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社会的科学化和科学的社会化
第七章科教兴国科教兴国是我国迈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抉择,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根本大汁。科教兴国也是一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要实现科教兴国的目标,需要全国人民做出大量艰苦的努力。必须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必须大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推进科技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全面提高广大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第一节社会的科学化与科学的社会化随着科技研究活动的日益社会化,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和作用也日益显著。在当代,这种变化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以至于在科技与社会的双向作用下,出现了社会科学化和科学社会化的时代特征。一、社会的科学化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增强,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中,现代科学技术愈来愈居于主导地位,因而形成了社会的科学化局面。社会的科学化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发挥其各项社会功能(详见第一章第二节),促进了生产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革,实现了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方式(参阅第五章川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和观念无不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发生了显著变化(参阅第六章)。在这些方方面面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概括出科学社会化的主要特征,即社会行为理性化、社会管理信息化和社会发展生态化。(一)社会行为理性化1.科学理性及其社会作用科学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理性活动,而且是人类理性的典范和集中表现。科学理性的核心是相信世界的客观性、统一性、规律性和可知性。科学理性起源于科学家特定思维和行为方式。这些特定方式包括:对宇宙万物运行的方式和原因富于好奇心,并努力寻求完满的解释(探索创新);客观地、精细地观察事物,并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连贯的、合乎逻辑的思考(实事求是);对事物持批判和合理的怀疑态度,不采纳没有完整论据为基础的说法,不盲从权威,只服从真理(崇尚真理);无论对别人的工作,还是对自己的工作都要求严格,使观察、实验、归纳、推理都建立在严密的设计和严谨论证的基础上(严谨踏实)。科学家的这些特定思维和行为方式逐渐地被社会所采纳和接受,成为了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人们指导自己的社会行为的一种规范,这就是科学理性。科学作为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通常以两种方式对社会发生作用和影响:第一种是物质的,即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气第二种是精神的,它直接作用于人的理智和心灵,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科学作用于社会的第一种方式较为明显,从而为大家所熟悉,而第二种方式则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对此,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早就有所洞见。他非常强调科学以第二种方式作用于社会的功能,他把科学对人类心灵的作用或者说科学对于理智所产生的影响,称之为不朽的荣誉,并且说: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好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一样锐利。正是由于科学对社会具有这样两种作用方式,所以它既可以作为科学----技术----生产系统中的要素,表现为物质生产力,又可以作为科学----理性----世界观系统中的要素,表现为精神生产力。在我国,自古以来,科学理论薄弱,在传统文化中科学理性相应地较为缺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其中、首先被认识并受到重视的便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现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共识。而相对来说,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社会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即科学理性的社会价值,特别是对于从科学理性通往世界观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还重视不够。历史经验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只重视科学技术的实用价值,而忽视科学的理性价值,必然产生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阻碍现代化进程的后果。以往和当今,在社会实践和精神领域出现的种种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非理性行为,如50年代的大跃进、60~70年代的文化革命,以及近年来回潮的封建迷信、打着科学旗号宣传伪科学等,这些盲目和愚昧行为,严重损害了科学的尊严,直接败坏了社会风气,给经济和文化建设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因此,只有全面地认识科学的价值,在重视科学技术的实用价值的同时,重视科学的理性价值,才能有效地推动两个文明的健康发展。2.社会行为理性化的实现途径科学理性是现代文明的灵魂,是提高人的认识,促进社会行为理性化的强大精神力量。科学以其精神作用促进社会行为理性化的基本途径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科学认识指导人类有意识地创造自己的历史、自觉地进行实践活动,把人类引向离本能的和盲目的动物式行为方式越来越远的境界。理性化行为要求人们理智地追求合理的、恰当的目标,有效地、切合实际地追求合理的高效益。依靠科学理性,科学家发现宇宙规律、解释自然现象、预见世界的未来。这就昭示人们应按客观规律来指导社会实践,使他们的行为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气反对一切盲目的、主观的、唯意志的行为,在科学理性之光的引导下,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第二,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提高人的智慧和理智,增强抵御愚昧和野蛮的能力,推进社会行为方式的理性化、文明化。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吗,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华部分,它既是物质的财富同时又是观念的财富。科学知识内化于人们的心灵,使人视野开阔,思想锐利,行为理智。总之,科学是愚昧的天敌,教条的对头,迷信的克星,野蛮的掘墓者。在科学发达、理性之光照耀的地方,愚昧野蛮和封建迷信是没有市场的。相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愚昧落后现象,都是在科学知识尚未插足的一些领域里发展起来的。当前一些地方流行看风水、星相测命、巫术治病、拜神祭鬼、建庙修坟、选黄道吉日,抢吉祥数字,以及伪科学和反科学现象泛滥,根本原因是科学理性的光芒没有照到那里。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的行为方式将日益理性化,从而宗教和迷信必将逐渐失去它的地盘,直到没有一点立足之地。第三,、科学理性对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作用,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科学的认知功能决定了科学理性能够上升到世界观的高度,成为社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的科学基础(参见第六章第四节)。有人将科学理性与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尊重人的情感的人文精神对立起来,认为弘扬科学理性必然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并把世界上人文精神的失落归咎于科学。