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试讲稿
《故都的秋》试讲稿一、导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憑箜篌引》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他们笔下的秋天,呈现出万种风情,多姿多彩。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关于秋的现代散文《故都的秋》,一起品味郁达夫笔下的秋。二、作者及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8月,那时由于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故都的秋怎么样呢?引导学生总结:清、静、悲凉。2.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这是什么表现手法?(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3.这里也提到了江南的秋,和北国的秋比起来,有什么用意?点拨:写南国的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以烘云托月之法,突出北国之秋的感人至深。4.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①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②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名花名酒”,“半开半醉”指的是什么?①“名花”和“美酒”是针对江南之秋而言的。②“半开半醉”是说花半开酒半醒③这全句是对秋的领略的比喻的说法。5.一般来说,散文的文眼在文中出现的位置是有规律的。还记得《荷塘月色》中的文眼吗?这几天,我的心里颇不宁静。那么这篇文章的文眼是?我们就从作者的眼光来看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四、精读课文,深入领悟(一)秋晨院落1.请学生来概括小标题。2.请学生自己想象这幅秋景图。3.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作者总要想起的北方的秋景是什么?点拨: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诗意的景物更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相符,一个人在心情有些乱的时候往往会想到独处的妙处。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颐和园如织的游人。)为什么却不着力写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物,而只是匆匆地一笔带过呢?4.这幅画是怎样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哪些景物体现了“清”,又有哪些景物体现了“静”和“悲凉”呢?明确:“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二)秋槐落蕊1.精读秋槐段。幽人徘徊,落蕊满地,寻寻觅觅为何事?(投影: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思考:自然之秋——人生之秋2.“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觉得有点儿落寞”,与“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共同点是什么?(三)秋雨话凉1.精读秋雨段。(投影: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品读“了”。讨论:天气转凉了,一年剩下的光阴就不多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阴也不多了。这尾音一拖,那种感叹悲凉的味道就出来了。作者这里话秋凉,言外之意是,如今历尽沧桑,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作者谈天气不谈国事,反映的正是一种政治高压。化用名句,含蓄隽永。2.“……一层秋雨一层凉……”。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如果把“一阵秋雨一阵凉”用平仄写出来是_平仄平仄平仄平。它不合诗句的平仄要“二四六分明”的要求;而“一层秋雨一层凉”用平仄写出来是平平平仄平平平,它符合“二四六分明”的要求,所以说:“来得正好”。3.文中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明确: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等等,都是细小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四)喜看秋果1.描绘了五幅图之后,作者在第11节又进一步颂秋。点出“足见有感觉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同时也进一步赞颂了中国北方的秋更有深味。2.齐读最后两节,明确内容。3.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有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4.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点拨: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5.文章是怎样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举例说明。五、感情升华,品味结尾1.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文末,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意图不言而喻。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2.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3.鉴赏评价:香山红叶漫山遍野、热烈奔放,颐和园风光旖旎、游人如织,都能映照出故都之秋的倩影,作者视而不见,却只撷取这涂抹着一层淡淡的灰色的花、槐、蝉、果来细味清、静、悲凉,为什么?(鉴赏评价)讨论: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对于同一轮明月,高兴的人写她,她在笑;忧郁的人写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写她,她简直就是一张气得苍白的脸,青筋暴跳、立目横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选景的主要标准。正所谓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知人论世)4.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本文主要的写作特点是什么?点拨:(1)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2)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5.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什么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6.本文题目是“故园之秋”,但文中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六、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讨论:故都的秋景应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为什么不写“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只写带有“清、静、悲凉”特点的秋景呢?2.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七、布置作业1.同学们可不可以结合郁达夫笔下秋天的景物,借鉴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写法,仿写一首关于故都的秋的小令?要求:通过景物的描写,传递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2.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3.仿照下面的句式,写一句评论《故都的秋》的话。《故都的秋》是一碗香茗,细细品尝,更体现其清醇可口;《故都的秋》是一杯佳酿,细细啜饮,更能享受其馥郁醉人;《故都的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都的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板书设计清秋晨院落眷秋槐落蕊恋静秋蝉残声向悲秋雨话凉往凉喜看秋果情(形)(神)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试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22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