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试比较李煜与李清照词的异同及其各自的风格特征
一、试比较李煜与李清照词的异同及其各自的风格特征异:李煜和李清照在词创作的方面虽然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时代和身份的不同,所表现的创作风格,创作的审美取向,作品语言和作品所表达的意境等存在巨大的差异:①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程度不同。李煜的词较浅,清照词较深。李煜、李清照的后期词都表现了家仇国恨,抒发了无限凄苦的情感。李煜的愁苦是从一个亡国之君的角度去体验的,它的深刻性与典型性就有所局限,李煜所反映的愁不能代表一般百姓的思想感情,如“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流露的是对故国之思。“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句词表明了李煜从生活实感出发,说明了美好的东西总是不能常在。词中看不出下层人们的思想感情。李清照后从一个贵族家庭沦为颠沛流离的穷困百姓,期间较多地接触了人民,接近了生活,她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凄惨心境和痛苦感情,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当时的社会及人民连接在一起的,侧面反映了北宋山河破碎、百姓国破家亡的惨剧,具有深刻的揭示性和典型性。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典型地表现出她年老生活的孤寂和愁苦,表现了穷苦百姓生活的无奈。②艺术表现手法不同。李煜的词表现的较为直接,李清照的词表现为较为含蓄。李煜的词表现了他词作“真”的特点,在词中表现出真实感情倾泻,如前期词描写他宫廷享乐生活的情景“晓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后期的《浪淘沙》也是淋漓尽致的表现他的故国之思,直抒胸臆。李清照的《声声慢》虽也为抒发国破家亡的凄苦之情,但却是含蓄蕴藉。李清照还能在短幅中藏无数曲折,如《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一词中,通过一问一答写出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从而表现了她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感情③就作品的章法而言,后主词较疏,李清照词较密。比如《如梦令》,诗词写出了空间的转换,时间的推移,景物的改观,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心情微妙的变化,可见这首小词层次的密致。而李煜词多数写的只是一时、一地的景物,内容完整紧凑,如李煜的《浪淘沙》,通篇看不到多余的“愁”,而是以一时的感受为中心来组织全篇。④后期创作的方式不同。李煜的词很多是以回忆过去时光为主题,如著名的《虞美人》,李清照的词的创作以现实为基础,如描写她老年凄苦孤寂生活的《声声慢》。⑤李煜的词显示的是绝美,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和秋月是让人觉得很唯美的事物。李清照的词显示的是凄美,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同:①作品都明显地分为前后期。李煜以国破被俘为界,前期题材狭窄,多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后期词作,多折射出词人内心巨大的亡国之痛。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前期之词,主要通过闺中生活的写照,表现出她对幸福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和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后期之词在思想与风格上发她的所见所闻所想,表现了她的抗金愿望,对故乡和丈夫的怀念,以及抒发了她万年的孤独苦闷之感。②他们的词一个相同的特点是都能体现委婉清丽的本色,他们通过作品表达出来是一种朴素美。李煜前期词写欢乐表现的任纵放浪,后期写哀愁的词也是如此。李清照继承了晚唐五代以来婉约派的传统手法,在词中所体现的感情是真实的,她早年的欢乐发自肺腑,她晚年的悲伤更不是无病呻吟。③李煜、李清照词中真挚自然的感情都是通过白描手法表现的。李煜的《长相思》、《虞美人》和李清照的《蝶恋花》、《武陵春》都是用白描手法塑造形象。④李煜、李清照词用典少,李煜的词作,只有极个别地方用了典故。李清照在词的创作只有《多丽》等少数用典。⑤李煜与李清照的作品中都有十分美好的物象,李煜词中的物象大致有“秋、月、夜、雨、风”等,李清照作品中的物象主要有“春、花、酒”等。⑥词风格都豪放的一面。后主的《破阵子》大笔渲染,气势逼人,李清照也有豪放词如《渔家傲》。⑦语言的应用,对形象的塑造,两者都达到了绝妙的境地,看似平淡无奇,朴实无华,实则超凡入圣,老成持重。李清照的叠字叠句更是绝妙千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只用了七个形容词连用,就构成了四重境界,传了难传之情,达了难达之意;。如后主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等等⑧词的题材广阔,李煜和李清照突破了“花间派”狭隘的男欢女爱、离情别绪的题材,把词从“艳科”中解放出来。⑨李煜和李清照后期的词都是以“愁”为基调。他们都有亡国失家之痛,都有怀国念人之哀。尤其是李后主,读其词时,完全让人忘了他是亡国之君,而是同情他亡国失国之痛。而李清照在战争发生后,流落在外,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家,我们从她后期作品可以看见她对以前生活的向往,对丈夫的思念,对国家的担忧。他们后期的作品都有一个“愁”字。