这是错误的。其实,真正的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是融人文精神于一体的。在近代正是自然科学的诞生才把人从神的统治中解放出来。现代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而科学家的精神气质、高尚品德和人生追求代表着人类道德发展的方向。特别是,作为先进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高度的科学理性和高尚的人文精神的结合。在科学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融汇的趋势愈益明显,社会行为将更具理性,更具人文精神。人们能够提高自己理智的批判能力,利用科学的观点、方法和知识去识别各种消极没落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各种反科学、反民主的社会思潮。(二)社会管理信息化把科学技术引入管理过程,这是社会的科学化最为显著的特征。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组织、管理各种经济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理论基础和有力手段,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管理的信息化所谓社会管理的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成果,使社会生产和社会组织程度越来越有序化的过程。社会管理信息化主要表现在1.管理内容信息化在进入大科学、高技术的信息时代,信息的作用日益重要,成为与人力、资本并列的第三大战略资源。相应地社会管理内容也发生重大变化,信息成为管理的重要内容。所谓信息管理,就是通过去信息共事,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即在信息的收集、检索、分类、存贮和传输的基础上,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不断创新。信息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形式,它既继承了重视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的精髓,又顺应了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信息管理的实施在于激励企业员工或社会民众参与信息共享的机制,培养创新和集体创造力,而互理联网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信息管理的核心是使信息产生生产力。它具有重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重视知识的共享与创新;重视人才的开发;重视组织文化建设;重视领导方式的转变g重视社会整体目标等特点。2.管理才式科学化(1)决策方式的变革。决策是现代管理的核心。科学决策的道程一般是=信息收集,问题设计、方案择优和行动实施。科学技术对决策方式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z第一,高效、可靠的信息技术,可以比较全面地搜集有关信息,迅速准确地整理信息,为正确决策奠定基础p第二,预测手段的发展和预测的科学化,即利用科学的定性或定量方法,如直观判断法、集合意见法、特尔裴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相关分析法、投入产出法等,对未来进行科学预测,作为确定目标和制定计划方案的依据;第三,决策研究定量化,即利用运筹学(包括规划论、对策论、排队论、搜索论、网络分析、投入产出法等人统筹法、决策论等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对所确定的决策目标进行量化论证;第四,评价和选择方案手段的科学化,也就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如价值分析法、决策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对各种不同方案进行比较评价以确定最优方案。(2)控制方式的改变。控制作为管理的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职能是在作出决策之后,通过一定组织结构,运用反馈和调节手段,保证决策执行者有效地实现既定的目标和计划。控制的关键在于快速的反馈系统,而包括多媒体技术在内的信息管理系统为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第一,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管理信息传递的多样化,系统管理网络的建立,使各管理层既能有效进行纵向控制,又能有效进行横向调节。第二,信息技术使远程观测、远程信息反馈、遥距控制、复杂市场的多方跟踪监测成为可能,这就使管理调控空间大大扩大。最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使随动控制和适应控制的效能大大提高。3.管理队伍的知识化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多样化、多变化,要求社会管理队伍知识化、专业化。一方面,要求一般管理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社会管理越来越依赖于专业人员的智慧。在当代,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作用有日益增强的趋势,而宏观决策的正确与否就取决于管理队伍的知识能力。美国政府自1992年提出了全国信息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高技术经济导向政策,对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起了巨大作用。目前,无论是公司还是政府部门都纷纷聘请受过高级训练的专家当顾问,甚至组成临时专案委员控制组,请他们提供信息、咨询,参与管理过程,以确保决策的可靠性。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队伍正日益知识化(三)社会发展生态化社会发展生态化是指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和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社会发展生态化的进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觉醒和生态文化的崛起g二是人们通过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从而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环境。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断融合,汇流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详见第五章)。1.环璄意识的觉醒和科学技术生态化环境意识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环境意识形成于人们对人类活动违背生态规律带来严重不良后果的反思;来源于现存严重生存危机的觉醒,来源于对人类可持续生存的关注,来源于对地球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科学认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1972年),是人类环境意识全面觉醒的伟大标志。环璄意识的不断深化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是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为基础和前提的。所谓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是指使整个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环境科学技术)向着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z第一,科学价值观的变革──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统治自然和主宰自然转变为寻找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第二,科学观的变革──从机械论的科学观转变为整体论的科学观p第三,科学技术应用方向的变革──不断调节科技成果的应用目的和范围,使它沿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在科学技术与环境意识的互动过程中,一系列生态学化的大学科群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以及生态工
本文标题:社会的科学化和科学的社会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255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