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浅谈新中式设计风格摘要:本文从纵向的角度简析了新中式源来和未来走向,从横向的角度对比新中式同其传统风格和其他风格,并找出内在的逻辑关系;也概要的说明了其设计手法和风格特点。关键词:新中式传统创新设计新中式设计风格的来由及定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在综合国力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文化和艺术同国际的交流上深度和广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中国元素”这样的文化符号的价值在世界范围内也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挖掘,它所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泛,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到服装设计,再到产品设计等等。当然,由于社会的发展当代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演变,传统中式风格固有观念自然也就有所打破,既继承传统又融合现代材质和时代气息的设计现象已成不争的事实。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下,人们趋向装饰风格简约化、现代化,而传统的中式风格里的一些因封建伦理而有的等级式的空间布局和装饰等已不适合现代生活,此外传统的材料和施工工艺也不适合当下社会现状。因此想追求具有一定中国文化韵味的独特的现代风格,又想脱去传统中式里不适合现代生活需要的部分,于是新中式风格就产生了。新中式风格不是简简单单的现代元素和中式元素的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中国文化的了解,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紧密结合,以现代人独特的审美需求来创造有传统韵味的空间。传统中式风格和新中式风格的关系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然而就今天的社会现实而论,传统中式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的新需求,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材料和工艺的迅速更新,二是因为传统中式风格相对于太过沉重,缺乏体现现代生活的快捷和轻松感。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了探索,将现代材质、色彩和中式的元素、图案相搭配将现代与传统理念相结合,伴随着现代人追求的随性舒适,存在很多“好看不好用,舒心不舒身的弊端,”新中式风格由此应运而生。如今,新材料和新工艺更新速度极快,对于中式传统建筑的材料(木质)和传统施工工艺(榫卯)的观念和标准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从材料方面来看,由于木材自身的时效性,众多优秀的建筑未能长时间保存下来,我们只能从文献书籍或珍贵的部分影像资料中获取我国历史时期的建筑文化遗产。从中国传统的施工工艺的角度来看,木材取材和造价是古代建筑的基础平台,大多数的建筑和家具通过木构件之间的榫卯相互关联而成,符合当时建筑的客观要求,而从现代施工效率角度出发,传统的施工工艺难以完全满足当今社会快节奏的发展变化,更不能同日新月异的快速与坚固的模数化型材相抗衡。原材料和施工工艺客观现实问题的凸显成为新中式风格设计现象大量涌现的催化剂。故此,新中式既是在探寻中国设计界本土意识之初逐渐出现的新型设计风格类型,同时也是诮费市场孕育出的时代产物。探讨新中式设计众多现象的表象规律,不能脱离其文化原因、机制原因、政治制度原因等众多深层次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当再次迎来本土设计风格回溯的时候,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传统的“中国元素”恰当地融入建筑及室内设计中是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新中式风格的特点和设计手法新式风格在设计手法上更多地借鉴了后现代,把传统的结构形式以重新设计组合。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背景下演绎构成的中式风格,也主要体现在传统家具及黑、红为主的装饰色彩上。在新中式住宅中,多采用简洁、硬朗的直线条,直线装饰在空间中的使用,反映出现代人追求简单生活的居住要求,更体现了中式追求内敛、质朴的设计风格,使新中式风格更加实用、更富现代感。在装饰手法上借鉴中国古典园林风格,能给空问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在饰品摆放方面有绿色植物、布艺、装饰画,以及不同样式的灯具等。这些装饰品有多种风格,但空间中的主体装饰物还是以中国画、宫灯和紫砂陶等传统饰物,在空间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的体现中式元素。从室内空间结构来说,以木构架形式为主。中国自数千年前就使用木材,木质象征生命,讲究雕刻彩绘、造型典雅,多采用酸枝木或大叶檀等高档硬木,经过工艺大师的精雕细刻,每件作品都能令人对未来产生一种美好的向往。有些建筑材质并不是木结构的,但其正气威严的形象正是源于中式的建筑。新中式注意的地方:只要发挥各种建材本身特性,即使是使用玻璃、金属等现代建材,一样可以表现中式风格。在空间感觉上追求神韵,只是形似是不足的,在反映中国传统的同时反映这个时代,重要的是追求神似。在制作技术上也要跟上时代,古代中式主要材料是木、石材料,现代技术产生了很多的材料,很多都可以用到中式设计中,可以说如何将现代材料和现代元素融于中式装修中,是目前设计新中式是否成功的标志。只有既能体现中国传统神韵,又具备现代感的设计,才能是真正的新中式风格。新中式风格的未来设计趋势纵观当下,很多国内外建筑设计大师及设计事务所都在不断实践将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和现代的工艺相结合,设计出让世界为之瞩目的优秀当代中国建筑。如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美秀博物馆;刘文金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美国SOM与上海国际金茂大厦;李祖原与台北101大厦;隈研吾与长城脚下的公社等类似的实际案例不断涌现出来,都是此类实践集中体现。现如今我国正面临现代与传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撞与融合。具有鲜明文化属性的建筑无一例外地卷入了这一浪潮,传统与创新、区域与世界等要素必然会和谐地统一起来,要想产生具有多元性设计作品,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和谐。对于“新中式”设计风格的未来而言,因其不光依托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重要之处是其将始终与时尚性和现代性相伴,更决定了新中式的时代适应性和变通性而拥有广阔的受众和平台。那么可以确信它今后的发展趋势不会是一种昙花一现的风格类型,它的魅力吸引的不仅仅是中国人,在世界设计史上也会留下浓重的一笔。反之,至于那些以时尚为目的的快餐式设计文化,其时限性极强,是当代文化的一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绝不会成为永久性主流。从研究价值上来说,作为中国最具有特色的设计代表,“新中式设计风格”的研究将是未来中国本土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趋势。况且在泛世界语境下的新中式风格的未来理论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宽相关设计领域。新中式设计风格属于近些年新出现的一种风格,是属于实践多、实例多而理论总结少、深度浅的典型风格类型。就当前的“新中式”的研究而言,更多的是现象的阐述,而非本质的挖掘。“新中式”表象风格隶属新兴主流设计风格类型,虽然目前实践案例、表象类资料丰富,但是在理论资料的参考和收集方面比较匮乏,争议性大,因此需要更多的人对当代“新中式设计风格”现象进行关注,并进行整体脉络上的梳理和研究。毕竟新中式设计是从中华文化之根上生长出来的,是未来研究需的重点,而也最有可能在这方面获得突破。在国际文化交流日趋深广的背景下,深入认识、研究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在的当代传承,重新审视、评估中国传统设计装饰文化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具有现实意义;而按照全球化、国际化、地域化要求来整合中国的设计文化,吸收世界设计文化之长,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设计无疑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是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当代中国及东方文化不但在汲取着全球化所带来的优势,未来的中国风及东方文化也在对西方乃至全球有了一定的引领作用。结语从世界设计历程来看,某种设计风格的诞生是以背后的深厚的文化渊源为基础的,绝不仅仅是表面上装饰图案或色彩系列的流行更替,本文论述的目的就是从“新中式设计风格”的现象为出发点来深入发掘其产生的真正原因,并希望对这种风格的未来发展能有一定的指导和规避作用。新中式不是纯粹旧元素的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昧的事物。让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发扬光大,成为世界设计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让中国的设计也成功地走出去,将是未来中国本土设计师为之奋斗的目标。
本文标题:浅谈新中式设计风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8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