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五讲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发展时期
第五讲中华文明彷徨时期——明清时期课件制作人:衡南五中高三历史备课组备考依据考纲知识:1、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必修二)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必修一)3、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必修三)课程标准: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3、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考点试题明清政治1.2009年广东文基20题不设丞相的王朝题2.宁夏文综28题六部职责题3.浙江文综16题内阁综述4.11年北京文综13题分割相权加强皇权题5.2011年江苏卷江浙行省紧急处置权问题6.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清雍正年间军机处7.2012年江苏历史明代内阁8.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宰相制废除考点试题明清经济1.09年海南7题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的原因。2.10年福建文综15题明清商品经济题3.10年新课标文综27题明清祁门土地买卖与货币4.2010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37题江南市镇特点与兴起背景5.2011年浙江文综15题苏州永禁占用会馆碑题6.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6题明后期工商业7.2012年海南卷历史,7题明后期社会风尚的变化8.2012年上海历史,15题明人绘制的《南都繁会图卷》,图中传自西方的事物9.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5题清帝雍帝正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10.2012年海南卷历史,26题明海禁政策考点试题明清文化1.2009年高考四川文综14题江南出版业繁荣原因2.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8题文人画的内涵3.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7题君子明道救世经世致用4.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5题人人皆可以为圣贤李贽5.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Ⅱ卷26题黄宗羲思想6.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3题李贽思想7.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5题黄宗羲著作被列为禁书8.2011年海南高考7题明末清初思想家经世致用9.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7题京戏10.2011年江苏高考21题顾炎武题12分11.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27题黄宗羲孟德斯鸠孙中山思想联系题12.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38题考查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知识构建】明清(1368-1840年)方面阶段特征表现政治经济文化承古萌新【知识构建】方面阶段特征表现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发展;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衰落)明朝:废行省,设“三司”;撤中书省,废丞相制度,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商品经济空前发达。外贸走向萎缩农业: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世界领先;经济作物,引进高产粮食作物;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发达:制瓷、丝织。民营手工业:主导;花楼机;资本主义萌芽。国内商业:城镇商业;货币经济;农产品商品化;商帮。外贸: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文化承古萌新思想:理学有新发展(心学)并占主流地位。四人提出新观点。科技:总结性科技著作《农政全书》等。文艺:小说、书法、绘画、昆曲、京剧等。【高考考向探究】考点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政治考点二: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考点三:明清的外贸—经济考点四: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思想考点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措施二、影响1、积极影响2、消极影响三、中西对比1、明内阁与英内阁比较2、明清时期中西政治发展趋势考点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措施明朝:撤中书省,废丞相制度,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考点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二、影响1、积极影响:2、消极影响政治;①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经济:②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关系:③有利于民族交流和融合①政治上,容易出现失误,形成暴政和腐败②经济上,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思想上,文化专制钳制人们的思想,阻碍科技的进步④外交上,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材料:“明初的士大夫,既不像汉、魏世族那样有威势,又没有魏晋隋唐以来世族的庄园基础,中举做官得懂君主的心思,揣摩迎合,以君主的意志为意志,是非为是非、喜怒为喜怒,从办公事上分一点残羹冷炙,建立自己的基业……皇帝越威风,士大夫越下贱,反过来也可以说,士大夫越被制约,皇帝就越尊贵,君臣的关系一变而为主奴。”——摘自吴晗《朱元璋传》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唐朝相比,明朝君臣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试从决策机制和社会影响角度评价这一变化。合作探究•变化:向主仆关系转变。•分析:•从决策机制上看,明朝废丞相,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但易导致决策失误和腐败。•从社会影响上看,强化了各级官吏的奴化思想和民众的臣民意识,窒息了社会发展活力,但加强了中央集权。考点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三、中西对比1、明内阁与英内阁比较2、明清时期中西政治发展趋势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制度有哪些不同?【提示】(1)产生背景:明朝内阁是宰相制度废除后,皇帝不堪重负设立;西方内阁作为政府机构始于英国,是由英国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2)产生方式:明朝内阁首辅及成员由皇帝任命;近代西方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领袖担任。(3)地位权力:明内阁不是法定机构,只备皇帝顾问;西方内阁是法定机构,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4)本质:明内阁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西方内阁体现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明清中西方政治的趋势:中:专制到顶峰西方:走向民主考点二: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一、原因二、特点三、中西对比: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几乎同时出现。西方的资本主义萌芽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诞生之后几百年仍然是萌芽,为什么?考点二: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一、原因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2、商品经济发达——提供了必要条件;3、封建地租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商品市场的形成。4、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相对松弛----江南地区出现“机工”。1、清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继续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提供了基础,特别是手工业分工更细,促进了区域分工和专业城镇的发展。2、清初统治者放宽了对手工业的限制。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的原因考点二: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二、特点1、行业——它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2、速度——受封建制度阻碍,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3、性质——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考点二: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三、中西对比: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几乎同时出现。西方的资本主义萌芽很快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诞生之后几百年仍然是在萌芽徘徊,为什么?【提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考点三:明清的外贸一、政策二、主要形式三、明清时期中西外贸的区别(理解18、19世纪中西方冲突的经济根源)考点三:明清的外贸一、政策:前期发展——郑和下西洋后期严格限制——海禁,闭关锁国巩固训练•(2010年浙江,1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考点三:明清的外贸二、主要形式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最基本有两种形式,一为政府对外贸易,一为民间对外贸易。不管是何种贸易形式,都是在国家严格控制之下进行的;有时也曾脱离国家控制,出现纷繁复杂的多种景象。)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民间对外贸易基本断绝,官办贸易即朝贡贸易(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的交易)成为重要的形式。三、明清时期中西方外贸的区别(理解18、19世纪中西方冲突的经济根源)中方:宣传国威,满足统治者的欲望,处于被动状态西方:经济目的为主,处于主动地位考点三:明清的外贸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A.汉朝的丝绸之路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答案C。考点四: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四大思想家的思想评价二、对理学的批判与继承三、明清之际的政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有何异同?原因是什么?考点四: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四大思想家的评价进步性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局限性:依然属于儒家思想,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无法提出新的社会观念,不能引起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1、北京孔庙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3、“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DAD考点四: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二、对理学的批判与继承•(2011年全国,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巩固训练材料一: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学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伸向未来……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等著《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黄宗羲提出用“各得其私,各得其利”为原则的“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之手足”的“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他主张“是非取决于学校”,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内阁,另设监察和咨询机关即“学校”。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是参与国家政治的机构,定期听取宰相的政务报告,并有权对皇帝和大臣进行监督和批评。——选自岳麓版高中必修(III)教材(1)根据材料二,归纳黄宗羲的主张。(6分)(2)材料二能否证明材料一中儒学“一手伸向未来”的特点?请说明理由。(6分)合作探究:•(1)主张:实行法治;建立监督机构;限制君权。•(2)能。因为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明清儒学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性发展。如限制君权,建立监督机构,继承了民贵君轻思想,又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代表着社会趋势。考点四: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三、明清之际的政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有何异同?原因是什么?
本文标题:第五讲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发展时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30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