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重点知识专题06语言表达含解析新人教版
1专题06语言表达★知识划重点★一、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简明、得体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除在综合性语言运用题中考查外,往往还单独命题。语言表达的“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简”即“简练”,就是话语力求简练,不哕嗦,不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即“明晰”,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准确理解其含意,它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游离中心和话题的内容应删去。(二)善于概括,巧用指代。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有时根据需要必须对相关内容作概括性表达,这样才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哕嗦。(三)避免含糊,消除歧义。在语言运用中,由于运用兼类词、多义词或语序不当、标点不当产生了歧义,从而影响了语意表达。为达到语意明确清晰的目的,就要消除歧义,注意遣词用句,避免语意含糊。消除歧义可以采取如下方法:(1)添加语境法。如“我要学习文件”,后边加“请把电视关了”,歧义消除。(2)变换词语法。此法主要运用于以下情况造成的歧义: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如“同桌好说话”,只要把句中的“好”改成“喜欢”,就消除了歧义。(3)加注标点法。如“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加上标点,变为“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表意就明确了。(4)调整语序法。如“李明是一位博闻强识的李教授的得意门生”,调整为“李明是李教授的一位博闻强识的得意门生”,歧义就可以消除了。(四)防止重复,删除多余。要注意辨析语段中的词语是否存在词义包容、交叉或重复的情况,若有,要考虑删除,还要尽量删除语段中可有可无的文字,以确保表达的简明。二、语言表达得体.2“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词语来表情达意。语言得体的重点是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并且还要正确应用日常交际中的谦辞、敬辞。表达得体要注意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得体类题目考查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角色转换、语体转换等。(一)看准对象,掌握分寸。对不同的说话对象,有时可能所说的重点不同,即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写或者说恰当的话。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的重点也应不同。(二)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所谓“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指的是利用特定的场合,说话用语巧妙自然。(三)把握语体,准确用语。口语、书面语使用要看对象场合。口语体包括日常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使用较灵活自由;书面语体适用于书面写作,使用较严谨规范;口语简明易懂,书面语精确庄重。针对不同的语境和交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语体。(四)注意遣词,谦敬恰当。谦敬辞可归纳为一句话“家大舍小令他人”。即对别人称自家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自家比自己小的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除“家”“舍”外,谦辞还有“小”(如“小女”,称自已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等等。三、语言表达连贯语句的连贯指的是-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者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贯而下,话题前后统--,合乎逻辑、事理,词句前后照应,搭配得当,脉络清晰,文气顺畅,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连贯题常有三种命题形式:语句复位、句子排序、补写句子。(一)语句复位1.词语复位。词语的复位题主要是指词语的衔接,涉及连词的关联作用、副词的语法功能,个别还有3动词、代词的语法功能等,主要还是考查语言的表达连贯。解答词语复位题目可采用以下步骤:第一步,通读语段,摸清语段主要意思、组成部分、结构关系以及关系性质。第二步,对选项中给定的关联词语所能表达的逻辑关系做准确理解辨别,再根据语段表达意图做出选择判断。利用关联词语成套搭配使用的特点,可以根据已有的推断要选的。第三步,恰当运用排除法,利用有把握的点把干扰选项先排除从而缩小筛选范围,基本确定选项。第四步,将暂定选项代入语境中验证,是否通顺、连贯,确定答案。2.句子复位(选用句式)句子复位(选用句式)是指将某段话中的一句或几句抽出来,另设一组与之相近的选项,供考生从中选取原句。解答这种题目,可从以下角度入手:(1)保持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不变)。话题一致,即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若语段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必然会影响到语意的连贯。(2)保持句式--致(结构统一)。句式一致、结构统一,能收到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的修辞效果。要结合语境,明确所选句式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做到包括短语类型和句式结构的整齐划一。(3)注意词语照应(前后呼应)。要注意语段前面意义与后面意义保持一致,注意内容的衔接和呼应,做到上“承”下“递”,保证语段的整体脉络、内部结构层次的连贯性,可关注重要词语的照应和暗示。仔细分析关键词语和句意,找准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语相照应的内容。(4)做到合乎逻辑。合乎逻辑,指所选语段还原后,要符合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具体选择语句时要关注句子前后是否符合事理,明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二)句子排序1.语境嵌人式排序。