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际交往的动机探讨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各种具体的社会领域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建立起心理上的联系,它反映在群体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和相亲密的人际关系都属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益的;相反,不和谐、紧张、消!极、敌对的人际关系则是不良的人际,对一个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害的,人际交往是思想、情感、态度、信息和学习的交往。交流思想,一个头脑就有了多种思想。分享快乐,快乐就会加倍。分担忧愁,忧愁就会减半。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必然知道一些别的个体所不知不会的东西;而善于从每一个人身上学习自己所不知不会的东西,我们才能不断的进步。交往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人们参与交往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它是受多种条件制约和影响等复杂心理因素构成的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动机就在于希望能从交往对象那里得到自己需求的满足。大学生们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在校园内,其接触的对象主要是同学和老师,主要任务是学习,因而他们之间的交往动机应该比较单纯,如结识朋友、切磋学问、交流信息、沟通感情等,而不是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但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毕业自主择业的要求,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显示出了新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是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丰富大学生活”,还有的大学生把“有利于将来事业发展”作为社交首要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实惠性需求增加的特点,表明当代大学生交往的社会化特征更加有所强化。而今,如今大学生未进校门先找关系开发人脉,多方打探摸清校园生存规则,也让我们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多了一份忧虑。交往动机来源于两大方面:①内部动力:包括需要、兴趣、信念、志向、抱负、价值观等等。②外部动力:家庭、亲友、老师、同学的期待,必须履行的职责,监督,检查及竞赛等等。不同的需求,决定了不同类型的交往动机,大致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亲和动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是群集的动物,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与其他人密切交往中度过自己的一生,世界上很少有自愿孤立的人,那些载载孑立的人,常常被认为不正常。正是由于人对亲和的需要。视孤立为畏途,社会施加于罪犯的最普通的惩罚就是关押在监,与世隔绝。所谓亲和动机,是指人们害怕孤独,愿意与他人在一起的愿望。亚里士多德从木能论观点出发,以行为界定的方式,将与他人的亲和理解为一种木能;柏拉图从生存论观点出发,将亲和理解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心理学则这样论释亲和:亲和动机是一种重要而又极其复杂的衍生性动机,是人们寻求友谊,建立、发展友谊的动力。亲和动机强的人,对朋友、对家庭、对群体充满了向往,渴望与他人建立深刻的情感联系,渴望成为某群体中的一员。2.成就动机成就动机,历来是心理学家高度关注的课题,它指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工作,努力去做并尽量做好的心理倾向。任何人都不能没有成就动机,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不同水平的贡献,达到或超过自己原希望达到的标准,获得成就。而成就的衡量,可以采用既定的标准,更经常的是个人完成工作后与他人相比较而得出。成就动机显著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成就动机强烈的人,为了取得事业的成功,乐意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交往中总是首先明确告诉对方与之交往的目的,向对方提出希望和要求,从而达到追求成功的愿望,满足自我发展。3.赞许动机赞许动机是指人们在工作上取得成绩以得到他人或集体的鼓励和称赞,获得心理上的需要和满足,赞许动机促使人为了取得他人或集体的欢乐、赞赏而努力工作、社会赞许动机,是被社会心理学家用来解释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动机,人们正是通过社会对个体行为的赞许或否定,逐渐辨别是非,习得社会规范,确立价值标准,进而约束自己的行为的。有人甚至认为,社会赞许是人最根本、最纯粹的心理需要。可以认为,成就动机最终是建立在赞许的基础上的,如果他人不赞许我们为取得成就而做出的努力,那么,我们也许就不会努力去争取成功。可以这样理解,赞许动机实质上是一种取得成就和得到同伴、组织及社会的承认、尊重、赞扬的需要。无疑,它对交往行为的驱动和强化是显见的社会心理学的调查研究了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人际交往重要性第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要注意仪表美。人的仪表,包括相貌、穿着、仪态、风度等,都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人们总是倾向于觉得仪表有魅力的人更活泼愉快,更友善合群。衣着整洁、大方,仪表举止自然会给人一种亲近感,反之,过分修饰,油头粉面,浓装艳抹,则会给人一种不合宜的印象。待人要真诚热情。一般情况下,交往双方总是先接受说话的人,然后才会接受对方陈述的内容。因此,对人讲话时,态度应该诚恳,要避免油腔滑调,高谈阔论,哗众取宠,垄断话题,否则会使人感到不愉快。实事求是,态度热情,往往给人一种信赖感,亲近感,这有利于交往的继续深入;反之,如果言不由衷转弯抹角,态度冷谈,则给人一种虚假、冷淡的感觉,交往很难再深入下去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每个人都需要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在初次交往中,有效地表现自己固然重要,但做一个耐心的听众,鼓励别人多谈他们自己,同样是不可少的第二,主动交往。