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试题卷及答案
八(上)历史与社会期中试题卷第1页共4页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试题卷考生须知:1.全卷共两大题,25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本次考试采用开卷形式。2.全卷分为卷I(选择题)和卷II(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卷I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各小题中最符合早间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孔子的讨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甲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B.乙说:他提出了“仁”的学说C.丙说:他是政治家,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D.丁说:他崇尚“自然”,主张“无为”2.下列关于基督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有()①产生于公元1世纪②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③认为耶稣是“救世主”④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全面、彻底的改革。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农耕③奖励军功④建立郡县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人类历史掀开文明时代篇章的标志有()①国家的产生②文字的发明③禅让制的出现④人们开始定居生活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5.相信“灵魂不死”的是()A.古代埃及人B.古代印度人C.古代阿拉伯人D.古巴比伦人6.如果你生活在古代西亚,最有可能看到的是()A.希伯来人在劳动B.象征王权的司母戊大方鼎C.种姓制度下人们的不平等D.阿蒙神被人们供奉7.《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第一学期八(上)历史与社会期中试题卷第2页共4页A.允许工商业者人仕为官B.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准许土地自由买卖8.西周统治阶级以哪些制度为工具,巩固其统治()①分封制②诸侯制③古代礼乐制度④世袭制A.①②③B.①②C.①④D.①③9.罗马共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A.法西斯B.国王C.执政官D.皇帝10.西欧封建制度所形成的关系是()A.等级关系B.封土关系C.封主与封臣关系D.特权关系11.每年的12月25日是圣诞节,因为这一天是()A.耶稣忌日B.耶稣纪念日C.耶稣生日D.上帝降临日12.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A.呼韩邪单于和蔡文姬B.冒顿单于和蔡文姬C.冒顿单于和王昭君D.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13.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这种关系使封建主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混乱②说明当时存在着封建等级制度③当时的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④这种关系使封建主与农奴之间关系井然,社会稳定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4.沙特阿拉伯男子通常穿的是长袖、高领、镶里子的外套,戴的是方形的白绸帽子。他们信仰的宗教是顺应什么形势而产生的()A.建立政教合一的制度B.经济落后,希望快速发展C.精神空虚,渴望统一D.国家分裂,人们渴望统一15.西欧的城市都坐落在封建领地上,城市居民为了最终赢得城市的自治权,与封建主展开斗争的方式常常有()①赎买②租借③起义④按期交纳保护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6.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是在时奠定的。()A.秦国B.春秋C.秦朝D.汉朝17.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分封制B.颁布“推恩令”C.沿袭了三省六部制D.沿用并完善了科举制八(上)历史与社会期中试题卷第3页共4页18.秦朝统治者打击儒学,西汉统治者却推崇儒学,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现实需要的变化B.农民战争的推动C.儒学自身的发展D.统治者个人的好恶19.据载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战争不断瘟疫流行,他家族中男女老少原有200多人,在不到10年间,就死去2/3。张仲景在痛悼家人之余,认真钻研古代医学著作,又博采众方,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了一部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疗专著。它是()A.《齐民要术》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神农本草经》20.电视剧新《三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有()①招贤纳士②三顾茅庐③赤壁之战④建立魏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卷Ⅱ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雅典有数量众多的常住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材料二: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人都享有人身自由”。材料三: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律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1)材料一反映出雅典民主制存在的不足是什么?造成的消极影响主要是什么?(4分)(2)与材料一相比较,罗马法最大的特点是什么?(3分)(3)根据材料三,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的法律建设有哪些影响?(3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他们把他看成疯子,惹人讨厌,不值得怜悯,就决定要杀死他。他一听到他们的阴谋,便在深夜……逃往麦地那,这件伊斯兰教史上的大事,称为“大逃亡”。(1)材料中的“他们”和“他”分别指的是谁?(4分)(2)“他们”为何要杀死“他”?(2分)(3)材料所叙述的“大逃亡”指的是什么事件?它对伊斯兰教有何影响?(4分)八(上)历史与社会期中试题卷第4页共4页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莲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二: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对书籍和读书人的迫害时时都在发生,从未中止。类似秦时这样的举动在中国历史上既非第一次,更远远算不上最大的一次。更早在泰始皇之前一个半世纪即已发生:在商君教引下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如果我们重新查账的话,秦始皇这一举措的直接后果真算不得十分严重。(1)两则材料所说的是历史上的什么事件?(2分)(2)当时统治者是谁?他采纳谁的建议实行这一措施?他“烧残”书籍的目的何在?(3分)(3)这次事件中在民间得以保留的书籍有哪些?(3分)(4)材料一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指的是什么局面?(2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西汉武帝时,曾两次派遣使臣出使西域,开辟通道,沟通了中西交通。(1)“使臣”是谁?“出使西域”中的“西域”指的是哪些地区?(3分)(2)“使臣”出使西域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3)“沟通中西交通”有什么作用?(3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要成非常之功,必用非常之人。”——汉武帝材料二:他用人不仅不拘一格,且善于慧眼识人。例如遗诏辅佐幼主的大臣金日碑,本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沦为官奴养马,14岁时,被在宫内观马的武帝所见而起用,深受宠信,随侍帝侧,并生擒了行弑武帝的反贼。其他如田千秋、主父偃、朱买臣、东方朔等,皆以上书言事而获用。因此武帝一朝人才济济,辉映史册。(1)请配对连线。(3分)A文章耀千古B武功吞山河C气节留青史①卫青②霍去病③董仲舒④张骞⑤苏武⑥司马迁(2)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主要措施是什么?(4分)(3)近代有学者评道:“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为什么说“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3分)八(上)历史与社会期中试题卷第5页共4页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ABAAABDC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CDCCAAB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满分50分)21、(1)不足:它的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外邦人和妇女都没有民主权利。消极影响: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4分)(2)罗马法对外来民族比较开明,他们享有一定的公民权。(3分)(3)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对近代一些国家的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制定有着深远的影响。(3分)22、(1)“他们”是指麦加贵族;“他”是指穆罕默德。(4分)(2)因为“他”宣扬把富人紫菜苔的部分财产分给穷人,激怒了麦加贵族。(2分)(3)指的是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影响:此事被当成伊斯兰教教历纪元的开始。(4分)23、(1)焚书坑儒(2分)(2)秦始皇李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3分)(3)医药、占卜和种植等方面的书。(3分)(4)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局面。(2分)24、(1)张骞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西的地区。(3分)(2)①使汉朝对西域各国有所了解;②汉朝与西域各国从建立起友好关系;③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边疆贸易发展;④开通了一条从长安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丝绸之中路。(4分)(3)①丝绸之路成为东西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③丝绸之路沟通了欧亚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3分)25、(1)①---B②---B③---A④---C⑤---C⑥---A(3分)(2)①思想上:“罢黜百家”。②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③对外交往上: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④军事上:出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八(上)历史与社会期中试题卷第6页共4页威胁。(4分)(3)①汉武帝几次派兵打匈奴,取得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迁徙百姓到这些地区居住垦荒,设置郡县管理。②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物,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③西汉政府有效管理今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当时越人的聚居区。(3分)
本文标题: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试题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086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