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如何当好县委书记县一级,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中处于承上启下、联结城乡、沟通条块的层次,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固的重要基础。县一级工作做好了,党和国家的工作就有了坚实基础,就会更加顺利地向前推进。在县一级,县委担负着对上级党委负责和对全县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行全面领导的责任,处于核心地位。而县委书记又处在这一核心的中心位置,其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着党和政府在干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县委书记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应具备党对领导干部的普遍素质要求,作为县级“一把手”又应具备特殊的素质要求。县委书记承担着一个县的全面领导职责,对上要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为党工作、替党负责,对下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做到为人民服务、替群众做主,因而对其素质的要求就更全面、更具体、更特殊。特别是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任务,不仅要求县委书记具有更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而且具有更高的理论素质、智力素质,具有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本领。鉴于以上认识,结合自己在县委书记岗位上的工作实践,就如何才能当好一名县委书记,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一、政治上要强化四种意识党的领导首先是政治领导。县委书记作为党的政治领导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必须把讲政治放在首要位置,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一)强化执政意识。我们党是执政党,县委书记担负着执政党在基层一级的重要角色。这就要求县委书记要不断强化执政意识,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执政地位,捍卫党在宪法和法律上的领导地位,捍卫党在社会基层组织-2-中的政治核心地位,认真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和每个党员都能自觉地把自己锻炼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党的任务的模范。(二)强化党性意识。首先,要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做到“五个坚持”,坚决反对“七个有之”;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带头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其次,要正确认识强化党性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防止“走邪路”“念歪经”。再次,要增强纪律观念,自觉维护党的形象,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不当“特殊党员”。(三)强化责任意识。作为一县之域的“一把手”,担负着加快一方发展、促进一方改革、确保一方稳定的神圣职责,责任十分重大。因此,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奋发有为。一是要增强在政治上把关定向、维护大局的责任意识。站稳政治立场,把住政治方向,正确把握大局,坚决维护大局。二是要增强在工作上勤政敬业、干事创业的责任意识。强化薪水意识,以承担之心、服务之心、奉献之心,尽职尽责地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三是增强在端正党风、匡正社风上率先垂范、扶正祛邪的导向意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以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广大干部群众;明辨是非,不惧邪恶,敢于同腐败分子和社会丑恶现象作坚决斗争。-3-(四)强化群众意识。县委书记处在“兵头将尾”的位置,靠近群众,面对群众,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更为直接。因此,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要始终把群众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评判标准;要千方面计为群众出实招、办实事、谋实利。只有这样,才能党群一心、同甘共苦,党的事业才能更加兴旺发达。二、工作上要具有五种能力县委书记既要善于宏观决策、把握全局,又要精于微观指导、具体操作;既要抓大事、管战略、把方向,又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要总揽全局、做出安排部署,又要协调各套班子、各个方面抓落实,见成效;既要吃透上情、确立工作的方向性,又要吃透下情、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既要按照既定计划推进工作,又要善于放开眼界、超前思维,根据新情况提出新办法,走出新路子,要做到这些,至少具备五种能力。(一)具有科学决策能力。一要懂全局。首先要明确中央和上级党委在抓什么、本地群众在想什么、影响当前大局的倾向性问题是什么。其次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要把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相结合,二是要把群众需要和现实条件相结合。只有明确了以上三个问题,才能做到胸有全局,只有准确把握住两个结合点,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方向。二要善民主。决策过程是一个民主集中的过程,既要真心实意地发扬民主,又要善于发扬民主,筛选最佳意见,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一是要坚持集思广益,把它作为自己毕生奉行的一种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努力创造一个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气氛,搞“群言堂”而不搞“一言堂”。二是要广交朋友,拓宽民主渠道,团结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代表人物,使自己能够经常听到各方面的反映呼声。三是要掌握决策节奏,该紧当紧,该缓且缓。对意见不统一或一时拿不准的问题,要“交换、比较、反复”,条件成熟,再作决定。对需要立即做出决定的问题,要-4-把握尺度,果断迅速做出决策。四是集体决策、分工实施,支持其他领导成员独立自主开展工作,一般不插手干涉,从具体事务中超脱出来,再集中精力考虑全局和大事。三要严修身。要加强学习,认真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掌握精髓,领会实质,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法律、金融等知识,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面等等。二是要培养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想意识。大胆决策,不怕风险与失误,提高决策的质量。三是要心底无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滥用职权,不为名利所诱惑;顾大局、向前看,不对细枝末节斤斤计较。(二)具有调查研究能力。在指导思想上,一要有主动性。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作为工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利用一切机会,主动自觉开展调研,获取第一手材料。二要有针对性。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抓住不同时期的要点、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重大问题进行调查,有目的而不盲动。