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录•一、夜盲症的概述•二、夜盲症的分类•三、夜盲症的病因•四、夜盲症的症状•五、夜盲症的诊断鉴别•六、夜盲症的预防一、夜盲症的概述•顾名思义,夜盲就是在暗环境下或夜晚视力很差或完全看不见东西。•夜盲症俗称“雀蒙眼”,在夜间或光线昏暗的环境下视物不清,行动困难,称为夜盲症。•夜盲症又叫维生素A缺乏病二、夜盲症的分类暂时性夜盲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这种夜盲是暂时性的,只要多吃猪肝、胡萝卜、鱼肝油等,即可补充维生素A的不足,很快就会痊愈。获得性夜盲往往由于视网膜杆状细胞营养不良或本身的病变引起。这种夜盲随着有效的治疗、疾病的痊愈而逐渐改善。先天性夜盲系先天遗传性眼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杆状细胞发育不良,失去了合成视紫红质的功能,所以发生夜盲。•维生素A缺乏病•原因:是因体内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上皮组织显现角质变性。眼部症状出现较早而显著,对暗适应能力降低,继之结膜、角膜干燥,最后角膜软化,甚至穿孔,故又有夜盲症、干眼症及角膜软化症等之称。•多发群体:本病多见于营养不良及长期腹泻的婴幼儿发病高峰多在1~4岁,6岁以上较少见,亚非发展中国家均多见此病,在我国边远地区尚非少见。三、夜盲症的病因•1、饮食不当•2、消化系统疾病及其慢性疾病•3、消耗性疾病的影响•4、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糖尿病的影响•5、锌缺乏1、饮食不当•婴儿初生时其肝脏储存的维生素A很少,很快被消耗尽,但初乳中含量极高,人乳和牛奶是婴儿所需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其他食物如蔬菜,水果,蛋类和肝等都能供给足够的维生素A,故适当地饮食能供足够的维生素A,不至引起缺乏,但婴儿时期食品单纯,如奶量不足,又不补给辅食,容易引起亚临床型维生素A缺乏症,乳儿断奶后,若长期单用米糕,面糊,稀饭,去脂牛奶乳等食品喂养,又不加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辅食,则可造成缺乏症。2、消化系统疾病及其慢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其慢性疾病如长期腹泻,慢性痢疾,肠结核,胰腺疾病等可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肝脏是维生素A代谢和储存的主要器官,胆汁中的胆酸盐能乳化脂类,促进维生素A的吸收,并能加强β-胡萝卜素-15,15´-加氧酶的活性,促进其转化为视黄醇,故患肝胆系统疾病如先天性胆道闭锁,慢性肝炎时,易致维生素A缺乏症,对各种病毒所致的肝炎或并发于感染疾患的中毒性肝炎,也可引起维生素A缺乏症,应加警惕。3、消耗性疾病的影响•消耗性疾病如慢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迁延性肺炎,麻疹等,在维生素A摄入不足的基础上,因维生素A消耗增加而出现症状,此外,长期摄入矿物油(如液体石腊等),新霉素及氨甲喋呤等药物也能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恶性肿瘤,泌尿系统疾病可增加维生素A的排泄,蛋白质缺乏影响视黄醇转运蛋白的合成,致维生素A在血浆中尝试降低,从而发生缺乏症状。4、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糖尿病的影响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糖尿病都能使β胡萝卜素转变成视黄醇的过程发生障碍,以致维生素A缺乏,而血液与皮肤都累积较大量的胡萝卜素,很像黄疸,但球结膜不显黄色。5、锌缺乏•锌缺乏导致与维生素A结合的前白蛋白及维生素A还原酶都降低,使维生素A不能利用而排出体外,也可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近年报道营养状况改变,对维生素A的利用也有影响四、夜盲症的症状维生素A缺乏时,在儿童中生长发育迟缓是常见体征,身体各器官的表现如下:1.眼部症状体征(1)早期阶段:临床上首先出现暗适应能力下降,最初为暗适应时间延长,则发展成夜盲症。患儿在暗环境下安静,视物不清,行走、定向困难。(2)结膜干燥:眼干燥不适,经常眨眼,眼泪减少继而眼结膜失去光泽和弹性,贴近角膜两旁的结膜干燥而起皱褶,角质上皮逐渐规程,患儿畏光,自觉眼干不适,眼部疼痛,有轧砂感,经常眨眼,形成大小不等的形似泡沫的白斑,又称毕脱氏斑。(3)角膜干燥:如果维生素A持续缺乏,将出现结膜干燥症,角膜渐变干燥,混浊,发生白翳而软化,病情进展,角膜可发生溃疡,在数日至数周内出现坏死,穿孔,虹膜外脱及角膜疤痕形成,终至失明。