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修辞手法复习教学设计
.I..r..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三年级复习课教学设计宜良县团山小学钱建妮复习目标:1、能辨析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拟人这六种修辞手法。2、能够熟练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设问和反问并仿写、改写句子。3、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自己写句子。复习重难点:能够熟练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设问和反问并仿写、改写句子。复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进行了口语交际或写作时,都希望自己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本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语言的化妆师、美容师,大家想知道它是谁吗?它就是一些修辞手法。本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修辞的世界,来感悟修辞对语言的整容和美化效果。.I..r..二、复习容(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分为明喻和暗喻。明喻,有本体和喻体,常用“像”“好像”“仿佛”“宛如”“犹如”等比喻词。如: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上升起。暗喻,也有本体和喻体,常用“是”“变成”“成了”等比喻词。如:一到夜晚,整个就成了灯的海洋。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如:1、他长得很像我的爸爸。(不是比喻)2、这个人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不是比喻)3、妹妹的脸红彤彤的,像个红苹果。(比喻)(2)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如: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I..r..(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如: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4)夸: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的一种修辞方法。如: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5)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实际上就是自问自答。如: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的祖先。(6)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无疑而问,不需回答。多用“难道、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如:姐姐缠了足,还能下田干活吗?三、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1、远处,小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在下闪闪发光。()2、水渐渐窜上来,放肆的舔着人们的腰。()3、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I..r..4、你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5、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6、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力量。()四、自我检测,快速抢答下列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1、水龙头伤心地流着眼泪。()2、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3、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4、它声音太小太小,就像蚊子哼哼似的。()5、鲸的身子那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小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6、泉眼里,不断冒出的水泡,像珍珠一样,在下闪闪发光。()7、山上的树木、瀑布、良田又醒了,人们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8、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I..r..9、这就是黄头吗?对,这就是黄头。五、巩固练习(一)仿写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仿写:2、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仿写:3、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仿写:4、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仿写:5、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仿写:(二)按要求转换句子:学生自己完成,再小组讨论,教师点拨,讲评。.I..r..1、树叶在风中飘来飘去。拟人:比喻:2、考场上很静。夸:3、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善良。排比:4、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反问:5、那么,海底也不是一点声音也没有。设问:五、总结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排比、设问、反问六、美文欣赏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I..r..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学生品读,说说好在哪里?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七、课后作业以“一个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公园里”为开头写一段话,用上你喜欢的修辞手法,看谁用的多,写的好。板书设计: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排比设问反问
本文标题:修辞手法复习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51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