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2014
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一第1页,共5页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一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植物生理学部分-、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1.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的水势,以负值表示。2.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在一定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达到平衡状态的光照强度。3.生长调节剂:为具有植物内源激素作用的人工合成激素4.光周期现象:是生物对昼夜光暗循环格局的反应。5.自由水:指在生物体内或细胞内可以自由流动的水,是良好的溶剂和运输工具。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每题1分)1.对同一植株而言,叶片总是代谢源,花、果实总是代谢库。(F)2.乙烯生物合成的直接前体物质是ACC。(T)3.对植物开花来说,临界暗期比临界日长更为重要。(T)4.当细胞质壁刚刚分离时,细胞的水势等于压力势。(F)5.马铃薯块苹果削皮或受伤后出现褐色,是多酚氧化酶作用的结果。(T)6.RuBP羧化酶/加氧酶,是一个双向酶,在大气氧浓度的条件下,如降低CO2浓度,则促进加氧酶的活性,增加CO2浓度时时,则促进羧化酶的活性。(F)7.N、P、K之所以被称为“肥料三要素”,是因为它们比其它必需矿质元素更重要。(T)8.叶绿素分子在吸收光后能发出荧光和磷光。磷光的寿命比荧光的长。(T)9.只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供应,植物就能在暗处生长,实际上光对植物生长不但没有促进效果,反而有抑制作用。(F)10.呼吸作用中必定有氧的消耗和CO2的释放。(T)三、简答题:(20分,每题5分)1.外界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5分)Ph,温度,通气状况,土壤溶液浓度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一第2页,共5页2.粮食贮藏为什么要降低呼吸速率?(5分)呼吸作用过强,消耗大量的有机物,降低了粮食的质量,呼吸产生水会是贮藏种子的湿度增加,呼吸释放的热又使种子的温度升高,反过来促使呼吸加强,严重时会使种子发霉变质。3.呼吸代谢的多条途径对植物生存有什么生理意义?(5分)A.为植物生命提供能量B.中间产物为合成作用提供原料。C.在植物抗病免疫方面有着重要作用。4.简述光敏素与植物成花诱导的关系。(5分)光敏素有两种类型Pr和Pfr的可逆转化在植物成花中,起着重要作用:当Pfr/Pr的比值高时,促进长日植物的开花,当比值低时,促进短日植物的开花。四、论述题:(10分,每题10分)1.试述目前植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提高光能利用率?(10分)。A.落在叶面上的太阳能并不是全部被叶子吸收,其中一部分被反射并散失在空间中。B.有一部分透过叶子儿没有被吸收C.叶子吸收的太阳能大部分转化为热能,只有至少数部分光能量被光合作用利用。植物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传递细胞:一种与物质迅速地传递密切相关的薄壁细胞。2.凯氏带:是高等植物内壁层细胞径向壁和横向壁的木栓化和木质化的带状增厚部分。3.共质体运输: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转运的方式。4.同功器官:指功能上相同,有时形态也相似,但其来源与基本结构不同的器官。5.双名法:又称二名发,依照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是(B)A高尔基体B线粒体C溶酶体D核糖体2.通常情况下,木本植物的年轮包括两个部分,即(A)A早材和晚材B心材和边材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一第3页,共5页C硬材和软材D环孔材和散孔材3.西红柿的胎座属于下列。(A)A边缘胎座B侧膜胎座C中轴胎座D特立中央胎座4.无孔材指的是。(A)A裸子植物的木材B单子叶植物的木材C被子植物茎中,导管腔特别小的木材D指在显微镜下看不到孔腔的木材5.下列植物中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的是。(A)A、蕨B、葫芦藓C、念珠藻D、银杏三、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1.质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F)2.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发育过程中是由外向内逐渐成熟的。(T)3.堵塞筛管的囊状物称为侵填体。(T)4.年轮的形成与内皮层的活动状况有关。(F)5.被子植物的外胚乳是三倍体。(T)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简述植物细胞壁可分为哪几层,各由什么成分组成。可分为:1、胞间层胞间层又称中胶层。位于两个相邻细胞之间,为两相邻细胞所共有的一层膜,主要成分为果胶质。有助于将相邻细胞粘连在一起,并可缓冲细胞间的挤压。2、初生壁初生壁细胞分裂后,最初由原生质体分泌形成的细胞壁。存在于所有活的植物细胞。位于胞间层内侧。通常较薄,约1~3微米厚。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既可使细胞保持一定形状,又能随细胞生长而延展。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并有结构蛋白存在。细胞在形成初生壁后,如果不再有新的壁层积累,初生壁便是他们的永久的细胞壁。如薄壁组织细胞。3、次生壁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一第4页,共5页部分植物细胞在停止生长后,其初生壁内侧继续积累的细胞壁层。位于质膜和初生壁之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并常有木质存在。通常较厚,约5~10微米,而且坚硬,使细胞壁具有很大的机械强度。大部分具次生壁的细胞在成熟时,原生质体死亡。纤维和石细胞是典型的具次生壁的细胞。在作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时,常用含有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酶混合液处理植物组织,以破坏胞间层和去掉细胞的纤维素外壁,得到游离的裸露原生质体。2.简述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进入胚囊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极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称为双受精。意义:A.恢复植物体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遗传性的相对稳定。B.受精形成的后代常出现新的性状。C.精子与极核融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发育为胚乳,结合父母本体的遗传性状,作为营养被胚吸收利用,后代变异体更大,生活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3.试说明植物系统发育进化的规律。五、论述题(共10分)1、试述进化过程中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土壤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土壤肥力:是土壤肥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衡量土壤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的能力。2.有机质的腐殖化作用:3.容重:田间自然壘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的质量或重量称为土壤容重。4.土壤潜性酸:是土壤胶体所吸附的氢离子或铝离子所引起的酸度。5.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所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深度一般在两米以内。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比较以下两组矿物的异同。(5分)A、正长石和斜长石,B、白云母和黑云母考试科目:农业知识综合一第5页,共5页2.写出物理风化作用的概念及其作用结果,影响物理风化作用的因素。(5分)概念:地表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作用,也不形成新矿物质的作用。因素:气候,地形,地址3.影响土壤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5分)A.人为干扰B.土壤动物C.土壤质地4.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有哪些?(5分)A.土壤胶体类型B.土壤质地C.土壤粘土矿物质含量土壤溶液pH5.什么是土壤有效水?影响土壤最大有效水含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5分)土壤中可以被植物利用的水分,通常为田间持水量和土壤萎蔫系数间的水量。三、问答题(共7分)1.土壤团粒结构是如何协调水、肥、气、热的?四、分析题(共8分)1.分析比较由花岗岩和石灰岩形成的土壤肥力特征。①从水分来说,花岗岩形成土壤,沙粘性较中,水分条件好,有效水范围宽,而石灰岩形成土壤由于粘性大,缺乏有效水分。②养分角度来说,黄冈岩形成的土壤含有较多K营养,由于土壤沙粘性适中保肥和供肥性叫协调,而石灰岩形象的土壤含Cu营养较多,并粘性大,保肥性能好,但供肥能力不够理想③从热量条件看,花岗岩形成土壤升降温正常,而石灰岩形成土壤升降温慢。④行气角度来说,花岗岩形成土壤,大小孔隙兼备,通气性能和保水保肥性协调而石灰石形成的土壤粘性大,顾通气性不良好。
本文标题:339农业知识综合一201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217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