三要有超前性。带着问题寻计问策,为下一步开创新的局面提供可靠依据。在方法上,一要善于“解剖麻雀”。从具体事物调查入手,从个别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出一般性、普遍性的原理、原则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二要善于跑面调查。多看、多听、多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信息量,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提高。三要善于借助“外脑”集思广益。发挥班子成员、办公室及身边工作人员的参谋作用,给他们定目标、提要求、压担子;调动人大、政协“人才库”的积极性,听取他们的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征询职能部门的意见,取得具体、专业的情况,真正把“板”拍到实处。(三)具有驾驭全局的能力。要懂得把全县各个层次、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做到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审时度势、抓纲举目,既做到能-5-撒得开、收得拢,令有行、禁有止,又要善于统帅县级四大班子、部门和乡镇围绕中心、围绕县委整体部署开展工作。一要牢牢掌握领导权。始终坚持对全县各项工作实行集中统一领导,这种领导不是事无巨细、包揽一切式的,而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这就要求县委书记要把事关全局的、战略性的工作牢牢抓在手上,重要工作部署、重要政策措施、重大问题、人事任免等,都要亲自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决定。二要善于处理好全局和局部、长远与近期、重点与一般、大事与小事的关系。要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党和国家全局利益与地方利益、局部利益的关系;要着眼长远,着手当前,把近期效果、眼前利益作为实现长远目标的积累和基础,扎扎实实,一步一步把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做好;突出中心、抓住重点,紧紧围绕中心和重点开展工作;在抓住大事不放的同时,注意对一些小事、典型事、具体事引起关注,并亲自过问,善于“小中见大”“以小促大”。三要善于“弹钢琴”。县级处在基层的前沿,事情杂、头绪多,必须善于“弹钢琴”。一是要突出“主旋律”,抓主要矛盾,主要问题,抓事物的关键。政治上就是要突出抓好稳定,经济上就是要突出抓好发展,党建上就是要抓好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二是要弹好“重音符”。要把调整产业结构、开展脱贫攻坚等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扑下身子,集中精力抓好;要选好用好管好干部,按照“五好”干部标准和“四铁”干部要求,对能干的人一定要委以重任,对直接管辖的干部特别是乡镇、部门党政一把手要严格监管,全面掌握他们的工作情况、思想作风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三是要“十个指头都动起来”,通盘考虑、统筹兼顾,竭尽所能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四)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县委书记处于统帅地位、指挥地位,组织协调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作的开展。一个县,客观上存在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县级班子,条条块块、部门单位也很多,“五脏俱全”。由于各自的-6-地位和职能不尽一样,各自的直接利益不尽相同,因而在“大合唱”中常出现一些不谐合音,这就需要“统帅者”“指挥者”善于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一要善于协调班子及成员之间的关系。首先搞好与县长的关系。要充分相信县长的能力,坚决支持县长的工作,放下架子经常主动与县长沟通,让县长感到,书记处处为他撑腰作主,事事为他排忧解难。其次要搞好与副书记之间的关系。坦诚相见,允许副书记充分发表意见,不要求全责备、过分计较。副职工作上出现失误或偏差,书记要主动替副职承担责任,鼓励支持他们坚定信心把工作做好。再次要搞好与常委之间的关系。在原则问题上不可不认真,具体问题上不可太认真,做到大事不糊涂、小事不纠缠,放手让各领导成员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第四要搞好与其他几套班子的关系。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几套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时,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支持政府大胆指挥经济和行政工作,支持政协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二要善于以品行感染人、以事业凝聚人、以制度规范人。第一,作为一把手,其影响力不仅仅靠权力,更重要的是要靠人格魅力树立威望。一要以德服人,就是要为人正直、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品德高尚;二要以信服人,就是要真诚待人、言而有信,说实话、办实事。第二,作为一把手,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影响和带动他人以事业为重,为人民建功立业;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工作标准,以心无旁骛的定力、百折不挠的毅力,激发干部群众的斗志和干劲,齐心协力把工作干好。第三,作为一把手,要高度重视制度的力量,善于用制度规范人。在党内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同时建立和完善各种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把一切事物的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五)具有开拓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根据事物发展的-7-客观规律,推动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作为县委书记,要认真贯彻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开拓创新的本领。一要有科学意识。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绝不能凭经验,拍脑袋。同时,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狠抓科技创新、推广与应用,切实把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转换到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二要有超前思维。县委书记作为一县领导指挥者和主要决策者,必须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超前思维、超前决策。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突破条条框框,敢于“吃螃蟹”。要有战略眼光,克服短视行为,做一个设计师型的领导者。三要有担当精神。面对困难风险、大事难事,要鼓足勇气、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甘于吃苦、乐以奉献,立足本职、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三、修养上要具有五种品格作为县委书记,其品格修养不仅代表着个人形象,更代表着一个群体,是一种象征,因而其品行具有示范性、导向性。因此,加强品格修养尤为重要。一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追求崇高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本文标题:如何当好县委书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238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