语境嵌入式排序就是将语段中空缺处的几个(一般情况下为5到6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语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的试题形式。在做到围绕中心话题和衔接流畅之外,还需要和整个语境相协调。要使语脉“连贯”,必须做到话题统一、感情一致、逻辑合理、前后照应、句式4相符。(三)无语境排序无语境排序指没有上下文,直接将一个语段的几个句子打乱顺序,重新排序。做题时可先将所给句子分层再排序,关键是找出几组必须关联在一起的两句话。具体可采用语境嵌入式排序的前三种方法。(四)补写句子补写是新课标卷的近年必考题型,涉及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明、连贯等多种能力。常见的命题形式是:选取一段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字,在文段的关键处留下三个横线,要求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并且给出字数限制。★练习划重点★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爱默生认为,每一个人都应当与这世界上的劳作保持着基本关系。劳动是上帝的教育,()。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人,一生从未踏上土地。——摘自苇岸《大地上的事情》A.使我们自己与大自然和泥土发生了基本的联系B.它使泥土和大自然与我们自己发生基本的联系C.使大自然和泥土与我们自己发生了基本的联系D.它使我们自己与泥土和大自然发生基本的联系【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句子复位的能力。前句是“劳动是上帝的教育”,故主语是“劳动”,用“它”指代更为明确连贯,排除AC;“劳动”是“我们自己”主动“与泥土和大自然发生联系”,所以,“使”的兼语用“我们自己”为好,这里说的“劳动”是先与“泥土”发生联系,进而通过泥土和“大自然”联系,排除B。故选D。2.在下面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5岁月是一幅全景画,流动着来来往往,生生灭灭,悲欢离合。许多人行走其中未留下一丝痕迹,而有的人走过,或涟漪涌起,或掷地有声。。,,,。①李香君为世人留下几滴悲壮鲜血和一把桃花扇②让世人震惊③那一天秦淮河水波涛翻滚④媚香楼的生活画面,已定格在三百多年前⑤那滴血为历史画上了一个惊叹号A.⑤③①②④B.④③⑤①②C.①④③②⑤D.④③①⑤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语句的连贯性的能力。文段围绕岁月的痕迹来写,排序的几个句子是举得具体事例。④是开始回忆,时间和地点;紧接其后的是③,具体环境描写;⑤句中“那滴血”接①句“李香君为世人留下几滴悲壮鲜血和一把桃花扇”中的“几滴悲壮鲜血”;效果是“为历史画上了一个惊叹号”“②让世人震惊”,即④③①⑤②。故选D。3.下面四种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A.[搬家后答谢]明日搬家,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欢迎拜访!B.[学校介绍信]兹介绍我校李明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C.[邀请函回复]贵书店即将开张大吉,无论多忙,到时我都一定会拨冗出席!D.[给晚辈写信]天气日渐寒冷,侄儿在学校是否需要叔父寄送御寒物品?望钧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言表达的得体性的能力。A项,拜访:访问(带有敬意),敬辞,不能用于对方。语境用于“您”来“我家”,使用对象不当。B项,“荷”正确。其中“荷”常用于书信、公文等中表示感谢或客气。C项,拨冗: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属敬辞。语境用于“我”,使用对象不当。D项,6钧裁:对上级裁决的敬称。语境用于叔父对侄儿,使用对象不当。故选B。4.下面是一名同学在演讲比赛获奖后发表的感言有多处语言使用错误,请找出五处并改正。同学们,不才能荣幸地站在这个舞台上,首先要感谢给过我支持鼓励的老师。没有他们,很难想象我今天能一展才华。想起在我紧张的时候,一位老师对我说,你放心上吧,你需要参考书籍,需要资料复印,他一定会鼎力帮助。这些真让我没齿难忘。我务必会以更加优秀的成绩回报你们。【答案】“不才”改为“我”;“一展才华”改为“取得成功”或“获奖”;“他”应改为“我”;“鼎力”应改为“全力”;“务必”改为“一定”;“你们”改为“他们”。【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不才能荣幸地站在这个舞台上”中“不才”使用不当,“在下”旧时谦称自己,多用于戏曲中,用在此处属于语体色彩不当,应改为“我”。“很难想象我今天能一展才华”中“一展才华”使用不当,“一展才华”,将自己所有的才能全部展现出来,此处获奖学生说的是自己,过于自负,可以改为“取得成功”。“一位老师对我说,你放心上吧,你需要参考书籍,需要资料复印,他一定会鼎力帮助”中“他”错误,此处是模拟老师的话,句中的“他”应是老师说自己,应为“我一定会鼎力帮助”,“鼎力”使用不当,“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一般说对方,此处老师说自己,不当,可以改为“全力”。“我务必会以更加优秀的成绩回报你们”中“务必”使用不当,“务必”,指一定,必须的意思,一般是要求对方,此处说自己,不当,改为“一定”,“你们”指代不当,从开头“同学们”这一称呼可知,这段话是对同学说的,而回报的对象应是前面所说的老师,应改为“他们”。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如今,追剧时的“倍速模式”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年轻人开启“倍速生活”有其合理之处: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快速变化的社会转型阶段,社会节奏很快,各种竞争激烈,年轻人必须去适应这样的节奏;加之智能手机、互联网的普及,①__。不可否认,“倍速生活”在某些场合的确能够让我们充分利用时间,实现时间使用的效率最大化,②__,比如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如果执拗于“倍速”,可能就成了一种投机取巧,最后吃亏的肯定还是自己。可见,“倍速生活”有利有弊,需要慎重选择。对于年轻人来说,③__,特别是认识到只有依靠沉下心来,耐住性子,真正投入到学习和训练当中,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才有可能获得成功。7【答案】①为“倍速生活”提供了可能性;②但是有些事情却不能“倍速”;③要敢于合理掌控“倍速”键。【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衔接语句的能力。本题中,第①处,由上文可知,此处需要填写的应是年轻人开启“倍速模式”存在合理性的理由,再结合横线前内容,可得出横线处可填写“为‘倍速生活’提供了可能性”;第②处,结合横线前“不可否认”“某些场合”可知,此处需要填写的内容应是对上文“倍速生活”的利处的转折,再由“比如”后具体情境的列举可得出此处可填写的是“但是有些事情却不能‘
本文标题: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重点知识专题06语言表达含解析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35214 .html