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中国医大2011年7月考试《组织胚胎学》考查课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5道试题,共15分。)V1.什么叫受精?有何意义?受精是卵子和精子融合为一个合子的过程。它是有性生殖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界,但人们通常提到最多的是指的动物。动物受精在细胞水平上,受精过程包括卵子激活、调整和两性原核融合3个主要阶段。受精的意义:相对于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可以使配子有更多的组合和变化,当受精时,也会使基因相互弥补,产生更多的表现型,从而有力地对抗了自然选择,增强了物种对各种环境,以及环境变化的适应性。2.尼氏体尼氏体为嗜碱性物质,又称嗜染质,光镜下呈斑块状或细粒状散在分布。在一些大型的运动神经元,尼氏体大而多,宛如虎皮花纹,又称“虎斑”电镜下,尼氏体由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其间的游离核糖体组成。3.植入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植入时间:开始时间为受精后第5~6天,结束时间为受精后第11~12天,正常植入地点为子宫底或子宫体.4.何谓二胚层胚盘?有什么作用?胚发育第二周,内细胞团分裂形成两层细胞,近胚泡腔一侧的一层立方形细胞称内胚层;其上方的一层柱状细胞称外胚层。内外胚层细胞紧密相贴形成一个圆盘状的胚,称两胚层胚盘。胚盘是胚体发育的原基。5.质膜内褶质膜内褶:上皮细胞基部细胞膜折向胞质,内褶与细胞基底面垂直,内褶主要见于肾小管,扩大了细胞基底面部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运转满分:3分中国医大2011年7月考试《组织胚胎学》考查课试题1.卵巢排卵时,子宫内膜处于A.月经期B.增生早期C.增生末期D.分泌早期E.分泌晚期正确答案:C满分:1分2.兼含T细胞和B细胞的结构有A.脾索B.脾血窦C.边缘区D.髓索E.深层皮质正确答案:C满分:1分3.三胚层胚盘中的内、中、外胚层均起源于A.上胚层B.中胚层C.下胚层D.内胚层E.胚外中胚层正确答案:A满分:1分4.对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描述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几种细胞高矮不一,细胞核的位置也不在同一种水平上B.细胞基底面均附在基膜上,游离面均达到管腔面C.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和锥体形细胞等组成D.由几种形态不同,高低不等且位于同一层的细胞组成E.由垂直切面观察形似复层上皮,实际为单层上皮正确答案:B满分:1分5.第二房间隔形成的孔是A.第一房间孔B.第二房间孔C.卵圆孔D.房室孔E.室间孔正确答案:C满分:1分6.触觉小体位于:A.表皮B.真皮乳头层C.真皮网织层D.皮下组织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满分:1分7.胰岛中维持血糖平衡的细胞是A.A细胞和B细胞B.D细胞C.B细胞和D细胞D.PP细胞E.C细胞正确答案:A满分:1分8.有关睾丸支持细胞的描述下述哪项错误?A.光镜下细胞呈不规则锥体形,边界清楚B.核染色浅,核仁明显C.基部紧贴基膜,顶部直达管腔D.细胞侧面和腔面镶嵌着各级生精细胞E.侧面的紧密连接将生精上皮分隔为基底室和近腔室正确答案:A满分:1分9.胚体初具人形是在受精后A.第4周末B.第6周末C.第8周末D.第10周末E.第12周末正确答案:C满分:1分10.构成鳃器的结构应除外A.鳃弓B.鳃沟C.鳃膜D.咽囊E.口咽膜正确答案:E满分:1分11.胸腺髓质最显著的特征性型结构为A.毛细血管后微静脉B.胸腺小体C.血-胸腺屏障D.胸腺上皮细胞数量较少E.小叶髓质相互延续正确答案:B满分:1分12.肺的呼吸部指A.终末细支气管及以下分支至肺泡B.呼吸性细支气管及以下分支至肺泡C.肺泡管及以下分支至肺泡D.全部肺泡E.细支气管及以下至肺泡正确答案:B满分:1分13.合成雌激素的细胞是A.卵巢门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D.颗粒细胞和膜细胞协同作用E.颗粒黄体细胞正确答案:D满分:1分14.吸收维生素B12所需要的内因子来自胃的A.主细胞B.颈粘液细胞C.胃小凹上皮细胞D.内分泌细胞E.壁细胞正确答案:E满分:1分15.先天性脐疝产生的原因是A.卵黄蒂未退化B.脐腔未闭锁C.卵黄囊基部未退化D.尿囊未退化E.卵黄蒂近端未退化正确答案:B满分:1分16.透明软骨不存在于A.喉和气管B.肋C.长骨的关节面D.耻骨联合E.胎儿早期的骨架系统正确答案:D满分:1分17.十二指肠腺属于A.粘液性腺B.浆液性腺C.混合性腺D.