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基于图形谱的小学三年级音乐识谱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基于图形谱的小学三年级音乐识谱教学策略课题研究报告《基于图形谱的小学三年级音乐识谱教学策略》是针对不同学校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关于音乐识谱的微型课题研究。该课题自20XX年3月立项以来,经过7个月的研究,完成了预定的全部研究任务,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并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效果。现将整个研究结论报告如下:一、课题的提出通过参观了“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比赛”和“四川省第九届中小学音乐展示会”,在两次教学展示中认识到了有趣的图形谱教学,教师将图形谱运用到欣赏教学中,教学效果非常好。我就在思考是否能将图形谱运用到识谱教学中?我再次研读新课标,明确指出:“能够感知音乐主题,能区分音乐基本段落,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做出相应的反应。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运用图谱或乐谱记录声音和音乐。”这就让我更坚信可以用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图谱形式呈现乐谱,用富有新意和创造的图形谱设计,创设了轻松活泼的学习情境,让枯燥的识谱变为生动的演唱。新课标明确指出:三—六年级学生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乐记号;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据中国音乐史料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某些曲调就开始采用图形谱的方式进行记录;外国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柯达伊音乐体系”也倡导采用图形谱,让学生在读图形谱的过程中学习音乐。国外在奥尔夫教育体系中也强调音乐要素要通过声势、图形谱、乐器等方式参与并体验,他认为通过动作对音乐作出反应本身既是节奏感训练,同时也是新的听力训练——通过亲身参与,通过动作、奏乐、画图形等手段对音乐做出反应。(一)研究的范围运用图形谱的识谱教学,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我和双福镇小的马玉秀老师,峨山镇小的任燕老师共同开展研究。我们针对本校的三年级学生,切实有效地开展了图形谱识谱教学。(二)研究的必要性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人音版音乐课标新教材,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念,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将低段学唱歌曲用色彩艳丽、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图谱形式呈现,淡化了浓重的乐理知识和读谱,创设了轻松活泼、明快简练、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富有新意和创造性。在中低段歌曲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解读图谱,充分挖掘图谱的内涵,使学生在主动探索、领悟和体验的过程中感悟音乐。(三)研究存在的问题1.学生无法理解图形谱,运用到识谱中刚开始进行研究时,由于学生一二年级的教学中,只是在音乐课本上看过少量的简单的图形谱,上课教师没有深入地引导学生认识图形谱、理解图形谱。这些体现旋律走向、节奏长短和音的强弱的图形谱,学生非常茫然。例如:这个图形谱代表什么?从这些图形谱中你看懂了什么?2.学生不会设计图形谱,反映歌曲特点三年级的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生向主动学习转变,有自己独特的一些想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图案或一些线条、圆圈容易看懂的图形。当发现学生无法独立设计图形谱,我们立即改变了研究的方向。由教师来设计各种各样的图形谱,学生来读懂这些图形谱,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3.学生无法运用图形谱,参与识谱活动当学生对图形谱能看懂,又出现新的问题,学生课堂上无法把图形谱与识谱结合运用,参与到识谱活动中。4.教师可以参考的资料太缺乏图形谱的相关资料太缺乏,教师能够查阅的资料和观点,只有在《中国音乐教育》20XX年第11期中有一位小学音乐教师朱旭曾经通过教学实践过程研究过,对图形谱进行了初步定义。这以后,图形谱在欣赏教学中广泛运用,在识谱教学中用之甚少。二、课题概念的界定“图形谱”:在《中国音乐教育》20XX年第11期中看到一位小学音乐教师朱旭娟通过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时间与研究,将“图形谱”初步定义为:通过实物、点、线等图形或符号将抽象音符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以体现旋律线走向、节奏长短和音的强弱等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教学”:是指由从事音乐学科工作的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的学生音乐学习的所有行为。“图形谱教学策略”:我个人认为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图形谱方法以提高学生音乐能力的行为方式。“图形谱识谱教学”:我个人认为在运用图形谱的教学手段下,完整识读简单乐谱教学过程。三、研究目的(一)理清图形谱与识谱教学的联系,探索出符合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图形谱识谱教学策略,并有效运用图形谱激发学生对识谱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从而增强学习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二)在实践过程中,感悟不同的音乐要素(旋律、节奏、力度、强弱等)运用不同的图形谱手段,引导学生自主解读图形谱,充分挖掘图形谱的内涵,使学生在主动探索、领悟和体验的过程中感悟音乐。四、研究内容(一)能准确地设计适合三年级音乐识谱教学的图形谱的内容,尝试着让学生与教师一同设计图形谱,让学生从设计中更深入地认识图形谱。具体是图形(线条、颜色、形状等)的设计内容,能表现音乐的节奏、旋律、高低、长短等要素,设计的内容应该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二)运用图形谱能激发学生的识谱兴趣的方法与策略,它包括设计的图形谱能否吸引学生、激发识谱的兴趣;图形谱能表现形象生动的音乐。(三)借助图形谱引导学生的识谱能力,它包括引导学生自主解读图形谱,挖掘图形谱内涵,能表现音乐的节奏、高低、长度,从而达到完整演唱音乐的旋律。五、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描述观察法。采用日记描述的形式,对运用图形谱进行识谱教学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在这段时间内学生的识谱变化。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分析法。课题实施过程中,通过教师教学中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寻找问题的根源,通过各种方法解决问题。行动研究法。运用图形谱在识谱教学中,开展实践与研究,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修改与完善,达到图形谱的识谱教学策略研究。