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行为金融视角下的投资者行为异象“处置效应”浅析李若琳1002062154摘要:在传统金融学的界定中,所有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都是理性的,但是这种假设明显无法解释投资者一些非理性的投资行为。由此,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产生,以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针对处置效应作为传统金融学的理论假设无法解释的金融异象,本文从行为金融的视觉下通过前景理论、均值回归理论和后悔理论对投资者投资行为出现处置效应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了对行为金融学的认识和看法。关键词:行为金融;行为异象;处置效应一、投资者行为异象——处置效应所谓处置效应,是指投资人在处置股票时,倾向卖出赚钱的股票、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也就是所谓的‘出赢保亏’效应。这意味着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是风险回避者,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1]。就投资者本身行为存在的处置效应而言,从金融学角度将卖出赚钱的股票可能使本来有更大升值空间的股票被卖出,丧失巨大的潜在收益;同时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持续亏损的可能性高于股票升值带来收益的情况,因此从传统金融学的理性假设出发投资者理性的投资行为应该是“持盈售亏”,而处置效应理所当然的作为一种非理性投资行为被认定为投资行为异象。当然,所谓处置效应的出现是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行为的判断不是绝对成立的,当投资者收集到足够的市场信息可以断定手中处于盈利状态的股票将无法继续盈利,那么必然会进行抛售,同样,如果有足够发信息佐助投资者判定手中亏损状态的股票即将升值,自然会继续持有。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持亏售盈”的投资行为也是一种理性行为。二、行为金融视角下的“处置效应”理论解释(一)前景理论前景理论是用价值函数来代替效用函数,当人们面临二到三个选择时,他们往往是最大化“S”形价值函数。价值函数在盈利部分是凹函数,在亏损部分是凸函数[1]。前景理论作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基础和重要内容,通过投资者对投资前景的判断分析,从风险回避和风险偏好的前景判断可以解释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处置效应倾向。首先,基于前景理论,当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升值,一般是高于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的参考点,投资者面临两个选择,分别是出售股票获取一定量的盈利和冒亏损风险继续持有以期望价格进一步上升。这个时候投资者往往是风险回避心理占优势,选择回避风险,直接获取利润。而当投资者手里的股票贬值,投资者也面临继续持有亏损股票等待股票升值和出售股票承受亏损,但是在亏损既定的情况下,对于股票前景的判断投资者往往倾向于股票升值,由此继续持有股票,从而成为风险倾向者,产生处置效应投资倾向。(二)均值回归理论均值回归的非理性理念是对投资者处置效应现象的另一种解释。DeBondt和Thaler发现就长远而言,股票价格会在未来3到5年中逆转。这种长远的逆转现象被称为平均回归[1]。从均值回归理论判断,每个投资者购入股票后,以购入价格为标准,无论短期内是亏损还是盈利,股票价格都将回归其购入价格。因此,在投资者股票出现盈利的时候,投资者认为股票价格必然会反弹,到某一个时间点价格回归平均值,也就是当收益高于一定时期的平均收益时,随后的预期收益会低于平均水平。这时候为了实现投资收益投资者自发进行股票出售,从而形成处置效应。同样的,依据均值回归理论,当投资者持有股票出现亏损,也就是当股票价格低于购入价格时,投资者随后的预期是股票价格上升,这时候投资者为了减少损失,甚至是获得收益往往会选择继续持有亏损股票,出现处置效应的投资倾向。(三)后悔理论后悔理论也就是投资者投资过程中的损失厌恶心理,是指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常出现“害怕后悔”的心理状态:当人们出现投资失误时,哪怕是很小的失误,也会极为后悔,并会严厉自责,而不是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种失误[2]。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投资行为的过程中,如果投资者在牛市时继续选择持有盈利股票,那么一旦出现熊市,股票价格下跌,投资者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后悔心理,投资者为了避免这种后悔心理,往往采取保证收益,在股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出售股票。投资者普遍损失厌恶心理,因此为了拖延损失带来的后悔心理,投资者往往在股票出现亏损的时候选择继续持有股票。以上就是基于后悔理论的投资者投资行为处置效应的理论解释。三、总结在传统金融学中,前提假设就是投资者及其投资决策和投资行为都是理性的,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幸存下来的只有理性的投资者,但是现实的金融市场中大量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和非理性投资者长期客观的存在,出现大量的反常现象无法使用传统金融学解释。而行为金融学作为新兴边缘学科以微观个体行为为研究视角很好的弥补了传统金融学的无法解释一些非理性行为导致的“金融异象”,对于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而言,行为金融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处置效应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异象,通过行为金融学的前景理论、均值回归理论和后悔理论进行解释表明通过行为金融学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能够反映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并可以通过这种特征和心理的研究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对于投资者理性决策和金融市场规划化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饶育蕾,盛虎.行为金融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陆剑清.行为金融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3]李静.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4]陈乾坤.行为金融中的处置效应文献综述[J].唐山学院学报,2013,(02).
本文标题:行为金融学-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204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