小肠腺E.内分泌腺正确答案:A满分:1分18.下列哪种结构能诱导神经板的形成A.原条B.脊索C.体节D.原结E.侧板正确答案:B满分:1分19.原始口腔周围的结构正确的是A.额鼻突、左右外侧鼻突和已融合的左右内侧鼻突B.额鼻突、左右上颌突和已融合的左右下颌突C.额鼻突、左右内侧鼻突和已融合的左右下颌突D.内侧鼻突、左右上颌突和已融合的左右下颌突E.左右上颌突和已融合的左右下颌突正确答案:B满分:1分20.生心区是指A.口咽膜头端的内胚层B.口咽膜头端的中胚层C.脊索腹侧的中胚层D.口咽膜头端的外胚层E.前肠腹侧的中胚层正确答案:B满分:1分21.关于单核细胞哪项是正确的A.占白细胞总数的0.5%~3%B.体积与中性粒细胞相似C.细胞核呈不规则形或肾形,着色较浅D.进入结缔组织后形成巨核细胞E.胞质分隔成许多小区,脱落后形成血小板正确答案:C满分:1分22.能看出周期性横纹的结构是:A.神经原纤维B.神经纤维C.弹性纤维D.胶原原纤维E.平滑肌纤维正确答案:D满分:1分23.宫外孕最常发生在A.子宫阔韧带B.肠系膜C.输卵管D.腹腔E.卵巢正确答案:C满分:1分24.壁细胞合成盐酸的部位是:A.粗面内质网B.线粒体C.微管泡系统D.细胞内小管E.高尔基复合体正确答案:D满分:1分25.小肠绒毛是A.粘膜上皮向肠腔伸出的指状突起B.粘膜及粘膜下层向肠腔伸出的突起C.上皮细胞表面的小突起D.上皮与固有层共同向肠腔突出而形成E.上皮,固有层及粘膜肌层共同向肠腔突出而形成。正确答案:D满分:1分中国医大2011年7月考试《组织胚胎学》考查课试题1.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有睾丸间质细胞、黄体细胞、滤泡旁细胞和肾上腺皮质细胞()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满分:1分2.胆小管是相邻肝细胞的细胞膜凹陷而成。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满分:1分3.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抗利尿激和催产素()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满分:1分4.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是成体结缔组织中的干细胞,保留着间充质细胞多向分化的的潜能。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满分:1分5.绒毛膜由滋养层与胚外中胚层发育而成。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满分:1分6.Ⅱ型肺泡细胞是气体交换的地方。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满分:1分7.连续毛细血管分布于三种肌组织、结缔组织及内分泌腺等处。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满分:1分8.肾小管由单层上皮围成,包括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髓袢。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满分:1分9.心脏的心内膜是由内皮和内皮下层构成的。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满分:1分10.肥大细胞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吞噬颗粒。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满分:1分四、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20分。)V1.何谓月经周期?各期中子宫内膜的主要结构特点有哪些?答:月经是一个妇女在整个生殖生命中,周期性的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资助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上的循环周期就叫做月经周期。①增生期:月经后上皮细胞开始从内膜腺体的断端增生,向上覆盖子宫粘膜的表面,约在月经周期第5~9天时,子宫内膜很薄,腺体散在、稀疏、腺管狭窄而直,腺腔面平整。在月经周期第10~14天,内膜变厚呈波纹状,腺体及间质明显增生,腺体数目增多。②分泌期:在月经第15~19天即排卵后1~5天,内膜继续增厚,腺体进一步增大与弯曲。约在月经周期第20~24天即排卵后6~10天,内膜出现高度分泌活动,腺体的弯曲与扩张达到高峰。分泌晚期时,子宫内膜的厚度约为5~6mm。③月经前期:约在月经周期第25~28天即排卵后11~14天,相当于黄体的退行期。腺体及腺上皮细胞开始缩小、变性、分泌物干涸,表现为一种衰竭现象,内膜的厚度减少1/5~1/3。