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尽管与人交往的欲望很强烈,但仍然不得不常常忍受孤独的折磨,他们的友人很少,甚至没有友人,因为他们在社交上总是采取消极的被动的退缩方式,总是等待别人来首先接纳他们。因此,虽然他们同样处于一个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世界,却仍然无法摆脱心灵的孤寂。要知道,别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对我们感兴趣的。因此,我们要想赢得别人,同别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建立起一个丰富的人际关系世界,就必须做交往的始动者,处于主动地位。我们就应少担心,多尝试。当你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攀谈时;当你在舞会上想去邀请舞伴时,你会发现你的努力几乎都是成功的。第三,关心帮助别人。患难识知已,逆境见真情。当一个人遇到坎坷,碰到困难,遭到失败时,往往对人情世态最为敏感,最需要关怀和帮助,这时那怕是一个笑脸,一个体贴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都能让人感到振奋。因此,,陷入困境时,你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困难者,安慰失意者,可以很快赢得别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对别人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小心吝啬,怕招引麻烦,交往很可能因此而中止一是本能的需要。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人际交往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例如,人类的祖先古猿的自我保护能力很低,与许多野兽相比,它们的体力较弱,奔跑的速度较慢,没有尖利的爪子和牙齿来抵御外敌,古猿必须采取集体行动,依靠大家的力量来抵御外敌的侵害,依靠集体的智慧来保存种族的繁衍和发展。这样,经过漫长的进化和演变过程,古猿逐渐形成了集群的习性,并通过种族繁衍流传给后代。二是合群的需要。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曾经做过一项实验,探讨处于孤独状态下的个体的合群需要。研究者先将被试分为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在高恐惧组条件下,主试告诉被试,他们将参加一项电击实验,电击会很厉害,很痛,但不会留下永久性伤害,而且这项研究是为了获取有关人类发展的某些有用的资料;在低恐惧组条件下,被试者被告知,电击时只是有点痛,感觉有些轻微的震动,不会有任何伤害性后果。然后,在被试等待接受电击的时间里,研究者逐个询问他们,是愿意独自等待,还是想与其他人一起等待。结果发现,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当个体心情紧张、有高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而处于低恐惧的情况下,这种合群的需要并不那么强烈。可见,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往往如此。例如,当你得知你的某个观点被他人所反对时,你一定会觉得很沮丧,同时会有一种恐惧感。可是,如果这时你知道与你持同样观点的不只你一人,你就又会感到减轻了恐惧感,得到了安全感。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具有合群需要,个体不可能没有人际交往,适当的人际交往是人类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手段。三是自我肯定的需要。我们对自身的了解都来源于社会学习过程。当婴儿随着自身生理方面的成熟,随着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加深,他们逐渐能够区分开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能够区分开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他们就有了了解、认识自己的需要,也就是产生了自我意识。但是个体对自己真正的了解,还必须依赖于与他人的交往。20世纪初,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发现,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先从认识别人的评价开始的。别人对个体的评价、态度,包括对待他们的行为方式就像一面镜子,使个体从中了解了自己,界定了自己,并形成了相应的自我概念。例如一个人被他的父母所钟爱,被他的老师所重视,被他的朋友所尊重,大家都愿意和他交往,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具有某些令人喜爱的品质的人。如果有一个人常常被老师和同学推举担任某项工作,大家有难题时也都愿意向他请教,那么这个人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在某些方面具有才能的人。通过这样的“镜像自我”,个体的自我概念就引导自己塑造了实际的自我,否则,个体就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如果个体从出生起就没有接触人类社会,就没有与人的正常交往机会,那么,尽管他可能各方面的生理机能发展正常,但他的自我概念发展却会受到抑制。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往,了解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就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确立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并树立相应的可行的奋斗目标。搞好人际关系是一门艺术。所有的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越来越娴熟。希望您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下自我剖析,从而冲破自我封闭的篱笆,虚怀若谷地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那样做,将会让你受益终生!
本文标题:人际交往的动机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02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