锅内放上木屑或糖或茶叶以及其他食用香料,把煮好的主料放在熏锅格子上盖上盖,锅底加热,使香料燃烧,发生浓烟,吸附在被熏原料的表面上加工生产方法。•熏制好的食物防腐能力较强,食物表面有适度的焦皮,具有独特的风味.•但鱼、肉等经熏以后,会产生一些对人有害的物质,其中脂肪的不完全燃烧,淀粉受热的不完全分解,都可产生苯并芘。•另外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损失较大。•所以,在熏肉、鱼、肠时,不应用明火直接熏,可用管道通干热蒸汽熏。12、煎•煎:是先把锅烧热,再以凉油涮锅,留少量底油,放入原料,先煎一面上色,再煎另一面。•煎时要不停地晃动锅,以使原料受热均匀,色泽一致。•煎是将主料挂糊或不挂糊,放在油勺内小火煎,两面呈金黄色后,再加上辅料和调料煎熟的加工生产方法。•煎用油少,可是油的热含量大,温度比煮、炖高,所以对维生素不利,若在原料外裹上一层糊,则能减少维生素的损失,其他营养素则均无严重损失。•煎的种类很多,有干煎、煎烹、煎蒸、煎焖、煎烩、煎烧、糟煎、汤煎等。•干煎:干煎的主料必须是加工成片状或泥茸状,煎前要经各种调料拌腌,再挂鸡蛋糊或拍粉拖蛋液煎之,煎后即可食用。•煎烹:煎烹是由煎和烹两种方法结合而成。一般是原料先用旺火煎,再用适量的调料调料(汁)烹制。•煎蒸:煎蒸就是原料经煎后,再放入各种调料调好味放屉内蒸之。•煎焖:煎焖就是原料经煎后在锅内放入调料和汤,盖严锅盖,用小火焖主料至汁尽。•煎烧:煎烧又称南煎,是南方常用的一种烹调方法。一般是用来制作丸子。煎烧的菜肴多是色泽浅黄,质地松软。•糟煎:糟煎是在主料煎后放入香糟汁及少量的汤烧制。糟煎菜肴色金黄,质地软嫩,味微甜,带浓郁的糟香气味。食之清淡利口。•汤煎:汤煎就是原料经煎之后,冲入沸水再烧开。家庭烹调与营养素保护(一)主食•我国膳食中谷类占很重要的地位,人类每天总热量的60%-7
本文标题:第四章常用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951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