2.皮肤改变皮肤症状多见于年长儿,表现皮肤干燥,角化增生,脱屑,角化物充满于毛囊腔内,且突出于表皮,故抚摸时有鸡皮疙瘩或粗沙样感觉,于四肢伸侧及肩部最为显著,4岁以下的婴儿少见此症状,此外,尚有指甲多纹,失去光泽,蝗折裂,毛发干脆易脱落等。3.骨骼改变患儿体格和智能发育轻度落后,常伴营养不良、贫血和其他维生素缺乏症。牙釉质发育不良。4.胃肠道维生素A缺乏的人常有味觉和嗅觉障碍5.其他维生素A缺乏可使小儿的免疫力低下,容易反复出现感染,常伴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道感染;容易有精神障碍,甚至出现脑积水。听力也可降低。五、夜盲症的诊断鉴别1、详询病史,如饮食、发热病及长期腹泻等消化道疾病。2、检查结膜、角膜情况,注意有无结膜干燥、皱Bitot斑,角膜混浊、软化或穿孔。3、鉴别暗适应减低的原因及眼干燥症的原因,必要时行暗适应及视网膜电流图检查。4、检查有无全身性维生素A缺乏及其他维生素缺乏症状。鉴别:与角结膜干燥症鉴别(1)结膜表面干燥,暗淡无光,易成皱褶,甚至粗如皮肤;结膜血管呈蓝色,角膜干燥混浊,知觉迟钝。(2)自觉眼球干涩、灼热、视力严重减退。(3)成年人多见。六、夜盲症的预防•1.多吃一些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品,如:鸡蛋、动物肝脏等。•2.首先要科学安排营养,特别对婴儿和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提倡食品多样化,除主食外,副食方面包括鱼、肉、蛋、豆类、乳品和动物内脏以及新鲜蔬菜之类,都应该有。•3.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夜间应安静卧床。•4.补充维生素A营养素或胡萝卜素提取物。β-胡萝卜素可以转发成维生素A,且没有副作用。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以减少近视发生,保持健康的视力功能。首先,要注意用眼卫生,减少环境因素在近视发病中的作用,如建立良好的照明,养成正确的读书习惯和姿势,配戴合适的眼镜。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加强营养等。食物防治1.常食苹果,可防治夜盲症。2.新鲜鲫鱼,洗净,清炖鲫鱼汤,食鱼饮汤。(鱼类富有丰富的维生素A,最宜夜盲症患食用,可以预防干眼病、夜盲和各种角膜炎)。3.鲜菠菜60~90克,猪肝120克,同煮汤食之。能提高视力,可治夜盲、视力减退。4.猪肝、胡萝卜、葱花、盐各适量。共煮至肝熟,食饮数次。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用治夜盲症及小儿疳眼症。5.鸡肝2副,谷精草15克,夜明砂10克。将鸡肝洗净,同谷精草、夜明砂放入盆中,加少量清水隔水蒸熟。吃肝饮汁。清热明目,养血润燥。多吃有效,可治夜盲症、眼干燥症及小儿疳眼症。6.野鸡肉150克,胡萝卜50顾,各切成丝。油锅烧热煸炒葱花出香味,下双丝炒,加精盐,酱油等调料炒熟即可食用。补肝明目,治疗肝虚所致的眼花、夜盲症。7.牛肝150克,苍术15克,共煎汤饮用。每天1剂,早晚各1次。治缺乏维生素A所致的夜盲症。8.猪肝200克,鲜枸杞叶150克,先将猪肝洗净切条,同枸杞叶共煮,饮汤食肝,每天2次。益精补肝,用治夜盲症、视力减退,有改善视力功能的作用。9.鲜兔肝2具,切成片,放开水煮至半熟,然后打入鸡蛋1个放入少许盐油调味,煮熟食用。用治小儿疳眼、夜盲症。10.羊肝60克切片,同葱炒片刻,另用锅盛水煮沸,加入大米100克,煮至米开花,再放入羊肝煮熟。吃粥食肝,连吃几天。补肝明目,增加维生素A、D和钙,有明显提高视力的作用。用治小儿疳眼、夜盲症。11.猪肝100克,洗净切片,加水适量,用小火煮汤。肝熟后加豆豉10克、葱白2根,沸后打鸡蛋2个。喝汤,吃猪肝、鸡蛋。可以常食用,补肝明目。可治营养性弱视、夜盲症12.雄鸡肝1个,蜂蜜1小杯。雄鸡肝不用水洗加蜂蜜蒸熟每日服1个。13.苍术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日。14.猪肝、韭菜各适量。两味共煮,不加盐,吃肝饮汤,久服有效。15.红番薯叶150克,羊肝200克。番薯叶洗净,切碎,羊肝切片,加水同煮,食肝饮汤,每日1剂,连服3日。16.鸡肝肫去污膜洗净,与其余2味药共置碗内,加少量水隔水蒸熟,吃肝饮汤。多服有效。17.鲜兔肝1~2具,酱油少许。兔肝切片,加水煮熟蘸酱油食。18.猪肝、胡罗卜、鲜姜片名适量。加水共煮至肝熟,服食,经常食用。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夜盲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48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