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龙门明德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案例
劳动教育重“劳”更要重“育”——龙门明德小学少先队劳动教育工作案例一、时间地点2016年3月1日-2016年5月30日二、活动主题劳动教育重“劳”更要重“育”三、参加人员全校师生四、活动过程(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1日-3月20日)1、各班张贴劳动宣传标语,班会讲述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2、由学校少先队向各中队辅导员发出邀请“家长进课堂”的倡议,各班认真做好调查宣传发动工作。(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20日-5月20日)由各中队辅导员调查本班学生家长特长,统一汇总到学校少先队。由少先队将家长的特长开发成课程,并将讲课内容进行整合,制定出课程规划,再和家长沟通协调,形成家长劳动课程。需要在课堂内进行的,每周固定时间在录播室开课,其他各班同步收看。需要去实践基地的,在做好充分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就近进行参观劳动。(三)总结阶段。(5月20日-5月30日)5月底。对各班级家长课堂和学生反应进行综合评定,选出5个精品课堂——《五谷杂粮》、《大棚蔬菜种植》、《彩色馒头下的感恩教育》、《采摘西红柿的实践》、《面食大全》,评选出在劳动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十名优秀学生。五、活动特点(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孩子玩的东西电子化程度更高,对于工艺方面的追求越来越少。而动手能力强的人,自信心和接受社会的能力也会更强。我国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明确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各地各校可结合实际在地方和学校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二)活动特色。以往的劳动教育,大多只是动手、操作、方法等表面上的内容,却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深层次的教育,这种重“劳”轻“育”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热爱劳动观念的形成。我校少先队的结合特色课程——家长课堂,从三个方面开展劳动教育,真正做到重劳更要重育。1、通过张贴劳动标语、讲述名人劳动的故事,家长现身说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的意义2、通过家长现场指导孩子动手实践,带领学生到现场参加各种劳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劳动的乐趣3、通过学生实践,展示自己的作品——照片、实物、书写感想,让学生充分感悟到劳动的荣耀。六、活动效果(一)通过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人人都是靠劳动创造的业绩。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每个成功人士的光环下面,都是一部感人的奋斗史。(二)充分利用家长这个现成的、丰富的教育资源,让社会实践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提前体验家长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乐趣。(三)各班在教室经常进行劳动成果展示,以实物、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激发了学生的内心需要,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四)我校关于学生劳动教育的做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袁建国校长把我们的做法写在文章中,发表在2015年11月《青年教师》上。采摘西红柿学做肉饼学做包子平原县龙门明德小学2016年06月08日
本文标题:龙门明德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083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