李煜的风格特征:①,李煜的词的风格特征主要体现他的的本色和真情性,在三个方面显得很突出:一、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他那种亡国破家的不幸,真情感人;二,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词篇虽美,却是丽质天成,不靠词藻;三、因纯情而缺少理智节制。他在亡国后不曾冷静地自省而是直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人生仇恨何能免”,他把自己所经历的一段破国亡家的惨痛泛化,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和意义。②,李煜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他的词不假雕饰,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亡国后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超过晚唐五代的词,成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后世尊称他为“词圣”。③李煜的词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多描写宫廷的逸乐生活,男女情爱的小令,风格绮丽清靡婉转,还不脱“花间”习气,有一种近于天籁的民歌情味,后期的作品多描写伤怀故国,追忆往事,风格沉郁苍凉,意境开阔,是代表他最高的艺术成就的,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④,李煜的词不论前期后期,其内心精神世界都能真实流露,情之所至,发而为词。李煜前期词,虽然并没有提出重大的社会问题,虽然他只写豪奢的宫廷歌舞,真挚细腻的爱情和深沉的离愁,但我们仍可以感受到他词作中那份真实,那份真诚;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其大多数词作都贯穿着一种忧患意识,在他早期欢娱宴饮的作品中,透过乐景我们仍可以感受到词人的脉脉愁情;⑤,李煜的词,总体上生动形象,意境宏远,语言流畅,有大家气象。他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怀抱,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⑥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词,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他用简单的句子概括丰富的内容,《捣练子令》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开篇二句六字“深院静,小庭空”不仅写出主人公的居处,对环境作了描写,更反衬出主人公的情绪,一个“空”字便将其孤寂表露无遗,可谓结构、布局别出心裁,遣词造句简洁凝炼,而且运用十分自然,不着雕饰的痕迹。⑦在风格上有独创性。构思完整细密,使全词围绕一个中心思想,从句到篇结合成一个和谐和统一的艺术整体,把一般体现在个别之中,通过个别表现一般,使读者从个别的表现中看到一般的意义。如《虞美人》通篇围绕一个“愁”字展开,采用虚设的问答,从开头一直贯注到结尾。以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总收全篇,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结构能达到如此高超的成就,在李煜之前是未曾有过的。李清照的风格特征:①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②在创作上,李清照确立了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③李清照前期之词,主要通过词中生活的写照,表现出她对幸福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委婉而含蓄地表达了闺中的寂寞与离情。以女儿家言女儿事,别有一种感觉敏慧、体贴精微之妙,自成一种吐露自我真情的审美方式;④李清照前期词按内容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其主题是表现得词人南渡前的安定美好的生活,基调基本上清新,另一方面则是表达词人伤春别离的闲思愁绪,但这种愁绪是较淡的,而且是满怀憧憬与希望的,如《如梦令》;⑤由于女词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她特有的气质、性格、经历和审美取向,所以她对于“愁”情有着深刻独到的感受和体会,并以她特有的才情把“愁”表现得极具感染力;⑥南渡后,李清照后期作品普遍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所见所闻:抗金愿望,乡都之念,身世之感。在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战乱的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风格沉郁凄苍。而纵观李清照的作品,可发现她的作品多以抒发情感为主。前期作品大多限于与丈夫之间分离的不舍,属闺情一类的词。到了后期,金人的大举入侵、丈夫的病死,在颠沛流离中,凄凉的身世却也深深地影响了她的创作,使风格产生了改变,用愁苦之词反映个人情感。⑧不论前期还是后期,李清照的词风总以婉约深微见长,但她也有气势极雄壮的作品,如《渔家傲》,虽然前后期作品有显著的区别,但作品都脱离不了“情”这一字!李清照把她的情感真挚而不虚伪的表达出来,用她生命书写哀愁,用真切的词句表达她真实的内心感受,在整个宋词中都显得相当突出。李清照前期之词,主要通过词中生活的写照,表现出她对幸福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委婉而含蓄地表达了闺中的寂寞与离情。以女儿家言女儿事,别有一种感觉敏慧、体贴精微之妙,自成一种吐露自我真情的审美方式。
本文标题:试比较李煜与李清照词的异同及其各自的风格特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091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