在月经开始前4~24小时,内膜螺旋小动脉出现局部痉挛性收缩,使痉挛远端的内膜因缺血而坏死。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继而血管扩张,血液从断裂的血管流出。④月经期:约在月经周期第1~4天,主要变化为内膜的出血与脱落。继之,从基底开始修复内膜,由血管断端长出新血管。2.简述浆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答:浆细胞:又称效应B细胞。浆细胞大多见于消化管和呼吸道固有膜的结缔组织内。细胞较小,圆形或卵圆形,核圆但偏于细胞一侧,染色质粗,沿核膜呈辐射状排列成车轮状。细胞质呈嗜碱性,染为蓝色。在靠近核处,有一着色浅的区域。近细胞核处有一色较浅而透明的区域。电镜下可见细胞质内含大量密集的粗面内质网,浅染区是高尔基复合体所在的部位。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功能浆细胞具有合成、贮存抗体即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参与体液免疫反应。免疫球蛋白主要在粗面内质网池内形成,用免疫荧光技术已证实注射一种抗原到机体后,相应的抗体首先在浆细胞的细胞质中出现满分:10分五、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15分。)V1.比较骨骼肌、心肌及平滑肌光镜下结构特点。骨骼肌,骨骼肌纤维一般为长圆柱形,除舌肌等少数肌纤维外,骨骼肌很少有分支。骨骼肌纤维一般长约1-40毫米,直径10-100微米。骨骼肌一般通过腱附于骨骼上,但也有例外,如食管上部的肌层及面部表情肌并不附于骨骼上。骨骼肌纤维的结构:骨骼机纤维表面为肌膜,肌膜深面有许多椭圆形的细胞核,核内染色质少,核仁明显。骨骼肌的肌浆中含有丰富的肌原纤维、大量线粒体、糖原等。肌原纤维的直径约1-2微米,在肌纤维中沿长轴排列,肌原纤维有由明暗相间排列的横纹,各肌原纤维的横纹彼此互相对应,因而在整个肌纤维上显示出明带与暗带。明带在偏振光显微镜下为单折光(各向同性)因而又称I带。暗带为双折光(各向相异)又称A带。在暗带中部有一浅带称H带,H带中央又有一深膜称M膜。在明带中央有一深色的间膜又称Z膜,两Z膜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肌节是骨骼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一个肌节是由一个暗带及其两侧的半个明带组成。骨骼肌横切面呈圆形,其中的肌原纤维横切时呈点状。常聚集成许多小区称孔海姆区。在骨骼肌纤维的表面肌膜与基膜之间有肌卫星细胞。该细胞较扁并有突起,胞质内有各种细胞器,在幼年时较多,成年时较少。心肌,心肌实际上是一种特化的骨胳肌,肌细胞呈圆柱状也有横纹,并且相邻的肌细胞交织成网状,收缩力量更大,具有自动有节律地收缩的特点平滑肌的肌细胞呈梭形,肌细胞无横纹,比较容易被拉长,不受人的意识肌肉组织支配,平滑肌纤维一般为梭形,长约20-300微米,直径约6微米,妊娠期子宫的平滑肌长可达500微米,核为长椭圆形位于肌纤维的中央、基膜附于肌膜之外。平滑肌常排列成束或排列成层。平滑肌纤维中的肌丝有3种:①细肌丝的直径约5纳米,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与平滑肌收缩有关的蛋白组成,它起于密区止于密体或游离于细胞质中;②中间丝直径约10纳米,为连接密体间或密体与密区间的细丝,在肌纤维内构成一网架;③粗肌丝的直径约14纳米,为肌球蛋白,在松弛状态下的肌纤维中,较难见到,在收缩状态下的肌纤维中易于识别。在靠近细胞核的两端肌浆中,含有线粒体、高尔基器及少量粗面内质网。肌质网不甚发达常呈管状。肌膜向内凹陷形成许多小凹,相当于其他种肌纤维的横小管,肌质网常位于小凹附近。相邻平滑肌间常有缝管连接。2.试述各种血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血细胞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红细胞形态:体积很小,直径只有7~8μm,形如圆盘,中间下凹,边缘较厚,呈圆饼状。它具有弹性和可塑红细胞性,在通过直径10μm的毛细血管时,须单独通过,这样有利与物质的交换功能: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血小板:细胞碎片,体积很小,形状不规则,常成群分布在红细胞之间功能:由巨核细胞分裂而成的细胞碎片,起促进凝血作用单核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吞噬和产生抗体等方式来抵御和消灭入侵的病原微.
本文标题:中国医大2011年7月考试《组织胚胎学》考查课试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974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