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4课_经济大危机改后
第4课经济大危机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影响?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学习目标1.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开始的国家、主要特点、影响2.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中心措施及其效果。3.知道《国家工业复兴法》,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导学提纲一:“繁荣”及其崩溃问题1: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这种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1.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这种经济繁荣是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产物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2.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根本原因:(1)时间:(2)开始的国家:(3)开始的标志:(4)主要特点:(5)原因:(6)影响:1929——1933年美国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崩溃。生产相对过剩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①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②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特点具体表现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过度过度信贷消费市场供需矛盾(生产相对过剩)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危机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是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在将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丹麦,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生活恶化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2、资本家为什么这样做?暴露了他们怎样的本性?当时的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1、画面及材料说明了什么?我会三项技能,我会三种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龄,我有三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一家人的住处这位32岁的母亲卖掉了房子和服饰,以便全家七个孩子能有吃的。全家只能吃捡来的蔬菜度日。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胡佛罗斯福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1575万票—2280万票自强不息的实干家罗斯福•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获得律师资格。•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1921年(39岁)因患脊髓灰质炎下肢致残。•1928年任纽约州长。•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1933、1937、1941、1945年连任美国4届总统。•1945年4月病逝。(1882---1945年)FranklinD.Roosevelt◆富兰克林·罗斯福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孚众望和受爱戴的总统,也是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1933—1945年)总统的人,任职长达12年。面对空前大危机,1933年3月4日,发表了“无所畏惧”的就职演说,领导美国人民渡过大萧条时期。FranklinD·Roosevelt(1882---1945年)自信从容、无所畏惧◆1921年夏天,罗斯福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俗称小儿麻痹症)。高烧、疼痛、麻木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1924年,他又拄着双拐重返政坛。1932年竞选总统已双腿瘫痪。轮椅上的总统---自强不息、乐观豁达★通过对罗斯福个人生平、经历的了解,并结合课文中1933年罗斯福的就职演说(教材P.127“学习思考”),你发现罗斯福具有什么样的人格风采?敢于直面困难、坦率果敢、爱国救民信念坚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勇于创新……或许这正是我们实现梦想所需要的!导学提纲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2.开始时间:3.目的:4.中心措施:5.影响:1933年(1)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2)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①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②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③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④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项目具体内容整顿金融调整农业调整工业(中心)公共工程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缩减耕地,屠宰牲畜,政府补偿。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刺激生产和消费。6.启示:(1)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4)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勇于创新……(5)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整顿银行B.国家对工业的调整C.政府补贴工业D.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A.用改良的而不是扩张的方式克服危机B.采取国有化的形式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兴建公共设施,减少失业队伍BC3、1933年美国实行“新政”,对“新政”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B.目的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C.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取得了一定成效C4、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A.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心B.调整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C.彻底否定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D.强化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B5、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不包括A.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B.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C.恢复和发展了美国的经济D.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A6、材料: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答:经济大危机。(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答:调整工业,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答: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社会主义国家。为挽救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所以说他挽救了资本主义国家。邓小平采取的核心措施是改革开放。为什么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国家?邓小平挽救了社会主义国家?比较华盛顿.林肯.罗斯福人物当时解决的主要问题重大事件主要影响华盛顿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独立战争林肯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罗斯福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度过了危机①当时在经济上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境。②都根据本国国情,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③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④都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⑤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克服了经济困境)。⑥都巩固了政权(缓和了社会矛盾)。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
本文标题:第4课_经济大危机改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26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