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实施细则
##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实施细则为积极鼓励、引导和扶持民办幼儿园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普惠、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和《陕西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教规范〔2017〕13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实施细则。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界定第一条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财政性经费举办的条件达标、资质健全、管理规范、面向大众、收费合理、质量较高的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和管理等工作。各县市区应结合当地实际,依据此办法,制定本辖区内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管理和扶持奖励办法。二、认定条件第三条幼儿园设置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及幼儿园布局规划,经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取得办学许可证及相关证件,并依法登记。幼儿园规模符合《陕西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要求,原则上城镇幼儿园不少于6个班,农村及山区幼儿园不少于3个班。第四条幼儿园应有符合规定的组织机构和章程,建立健全会计、资产管理和预决算制度,实行园务、财务公开,有独立的对公账户,且管理规范。第五条教职工人数参照《陕西省幼儿园编制标准(暂行)》(陕编办发〔2011〕195号)配备,师幼比合理,符合任职资格条件,按有关规定落实工资待遇,并依法全员纳入社保体系。保育员、保健人员、食堂工作人员等应当符合相关岗位要求,应根据幼儿园规模配备专职安保人员。第六条幼儿园的经费由举办者筹措。举办者应当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以及维修、扩建、设备设施添置等提供合法、稳定的经费来源,保证幼儿园的正常运转。不得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园挂钩的赞助费,禁止以特长班、兴趣班等形式向家长乱收费。第七条收费项目符合相关规定,能够保证正常运转。收费标准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能够统筹考虑政府投入,根据办园成本、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幼儿园,在合同约定范围内确定保教费收费标准,并报县级价格、教育、财政部门备案后执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类别未变的情况下保教费应保持相对稳定。##主城区、县城城区及农村地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每月保教费最高收费分别不得超过同类公办幼儿园每月保教费的2.7倍、2.5倍、2.3倍。未入类民办幼儿园不得认定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其他有关规定按《陕西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执行,伙食费实行毛利率控制,具体控制标准按照保本原则核定。第八条实施科学保教,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教育内容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无“小学化”倾向,有幼小衔接的具体措施,并得到有效落实。第九条办园规范,无乱收费行为,无安全责任事故,家长、社会对幼儿园认可,满意度较高,社会评价良好。上一年度年检合格,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教职工无违法违纪行为。以上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方可认定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三、认定程序第十条自愿申报。本着自愿原则,每年4月份,拟申报普惠园的民办幼儿园对照认定条件逐项自查,认为符合条件后,填写《##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申报表》(附件1),向所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申报材料》等相关材料(附件2),提出书面申请。第十一条县级认定。县(市、区)教育局成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县级财政、物价部门每年5月份对申报的民办幼儿园进行审核、实地考察和评审,初步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填写《##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汇总表》(附件3),并在5月底前将认定结果以教育、财政、物价三部门联合报市教育局。第十二条市级抽评。市教育局牵头组织对各县市区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进行抽评(抽评不低于20%),市级抽评结果与县(市、区)认定结果不一致的,以市级评定结果为准。第十三条公示公告。每年7月份,市级抽评通过后,由市教育局将认定结果在##教育网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向社会公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名单及收费标准等,并授予“##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称号。第十四条签订协议。通过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由县(市、区)教育局与其签订普惠性服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要在幼儿园醒目位置悬挂“##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牌匾,并公布保教费收费标准。第十五条报省厅备案。每年8月份,市教育局将全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名单汇总后报省教育厅备案。四、扶持政策第十六条经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享受各级政府相关扶持优惠政策;在教育行政部门的许可下可以使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举办普惠性民办园;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优先纳入市、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县市区在安排参训人数时不得少于30%;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优先推荐创建市级一类幼儿园和省级示范幼儿园,同时按照相关规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享受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激励政策;建立公办优质园与普惠性民办园结对帮扶及交流机制,提高普惠性民办园的保教水平。五、监督管理第十七条分类实施奖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按照省示范、市一类、二类、三类幼儿园四个等级分类实施,具体分类奖补标准根据上级标准由市、县教育、财政部门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第十八条严格公示制度。各县(市、区)教育部门每年定期通过政府相关网站和新闻媒体公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名单、收费标准等,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对采取不正当手段或审核把关不严,虚报在园幼儿数据,骗取财政资金等违反国家财政财务制度、乱收费及挪用专项资金等行为的幼儿园,一经查实,取消其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资格,收回补助资金,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责任。第十九条强化财务监管。被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应主动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和教育、财政、物价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会计、资产管理和预决算制度,实行园务、财务公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资金重点用于改善办园条件、补充玩教具、保教和生活设施设备、培训教职工,不得挪作他用。县级教育部门每年可依法委托中介机构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补助资金用途进行专项审计。第二十条严格收费标准。被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要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的保教费收费标准,不得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或捐资助学等费用,禁止以特长班、兴趣班等形式向家长乱收费。幼儿园伙食费管理应坚持“据实收取、及时结算、定期公布”的原则,每月要向县(市、区)教育部门报告并接受其审查,同时要向幼儿家长公开。第二十一条实行动态管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每年认定一次,认定后有效期为五年。同时结合年检及评估分类认定每年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等级进行复评,实行等级动态管理。对于出现严重违背学前教育规律、财务管理混乱、违规收费、克扣幼儿伙食费、保教质量严重下滑等办园行为不规范,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取消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资格。被取消资格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停止享受政府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优惠扶持政策,并在三年内不得再申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自愿退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须提前一年向县(市、区)教育局提出书面申请,审批退出后,在园幼儿收费标准实行“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本办法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物价局2015年6月印发的《##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渭教发〔2015〕34号)同时废止。
本文标题: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实施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081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