六、研究对象、周期(一)研究对象峨眉三小小学三年级1—6班学生、双福镇小小学三年级学生、峨山镇小小学三年级学生(二)研究周期1.准备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该阶段主要是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研读音乐教材和音乐课标,提炼课题题目,撰写自己的研究方案。2.实施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0月)课题研究全面展开,深入实施。修改并完善实施方案,主动设计教学中要使用的图形谱,引导学生自主解读图形谱,挖掘图形谱内涵,采用课后反思,教学案例分析等形式,找出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3.总结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通过分析、验证、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逐渐完善研究成果。形成具有特色的图形谱集、案例集、教案集。把图形谱在小学三年级音乐识谱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成果推广。(三)研究分工主研人员(骆燕玲):承担课题研究中撰写活动方案、研究报告、部分教案、论文撰写等,分配研究人员的研究任务,负责总体部署、资料收集,对研究过程实施全面管理,参与课题研究工作。、主研人员(马玉秀):负责分析教材,承担课题研究中部分教案,参与研究工作。主研人员(任燕):负责督促、检查研究进程,参与研究工作,随时关注课题研究。七、研究措施(一)认真设计——踏实研究通过学习音乐新教材1、2、3、4册,通过对图形谱展开深入研究,结合自身的课堂实践,设计出符合小学音乐三年级学生识谱教学的图形谱,更新教师的观念与学生的观念,采用有趣的图形谱教学策略,突破识谱教学的难点。从图形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去表现音乐的节奏、旋律、高低、长短等要素。准确设计图形谱,使教师的教学研究更有效、更具操作性。(二)吸引学生——激发兴趣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教师设计的图形谱学生感兴趣,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才能乐于学习。研究全面展开,深入实施,修改并完善实施方案,提炼教学中使用的图形谱是否达到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三)实践运用——发现问题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采取一些生动活泼、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分析、验证、收集和整理资料,从自己的课堂发现问题,认真撰写观察日记,分析运用图形谱的识谱教学。(四)深刻反思——提炼成果采集图形谱教学案例,进行剖析;撰写观察日记,进行反思。通过分析、验证、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逐渐完善研究成果,形成具有特色的图形谱集、案例集、教案集。经过三年级的六个班反复实践和大量积累,把图形谱在小学三年级音乐识谱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成果推广。八、研究成果(一)教师的教学策略第一阶段:创作图谱激发学生兴趣1.创作恰当合理的图形谱,激发学生对识谱的兴趣(1)图形谱的创作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三年级学生既具备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又进入了小学中年级阶段,从儿童期转入少年期的一个阶段。学习活动中的游戏性特征减少,三年级的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自己独特的一些想法。作为教师在创作图形谱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这些身心特点,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图案,也可以设计一些线条、圆圈学生易懂的图形。实践链接:《摇船调》识谱中,教师出示图形谱,让学生观察图形谱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组图形谱,你觉得有什么特别的?生:圆形有红色、有黄色师:是的,红色圆圈表示我们歌曲的强拍,黄色圆圈表示我们歌曲的弱拍。生:圆圈有高有低师:观察很仔细,我们歌曲演唱也是有高有低的。生:这是波浪线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歌曲就是摇船调,就像在水中的感觉,这些波浪线好比我们的水波。师播放录音,生随着图形谱用手感受音的高低。反思:从这个片段我们可以看出,歌曲歌词中描述的就是“什么圆圆在呀在半天,什么圆圆在河边。”等与圆相关的歌词,在创作图形谱进行教学时,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了大量的圆圈图谱,用波浪线连接这些音符,让学生既感受了在水中荡漾的感觉,又体会了音乐歌词的美。用手感受音的高低起伏,是学习识谱的第一步,找准音高。图形谱设计如下:(2)图形谱的创作要符合歌曲的节奏特点音乐教育中节奏教学的目的,就是开发人与生俱有的节奏感潜能,并且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将被动的本能变为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感知、反应和表现力,使之成为培养身心均衡发展,有较高素养与能力的适应现代生活的、有创造性的能力的重要教育手段。图形谱的创作,对于歌曲节奏比较明显的,我们应该设计出符合歌曲节奏特点的图形谱。节奏感首先是一种感知力,教师对图形谱的创作应该符合基本节奏,歌曲的快慢、时值的长短、音符的特点等,要有规律地展现在图形谱中便于学生的学习。实践链接:《小小羊儿要回家》识谱教学,难度就在歌曲时值的掌握,为了让学生明白每一个音符要唱多少拍?师:同学们,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小方块,你发现了什么?生:有红色方块、蓝色方块、橘色方块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那你知道这些方块有什么意义吗?生:红色方块应该是在重拍上生:橘色方块是和红色方块连在一起的师:你很聪明,是的,这个橘色表示我们的红色音符要增长时值。师:你能来试着拍一拍我们这首歌曲的节奏吗?生随着教师的琴声准确拍打节奏师:刚才同学们节奏掌握得非常好!那我们能把音符带进这个图形谱中演唱一下吗?学生随着图形谱一句一句地演唱歌曲旋律。反思:《小小羊儿要回家》这首歌曲中时值的掌握很难,有些音符是两拍,有些音符是四拍,还有的音符是六拍。为了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时值长短,运用了方块图谱让学生感受时值的长短,以一个方块为一拍,两拍就用两个方块,大红色的方块表示强拍、蓝色表示弱拍,空白方块表示休止符。当我出示这个方块图形谱,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时值的长短,识谱也变得容易多了。学生边听着音乐边用手画着图形谱,很快就掌握了音乐的时值。3.图形谱的创作要符合歌曲的旋律走向旋律的走向通常有六种,即上行、下行、平行、波浪式上行、波浪式下行、波浪式平行。不同的旋律走向给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可以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利用图形谱,把一个个不同音乐高低的小音符化作一个个有趣的图案,随着音乐的旋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把听觉的旋律流动化作了视觉,用另外一种不同的
本文标题:基于图形谱的小学三年级音乐识谱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05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